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完了字符设备,我们来看看平台总线设备,平台总线是Linux中的一种虚拟总线,我们知道,总线+设备+驱动是Linux驱动模型的三大组件,设计这样的模型就是将驱动代码和设备信息相分离,对于稍微复杂一点的驱动,都要使用这种结构,我在"Linux设备管理(一)_kobject, kset,kobj_type分析"一文中提到过将一个设备或驱动挂载到总线就是将这个设备或驱动的kobject挂接到相应的总线kset下的设备kset或驱动kset中,本文就扒一扒内核中注册一个平台设备的源码,验证一下…
我们在Linux设备管理(一)_kobject, kset,ktype分析一文中介绍了kobject的相关知识,在Linux设备管理(二)_从cdev_add说起和Linux设备管理(三)_总线设备的挂接举例介绍了内核中是如何进行设备管理的,并在Linux设备管理(四)_从sysfs回到ktype一文中结合sysfs机制和kobject对内核的设备管理机制进行一定深度的讨论,从中可以看出,字符设备的cdev本身的kobject是没有初始化的,也没有在sysfs中创建任何目录,平台设备是将设备挂接…
[ 导读] 本文通过阅读内核代码,来梳理一下I2C子系统的整体视图.在开发I2C设备驱动程序时,往往缺乏对于系统整体的认识,导致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所以从高层级来分析一下I2C系统的设计思路,将有助于设计调试具体的驱动程序. I2C/SMBUS基础 I2C是一种芯片间通讯总线技术,最早由Philips设计制定.下面内容参考I2C 2.1 规格书 半双工通信方式,通信采用主/从结构 支持多主模式,下图来源于I2C 2.0规格书 其内部电气实现采用集电极开路(Open-collector)/漏极开路…
一.通过tar.gz压缩包安装 1.在usr目录下创建java目录 cd usr mkdir java 2.用rz命令上传tar.gz安装包到java目录 3.解压tar.gz安装包到当前目录 tar -zxvf 压缩包名称 4.编辑配置文件,配置环境变量 vi /etc/profile export JAVA_HOME=/user/java/jdk1.8.0_191 export CLASSPATH=$JAVA_HOME/lib/ export PATH=&PATH:$JAVA_HOME/bi…
sysfs是一个基于ramfs的文件系统,在2.6内核开始引入,用来导出内核对象(kernel object)的数据.属性到用户空间.与同样用于查看内核数据的proc不同,sysfs只关心具有层次结构的设备信息,比如系统中的总线,驱动以及已经加载的模块等,而诸如PID等信息还是使用proc来管理.本质上,sysfs文件的层次结构就是基于内核中kset与kobject逻辑结构来组织的.从驱动开发的角度,sysfs为我们提供了除了虚拟字符设备的read/write/ioctl和proc系统之外的另外…
转自:https://www.cnblogs.com/xiaojiang1025/archive/2016/12/21/6202298.html sysfs是一个基于ramfs的文件系统,在2.6内核开始引入,用来导出内核对象(kernel object)的数据.属性到用户空间.与同样用于查看内核数据的proc不同,sysfs只关心具有层次结构的设备信息,比如系统中的总线,驱动以及已经加载的模块等,而诸如PID等信息还是使用proc来管理.本质上,sysfs文件的层次结构就是基于内核中kset与…
我在Linux字符设备驱动框架一文中已经简单的介绍了字符设备驱动的基本的编程框架,这里我们来探讨一下Linux内核(以4.8.5内核为例)是怎么管理字符设备的,即当我们获得了设备号,分配了cdev结构,注册了驱动的操作方法集,最后进行cdev_add()的时候,究竟是将哪些内容告诉了内核,内核又是怎么管理我的cdev结构的,这就是本文要讨论的内容.我们知道,Linux内核对设备的管理是基于kobject的(参见Linux设备管理(一)_kobject_kset_kobj_type),这点从我们的…
目录 更新记录 一.Linux I2C 体系结构 1.1 Linux I2C 体系结构的组成部分 1.2 内核源码文件 1.3 重要的数据结构 二.Linux I2C 核心 2.1 流程 2.2 主要函数 三.Linux I2C 适配器驱动 3.1 I2C 适配器驱动的注册于注销 3.2 probe 成员函数 四.Linux I2C 设备驱动 4.1 设备驱动一般过程 4.2 Linux 的 i2c-dev.c 文件分析 4.3 AT24xx EEPROM的I2C设备驱动实例 五.应用程序开发…
在成功构建了一个能够运行在开发板平台的系统后,下一步就要正式开始应用的开发(这里前提是有一定的C语言基础,对ARM体系的软/硬件,这部分有疑问可能要参考其它教程),根据需求仔细分解任务,可以发现包含的外设有LED,BEEP,RS232,六轴传感(SPI接口),光环境传感器(I2C),音频输出, RTC等,如果按照这个顺序去实现驱动,一定程度其实又回归最初的模块学习的策略,不过既然是从应用的角度,先实现应用框架,来验证是否符合预期,这比测试模块驱动的更重要,也更容易有产出感. 按照这个需求,就可以…
裸机编写驱动比较自由,按照手册实现其功能即可,每个人写出来都有很大不同: 而Linux中还需要按照Linux的驱动模型来编写,也就是需要按照"模板"来写,写出来的驱动就比较统一. 一. Linux采用总线设备驱动模型.主要包含总线.设备.驱动三个部分. 总线:最先注册,有几个重要的回调函数,例如match函数用于匹配device和driver. 设备:设备的物理信息,例如设备名.物理地址.中断号等: 驱动:设备的驱动程序和设备名等信息,例如初始化函数.波特率设置函数.启动停止函数.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