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穿透解决方案介绍】的更多相关文章

最近公司要实现在各种网络环境下面的多屏互动(机顶盒.android phone.iphone及PC端)的需求:由于IP地址资源有限的原因,目前我们使用的各种终端设备都位于局域网后面也就是多台设备共享同一个公网IP:例如:如果位于局域网里面的一个终端Agent A要与互联网上的另一个终端Agent B通信,当A发送的data packet经过局域网出口处的NAT设备时,NAT会将data packet里面的source address字段替换成相应的公网IP和Port,然后再发送data pack…
转:http://www.cnblogs.com/javaminer/p/3575282.html 最近公司要实现在各种网络环境下面的多屏互动(机顶盒.android phone.iphone及PC端)的需求:由于IP地址资源有限的原因,目前我们使用的各种终端设备都位于局域网后面也就是多台设备共享同一个公网IP:例如:如果位于局域网里面的一个终端Agent A要与互联网上的另一个终端Agent B通信,当A发送的data packet经过局域网出口处的NAT设备时,NAT会将data packe…
转:http://blog.csdn.net/cllzw/article/details/46438257 常见NA丁穿越解决方案 NAT技术在缓解IPv4地址紧缺问题.构建防火墙.保证网络安全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 作用.然而,NAT设备的广一泛存在却给Internet上的主机,特别是处于不同内网中的主机进行P2P通信带来了障碍,限制了P2P的应用.NAT阻碍主机进行P2P通信的主要原因是NAT不允许公网主机主动访问内网主机,这使得Internet上具有公网IP地址的主机不能主动访问NAT之后的主…
原文地址:http://blog.pjsip.org/2007/04/06/introducing-pjnath-open-source-ice-stun-and-turn/ ICE是什么? 对于那些不熟悉ICE的人而言,ICE可能是一种最全面的用于穿透NAT和多媒体通信的方法.它提供了一种找到两个终端之间最好路径的方法,它还解决了NAT所带来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两个终端处在同一个NAT后面(and no hairpin is available),两个终端都处在对称NAT后面(在这种情况下,…
一直以来,说起NAT穿透,很多人都会被告知使用UDP打孔这个技术,基本上没有人会告诉你如何使用TCP协议去穿透(甚至有的人会直接告诉你TCP协议是无法实现穿透的).但是,众所周知的是,UDP是一个无连接的数据报协议,使用它就必须自己维护收发数据包的完整性,这常常会大大增加程序的复杂度,而且一些程序由于某些原因,必须使用TCP协议,这样就常常令一些开发TCP网络程序的人员“谈穿透色变”.那么,使用TCP协议是不是就不能实现穿透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TCP协议不仅能实现NAT穿透,而且实现起来比UD…
在网络编码中会发现程序在局域网中是可以适用的,但是在外网与内网之间和内网与内网之间就不可行.问题就在于NAT.首先介绍下NAT. NAT的作用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网络地址转换.顾名思义,它是一种把内部私有网络IP地址翻译成公有网络IP地址的技术,如图5-1所示.NAT是在IP地址日益缺乏的情况下产生的,它的主要目的是使地址能够重用[9].  图5-1 NAT模型 IP地址分为五类:A类,B类,C类,D类,E类(这里不考虑保留的IP地址).A.B.C类可…
1.各种网络环境下的P2P通信解决方法: (1)如果通信双方在同一个局域网内,这种情况下可以不借助任何外力直接通过内网地址通信即可:   (2)如果通信双方都在有独立的公网地址,这种情况下当然可以不借助任何外力直接通信即可: (3)如果通信双方一方拥有独立的公网地址另一方在NAT后面,那么可以由位于NAT后面的一方主动发起通信请求: (4)如果通信双方都位于NAT后面,且双方的NAT类型都是cone NAT,那么可以通过一个STUN服务器发现自己的NAT类型以及内网和外网传输地址映射信息,然后通…
一.什么是NAT?为什么要使用NAT?NAT是将私有地址转换为合法IP地址的技术,通俗的讲就是将内网与内网通信时怎么将内网私有IP地址转换为可在网络中传播的合法IP地址.NAT的出现完美地解决了lP地址不足的问题,而且还能够有效地避免来自网络外部的攻击,隐藏并保护网络内部的计算机. 二.NAT的分类STUN标准中,根据内部终端的地址(LocalIP:LocalPort)到NAT出口的公网地址(PublicIP:PublicPort)的影射方式,把NAT分为四种类型:1.Full Cone NAT…
NAT IPv4地址只有32位,最多只能提供大致42.9亿个唯一IP地址,当设备越来越多时,IP地址变得越来越稀缺,不能为每个设备都分配一个IP地址.于是,作为NAT规范就出现了.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是1994年提出的,其当在专用网内部的一些主机本来已经分配到了本地IP地址(即仅在本专用网内使用的专用地址),但现在又想和因特网上的主机通信(并不需要加密)时,可使用NAT方法.每个NAT设备负责维护一个包含本地IP.端口和外网IP.端口的映…
原创出处:https://bbs.pediy.com/thread-131961.htm 转载来源: https://blog.csdn.net/g_brightboy/article/details/12704933 一.什么是NAT?为什么要使用NAT?NAT是将私有地址转换为合法IP地址的技术,通俗的讲就是将内网与内网通信时怎么将内网私有IP地址转换为可在网络中传播的合法IP地址.NAT的出现完美地解决了lP地址不足的问题,而且还能够有效地避免来自网络外部的攻击,隐藏并保护网络内部的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