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容器分配静态IP】的更多相关文章

最近因为工作要求需要用学习使用docker,最后卡在了网络配置这一块.默认情况下启动容器的时候,docker容器使用的是bridge策略比如: docker run -ti ubuntu:latest /bin/bash 等效于 docker run -ti --net=bridge ubuntu:latest /bin/bash bridge策略下,docker容器自动为我们分配了一个IP地址,并连接到docker0的网桥上.但这里有一个问题,这个IP地址并不是静态分配的,这对我们的对容器的实…
此文已由作者袁欢授权网易云社区发布. 欢迎访问网易云社区,了解更多网易技术产品运营经验. 创建docker容器 docker run -it --name=yh -h yh --net=none debian:sshd bash   ### 确保使用--net=none参数,此时新建的容器内不会创建网卡 docker ps 此时登录容器查看IP,会发现没有eth0网卡: root@yh:/# ifconfig -alo        Link encap:Local Loopback      …
一般安装docker后都会通过端口转发的方式使用网络,比如 “-p 2294:22” 就将2294抓发到22端口来提供sftp服务,这样使用起来没有问题.但端口号很难记忆,如果前边有nginx等抓发工具,可以将2294再转回22,但有没有方法直接给docker容器配置独立ip地址呢? 一.以下两种方式都需要安装 pipework 其作用是指定物理网段容器IP地址 cd /usr/src # 若没有wget命令,安装 yum install -y wget wget -O pipework-mas…
docker 1.12使用新版macvlan设置与宿主机同网段ip ****************************************** 由于开发的一些特殊需求,需要将容器部署在与宿主机同一个网段中,部署步骤如下: 步骤一:创建网络$ docker network create -d macvlan --subnet=172.16.0.0/24 --gateway=172.16.0.1 -o parent=eno16777736 mynet548d79fe04c613d3ca18…
在为虚机分配静态IP地址池的IP时,如果报错“没有从与 VMSubnet 相关的 IP 池中为虚拟网络适配器 9i [MAC: 001DD8B71C17] 分配 CA (客户地址)” 使用“动态获取”即可从相关的静态IP地址池获取一个IP,然后再进入系统后手工设置为静态IP. 只有在通过模板新建虚机的时候才可以选择“使用静态IP”,在虚机创建完成后获取一个静态IP.已创建完成的虚机无法再使用静态IP的方式从静态IP地址池获取IP. 通过Grant-SCipaddress可网卡分配静态IP(已新建…
说明:简单的来说,同一网段内可用的IP数量只有64个:(不一定正确)最直接的解释就是每个客户端占用两个IP,因为根据IP掩码位/30得知可用的IP就是两个.对于为什么只有64个,下面是官方的解释. 解释: 分配静态IP的方式是通过ipconfig-push设置的,而ifconfig-push地址代表虚拟客户端和服务器IP端点.它们必须从连续/30个子网中取得,以便与Windows客户端和TAP-Windows驱动程序兼容.具体来说,每个端点对的IP地址中的最后一个八位字节必须从该集合中取出: […
需要使用Docker虚拟化Hadoop/Spark等测试环境,并且要可以对外提供服务,要求是完全分布式的部署(尽量模拟生产环境).那么我们会遇到几个问题: Container IP 是动态分配的 Container IP 是内部IP,外部无法访问(如对外提供HDFS服务可能会遇到Client无法访问DataNode,因为DataNode注册的是内部IP) 针对第一个问题有不少的方案,可以指定静态的IP,对第二个问题,我们可以使用--net=host解决,但这会导致对外只有一个IP,集群各个Sla…
虚拟IP.何为虚拟IP,就是一个未分配给真实主机的IP,也就是说对外提供数据库服务器的主机除了有一个真实IP外还有一个虚IP,使用这两个IP中的任意一个都可以连接到这台主机,所有项目中数据库链接一项配置的都是这个虚IP,当服务器发生故障无法对外提供服务时,动态将这个虚IP切换到备用主机. 虚拟IP原理:http://blog.csdn.net/whycold/article/details/11898249     通过虚拟IP,我们可以虚拟化的增加docker宿主机的对外IP,通过对外不同IP…
一.docker底层依赖的核心技术 1.命名空间 (Namespaces) 2.控制组 (Control Groups) 3.联合文件系统 (Union File System) 4.Linux 虚拟网络支持:本地和容器内创建虚拟接口 (1) 命名空间(Namespaces): 实现了容器间资源的隔离,每个容器拥有自己独立的命名空间 , 运行其中的应用就像是运行在独立的操作系统中一样 , 我们都可以看到文件系统,网卡等资源保证了容器之间互不影响,namesaces管理进程号 , 每个进程命名空间…
今天介绍如何在redhat/centos7系列机器上使用pipework为docker启动的容器指定一个固定ip,我们知道默认情况下,docker会使用 bridge网络模式为每一个启动的容器动态分配一个IP,以172.17.0.1为网关,172.17.0.2,172.17.0.3依次类推作为容器的ip,这样也算是 每个容器有了ip,当下次启动多个容器的时候IP还是会按照这种方式分配,表面上还是一个固定IP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对容器启动顺序 有严格的要求.还有一种方式就是通过人为指定IP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