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以太网访问控制用的是CSMA/CD,即载波侦听多点接入/ 冲突检测,是以广播的方式将数据发送到所有端口: 我们还知道:交换机能主动学习端口所接设备的MAC地址,在获知该端口的MAC 地址后,就会把传送给目标设备的直接发送到该端口而不是广播出去. 那么,以太网交换机是如何工作的呢?交换机和以太网的工作机理岂不是要相冲突吗 回答:之所以有CSMA/CD的存在,是因为在早期的共享式以太网中,双向的传输是在同一线路上进行的,而以太网是一种共享介质的广播技术,所以同一时间只能有一面的信号在线路上…
  一.实验目的 比较共享式以太网和交换式以太网在不同网络规模下的性能. 二.实验方法 使用opnet来创建和模拟网络拓扑,并运行分析其性能. 三.实验内容 3.1   实验设置(网络拓扑.参数设置.要观察的数据等) 步骤1:下载IT Guru,创建一个新的项目,将其命名为hub_switch_project. 步骤2:创建一个场景——hub_scenario.稍后我们将添加另一个场景——switch_scenario到相同的项目. 步骤3:选择默认模型库和默认的场景维度. 步骤4:拖拽5个以太…
DS8800 使用SAS 硬盘.使用了FC 到SAS 转换,光纤通道交换技术被用于DS8800 后端. FC 技术是普遍用于在一个光纤通道仲裁环路(Fibre Channel Arbitrated Loop,FC-AL)中以菊花链方式连接一组硬盘.为了克服在FC-AL 内的仲裁问题,DS8800 体系结构通过增加一种基于交换式的通路和建立FC-AL 交换式环路得到增强.实际上,它被叫做一种光纤通道交换式磁盘系统(Fibre Channel switched disk system).这些交换机使…
摘要:     本文摘抄并整理了以太网相关理论知识,包括CSMA/CD协议机制及工作.LAN互连,详细分析了Ethernet II帧格式,最后给出Ethernet II帧实例. 一.以太网[1] 1.1 概述     以太网(Ethernet)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组网技术.IEEE制定的IEEE 802.3标准给出了以太网的技术标准.它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以太网是当前应用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它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其他局域网标准,如令牌环网(token ring).FD…
原文地址:Ethernet,Half-Duplex/Full-Duplex,CSMA/CD,Auto-Negotiation作者:心田麦浪 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 全双工以太网是在同一个时刻可以同时收发的以太网. 全双工模式:传输数据是双向同步进行的,即同时接收和发送数据. 半双工模式:同一时刻只能单向传输数据,即要么是接收数据,要么是发送数据. 自适应模式:即自动协商双工模式.在状态显示时,显示的是协商后的…
第四章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edium Access Control Sub-layer 4.1介质访问控制子层概述 MAC子层不属于之前提到的OSI或TCP/IP架构的任何一层,这也是为什么这一层被称作了子层(sub-layer).事实上,MAC子层位于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之间,处于数据链路层的底部. 在这一章将重点讨论广播网络极其协议.在广播网络中,由于信道是共享的,存在一些复杂的协议来决定哪一台机器可以接入链路进行下一次传输.我们将介绍5种经典多路访问协议,以及两个实际例子(无线局域网的MA…
一.以太网 以太网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技术.IEEE组织的IEEE 802.3标准制定了以太网的技术标准,它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子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 以太网有两类:第一类是经典以太网,第二类是交换式以太网,使用了一种称为交换机的设备连接不同的计算机.经典以太网是以太网的原始形式,运行速度从3~10 Mbps不等:而交换式以太网正是广泛应用的以太网,可运行在100.1000和10000Mbps那样的高速率,分别以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和万兆以太网的形式呈现.  以太网的标准拓扑结构为…
以太网所处的位置 以太网的发展史 1973 Robert Metcalfe及其同事设计了以太网雏形(施乐公司) 1980 DIX发布最早的以太网标准,开放标准 1985 IEEE802.3对以太网作了小的修改,基本一致,兼容 1995 IEEE宣布了100Mbps以太网标准 1998 吉比特以太网标准(1000M) 1999 2002 IEEE通过了10Gbps以太网标准 Robert Metcalfe梅特卡夫 (专栏作家.投资家) 1969 MIT本科毕业,双学位 1970 哈佛大学硕士学位…
声明 本文不涉及不论什么特定API,也不针对不论什么特定的厂商,可是仍然值得透露一点的是,某些加速板卡厂商的成功点和失败点恰恰都是在于其通用性,在这个人们依旧依赖专业板卡的时代,依旧将板卡视为解决专业化问题的时代,代理这些板卡并声称其能解决通用问题的厂商要谨慎!尽管,我非常看好通用化的板卡,可是我不是专家,即便我是专家,大家不是也总是攻击专家么?总之,矛盾的解决须要自己的推断力. 開始 如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PCIe加速板卡,这些板卡往往专注于处理一件事,从而释放CPU的越来越重的压力,当这样的往…
在体系结构中,我们知道:链路层(或数据链路层)包含为共享相同介质的邻居建立连接的协议和方法,同时,设计链路层的目的是为 IP 模块发送和接受 IP 数据报,链路层可用于携带支持 IP 的辅助性协议,例如 ARP. TCP/IP 取得成功的的原因之一在于它能工作在几乎任意一种链路之上.不同的链路层依赖于其使用的网络硬件类型:有限局域网,例如以太网:城域网,例如有线电视.DSL 连接:有线语音网络,例如支持调制解调器的电话线:无线网络,如 WiFi(无线局域网):基于蜂窝技术的无线数据服务.在本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