一.基础 1.编码 UTF-8:中文占3个字节 GBK:中文占2个字节 Unicode.UTF-8.GBK三者关系 ascii码是只能表示英文字符,用8个字节表示英文,unicode是统一码,世界通用码,规定采用2个字节对世界各地不同文字进行编码,gbk是针对中国汉字提出的编码标准,用2个字节对汉字进行表示.utf8是对unicode的升级改进版,但是unicode到utf-8并不是直接的对应. UTF-8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它是一种变长的编码方式.它可以使用1~4个字节表示一个符号,根据不同的…
入门知识: 一.关于作用域: 对于变量的作用域,执行声明并在内存中存在,该变量就可以在下面的代码中使用. if 10 == 10: name = 'allen' print name 以下结论对吗? 外层变量,可以被内层变量使用 内层变量,无法被外层变量使用 以上结论,对于其他语言适用,对于python 不适用 ** 记住:python,只要内存里存在,则就能适用 (栈 ) 二.三元运算: 1).普通循环: if name == "test": name = "坏人"…
元组(tuple) 元组其实跟列表差不多,也是存一组数,与列表相比,元组一旦创建,便不能再修改,所以又叫只读列表. 语法: names = ("Wuchunwei","Yangmengmeng","Lvs") #元组只有2个方法,一个是count,一个是index >>> tuple1 = (,,,') >>> print (tuple1[]) >>> print (tuple1[-]) &g…
Python-列表元组和字典 列表 元组 字典 列表: 列表是Python中的一种数据结构,他可以存储不同类型的数据.尽量存储同一种类型 列表索引是从0开始的,我们可以通过索引来访问列表的值. 列表的赋值 案例 A=[1,'xiaoWang','a',[2,'b']] a.lst = [1,2,3,4,5,6]#list使用[] , {}字典,()tuple list.append(元素) 在列表尾部追加元素 第一种 lst.append(10)#再尾部追加 #结果:[1, 2, 3, 4, 5…
Python开发[第二篇]:初识Python   Python简介 Python前世今生 python的创始人为吉多·范罗苏姆(Guido van Rossum).1989年的圣诞节期间,吉多·范罗苏姆为了在阿姆斯特丹打发时间,决心开发一个新的脚本解释程序,作为ABC语言的一种继承. 最新的TIOBE排行榜,Python赶超PHP占据第五!!! 由上图可见,Python整体呈上升趋势,反映出Python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也逐渐得到业内的认可!!! Python可以应用于众多领域,如:数据分析.组…
第二篇(七):集合   python 集合 集合标准操作 摘要: 说明: ·类似于数学中学的集合,Python中的集合可以实现去重的功能,通过set()函数来实现: ·sets支持x in set, len(set)和 for x in set: ·作为一个无序的集合,sets 不记录元素位置或者插入点,因此,sets不支持indexing, slicing,或... 说明: ·类似于数学中学的集合,Python中的集合可以实现去重的功能,通过set()函数来实现: ·sets支持x in se…
列表元组内置函数用法list 元组的用法和列表相似就不一一介绍了 1)def append(self, p_object):将值添加到列表的最后 # real signature unknown; restored from __doc__ """ L.append(object) -- append object to end """ pass (2)def count(self, value): 值的出现次数 # real signature…
本章将引入一个新的概念,: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通过某种方式(例如对元素进行编号)组织在 一起的数据元素的集合,这些数据元素可以是数字或者字符,甚至可以是其他数据结构.在python中,最基本的数据结构是序列(sequence).序列中的每个元素被分配一个序号--即元素的位置,也称为索引.第一个索引是0,第二个则是1,依次类推. 2.1 序列概览 python包含6中内建的序列,本章重点讨论最常用的两种:列表和元组.其他的内建序列类型字符串.Unicode字符串.buffer对象和xrange对象…
[TOC] 一.反射 反射的概念是由Smith在1982年首次提出的,主要是指程序可以访问.检测和修改它本身状态或行为的一种能力(自省).这一概念的提出很快引发了计算机科学领域关于应用反射性的研究.它首先被程序语言的设计领域所采用,并在Lisp和面向对象方面取得了成绩.即面向对象中自己检测自己有没有某种方法或者属性 反射的四个函数 1.hasattr(object,name) 判断对象/类/模块中是否有某种属性或者方法,注意第二个参数是字符串 该函数返回的是,存在返回True,不存在返回Fals…
一.分别取出大于66的数字和小于66的数字 小练习:需求要求有一个列表列表中存着一组数字,要求将大于66的数字和小于66的数字分别取出来 aa = [11,22,33,44,55,66,77,88,99,90] dic = {} for i in aa :     ifi <= 66 :         if 'k1' in dic.keys():             dic['k1'].append(i)         else:             #创建只有一项元素的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