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基本知识点介绍 2.各个算法原理 2.1 随机森林 -- RandomForest 2.2 XGBoost算法 2.3 GBDT算法(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 2.4 LightGBM提升学习模型 1.基本知识点介绍 RandomForest.XGBoost.GBDT和LightGBM都属于集成学习. 集成学习通过构建并结合多个分类器来完成学习任务,也称为多分类系统,集成学习的目的是通过结合多个机器学习分类器的预测结果来改善基本学习器的泛化能力和…
一.决策树(类型.节点特征选择的算法原理.优缺点.随机森林算法产生的背景) 1.分类树和回归树 由目标变量是离散的还是连续的来决定的:目标变量是离散的,选择分类树:反之(目标变量是连续的,但自变量可以是分类的或数值的),选择回归树: 树的类型不同,节点分裂的算法和预测的算法也不一样: 分类树会使用基于信息熵或者gini指数的算法来划分节点,然后用每个节点的类别情况投票决定预测样本的分类:回归树会使用最大均方误差来划分节点,然后用每个节点中样本的均值作为测试样本的预测值: 2.决策树的算法:ID3…
Bagging与随机森林算法原理总结 在集成学习原理小结中,我们学习到了两个流派,一个是Boosting,它的特点是各个弱学习器之间存在依赖和关系,另一个是Bagging,它的特点是各个弱学习器之间没有依赖关系,可以并行拟合,本文就对集成学习中的Bagging和随机森林做一个总结. 随机森林是集成学习中可以和GBDT相较衡的算法,尤其是它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并行训练,在现在的大数据大样本下很有诱惑力. 1.Bagging的原理 在集成学习原理总结的Bagging原理这一块,我们画了这么一张流程图 从…
随机森林(RF, RandomForest)包含多个决策树的分类器,并且其输出的类别是由个别树输出的类别的众数而定.通过自助法(boot-strap)重采样技术,不断生成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由训练样本生成多个分类树组成的随机森林,测试数据的分类结果按分类树投票多少形成的分数而定. 随机森林以随机的方式建立一个森林,森林里有很多决策树,且每棵树之间无关联,当有一个新样本进入后,让森林中每棵决策树分别各自独立判断,看这个样本应该属于哪一类(对于分类算法).然后看哪一类被选择最多,就选择预测此样本为那…
bagging 随机森林顾名思义,是用随机的方式建立一个森林,森林里面有很多的决策树组成,随机森林的每一棵决策树之间是没有关联的.在得到森林之后,当有一个新的输 入样本进入的时候,就让森林中的每一棵决策树分别进行一下判断,看看这个样本应该属于哪一类(对于分类算法),然后看看哪一类被选择最多,就预测这个样本 为那一类. 在建立每一棵决策树的过程中,有两点需要注意 - 采样与完全分裂.首先是两个随机采样的过程,random forest对输入的数据要进行行.列的采样.对于行采样,采用有放回的方式,也…
1.  RF(随机森林)与GBDT之间的区别 相同点: 1)都是由多棵树组成的 2)最终的结果都是由多棵树一起决定 不同点: 1)  组成随机森林的树可以是分类树也可以是回归树,而GBDT只由回归树组成 2)  组成随机森林的树可是并行生成,而GBDT只能是串行生成 3)  随机森林的结果是多棵树表决决定,而GBDT则是多棵树累加之和 4)  随机森林对异常值不敏感,而GBDT对异常值比较敏感 5)  随机森林是通过减少模型的方差来提高性能,而GBDT是减少模型的偏差来提高性能 6)  随机森林…
目录 Bagging算法和随机森林 一.Bagging算法和随机森林学习目标 二.Bagging算法原理回顾 三.Bagging算法流程 3.1 输入 3.2 输出 3.3 流程 四.随机森林详解 4.1 随机森林和Bagging算法区别 五.随机森林拓展 5.1 Extra Trees 5.2 Totally Random Trees Embedding 5.3 Isolation Forest 六.随机森林流程 6.1 输入 6.2 输出 6.3 流程 七.随机森林优缺点 7.1 优点 7.…
一:Bagging与随机森林 与Boosting族算法不同的是,Bagging和随机森林的个体学习器之间不存在强的依赖关系,可同时生成并行化的方法. Bagging算法 bagging的算法过程如下: 1:从原始样本集中使用Bootstraping自助采样的方法随机抽取n个训练样本,共进行k轮抽取,得到k个训练集.(k个训练集之间相互独立,元素可以有重复)2:对于k个训练集,我们训练k个模型(这k个模型可以根据具体问题而定,比如决策树,knn等)3:对于分类问题:由k个模型的预测结果投票表决产生…
讲授集成学习的概念,Bootstrap抽样,Bagging算法,随机森林的原理,训练算法,包外误差,计算变量的重要性,实际应用 大纲: 集成学习简介 Boostrap抽样 Bagging算法 随机森林的基本原理 训练算法 包外误差 计算变量的重要性 实验环节 实际应用 随机森林是一种集成学习的算法,构建在bootstrap采样基础之上的,bagging算法基于boostrap采样,与之对应的是boosting算法.随机森林是多颗决策树的集成,由于采用了bootstrip采样,在训练时有一部分样本…
1. RF 随机森林基于Bagging的策略是Bagging的扩展变体,概括RF包括四个部分:1.随机选择样本(放回抽样):2.随机选择特征(相比普通通bagging多了特征采样):3.构建决策树:4.随机森林投票(平均). 在构建决策树的时候,RF的每棵决策树都最大可能的进行生长而不进行剪枝:在对预测输出进行结合时,RF通常对分类问题使用简单投票法,回归任务使用简单平均法. RF的重要特性是不用对其进行交叉验证或者使用一个独立的测试集获得无偏估计,它可以在内部进行评估,也就是说在生成的过程中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