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浅谈(四)----中断&异常】的更多相关文章

四 中断中断一般包括中断产生设备和中断处理设备.中断控制器负责处理中断,每一个中断都有对应的中断号及触发条件.中断产生设备可能有多个中断源,有时多个中断源对应中断控制器中的一个中断,这种情况中断产生设备的中断源称之为中断控制器中对应中断的子中断.一般情况中断产生设备数量要多于中断控制器,多个中断产生设备的中断都由一个中断控制器处理,这种多对一的关系也很像一个树形结构,所以在设备树中,中断也被描述成树,叫中断树.以下表述的时候为了明确是在说中断树,在父节点和子节点前边我们都加上"中断"二…
四 中断 中断一般包括中断产生设备和中断处理设备.中断控制器负责处理中断,每一个中断都有对应的中断号及触发条件.中断产生设备可能有多个中断源,有时多个中断源对应中断控制器中的一个中断,这种情况中断产生设备的中断源称之为中断控制器中对应中断的子中断.一般情况中断产生设备数量要多于中断控制器,多个中断产生设备的中断都由一个中断控制器处理,这种多对一的关系也很像一个树形结构,所以在设备树中,中断也被描述成树,叫中断树.以下表述的时候为了明确是在说中断树,在父节点和子节点前边我们都加上“中断”二字,是为…
如今linux系统安全变的越来越重要了,这里我想把我平时比较常使用的一些linux下的基本的安全措施写出来和大家探讨一下,让我们的linux系统变得可靠. 1.BIOS的安全设置 这是最基本的了,也是最简单的了.一定要给你的BIOS设置密码,以防止通过在BIOS中改变启动顺序,而可以从软盘启动.这样可以阻止别有用心的试图用特殊的启动盘启动你的系统,还可以阻止别人进入BIOS改动其中的设置,使机器的硬件设置不能被别人随意改动. 2.LILO的安全设置 LILO是linux LOader的缩写,它是…
Web API设计其实是一个挺重要的设计话题,许多公司都会有公司层面的Web API设计规范,几乎所有的项目在详细设计阶段都会进行API设计,项目开发后都会有一份API文档供测试和联调.本文尝试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一下目前常见的四种API设计风格以及设计考虑点. RPC 这是最常见的方式,RPC说的是本地调用远程的方法,面向的是过程. RPC形式的API组织形态是类和方法,或者说领域和行为. 因此API的命名往往是一个动词,比如GetUserInfo,CreateUser. 因为URI会非常多而且…
磁盘管理 MBR原理图 从该图可理解到为什么主分区只能是四个. 可以不分区,但为了统一管理,提高访问效率 设备不同,生成设备名称不同 管理分区命令: lsblk查看块设备 fdisk创建MBR分区 fdisk后面跟的是硬盘名不是分区名,只能对硬盘分区,不能对分区而分区! parted命令危险直接生效:克隆分区,除逻辑分区不能克隆其他都可以. 而且克隆完成容量的大小有误差,从小到大克隆. 磁盘挂载命令:mount,umount 开机启动自动挂载将配置内容写到/etc/fstab文件即可. 生效方式…
问题 今天遇到一个问题,在下面的代码中,当抛出运行时异常后,后面的代码还会执行吗,是否需要在异常后面加上return语句呢? public void add(int index, E element){ if(size >= elements.length)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顺序表已满,无法添加"); //return; //需要吗? } .... }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编写了几段代码测试了一下,结果如下: //代码1 public…
朱晔的互联网架构实践心得S2E6:浅谈高并发架构设计的16招 概览 标题中的高并发架构设计是指设计一套比较合适的架构来应对请求.并发量很大的系统,使系统的稳定性.响应时间符合预期并且能在极端的情况下自动调整为相对合理的服务水平.一般而言我们很难用通用的架构设计的手段来解决所有问题,在处理高并发架构的时候也需要根据系统的业务形态有针对性设计架构方案,本文只是列出了大概可以想到一些点,在设计各种方案的时候无非是拿着这些点组合考虑和应用. 有很多高并发架构相关的文章都是在介绍具体的技术点,本文尝试从根…
难易程度:★★★阅读点:linux;python;web安全;文章作者:xiaoye文章来源:i春秋关键字:网络渗透技术 前言linux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因此掌握一些基本的linux安全加固是有必要的,今天我们来浅谈一些企业常用的linux加固方式,当然仅仅一篇文章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大牛们勿喷啦^_^--------------------- 一.防止ssh暴破之denyhosts说到denyhosts,不得不说linux里面两个重要的文件:hosts.deny.hosts.allowho…
Java网络编程和NIO详解7:浅谈 Linux 中NIO Selector 的实现原理 转自:https://www.jianshu.com/p/2b71ea919d49 本系列文章首发于我的个人博客:https://h2pl.github.io/ 欢迎阅览我的CSDN专栏:Java网络编程和NIO https://blog.csdn.net/column/details/21963.html 部分代码会放在我的的Github:https://github.com/h2pl/ 浅谈 Linux…
首先谢谢 @小尧弟 这位朋友对我昨天夜里写的一篇<浅谈Linux中的信号处理机制(一)>的指正,之前的题目我用的“浅析”一词,给人一种要剖析内核的感觉.本人自知功力不够,尚且不能对着Linux内核源码评头论足.以后的路还很长,我还是一步一个脚印的慢慢走着吧,Linux内核这座山,我才刚刚抵达山脚下. 好了,言归正传,我接着昨天写下去.如有错误还请各位看官指正,先此谢过. 上篇末尾,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现象:send进程总共发送了500次SIGINT信号给rcv进程,但是实际过程中rcv只接受/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