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eNSP配置QinQ】的更多相关文章

参考链接:https://blog.csdn.net/alone_map/article/details/52217094 本文主要记录使用华为eNSP模拟器来实现配置QinQ,并对QinQ的报文进行简单分析. QinQ简介:QinQ技术(也称Stacked VLAN 或Double VLAN)是指将用户私网VLAN标签封装在公网VLAN标签中,使报文带着两层VLAN标签穿越运营商的骨干网络,在公网中只根据外层VLAN标签传播,私网VLAN标签被屏蔽,这样,不仅对数据流进行了区分,而且由于私网V…
配置目标:如下拓扑结构,从CLIENT1去pingCLIENT2,ping通 拓扑结构 路由配置 配置各个路由表的核心思想是:只有这个路由表中有一个网段的网络号,才可以从这个路由器跳转到该网段,下面只展示R1的前往CLIENT2的路由配置,其他路由器及返回过程配置类似. CLIENT1配置 CLIENT2配置 R1配置 [R1]int gi0/0/0 说明:当命令打不全的时候可以用Tab键进行补全.上面配置了R1的两个接口的IP地址.如果要从CLIENT1发ping命令让CLIENT2回应,(C…
首先我们进行基本的acl控制 拓扑图如下所示 首先我们对路由器进行基本ip配置 并在路由器上设置ospf协议 添加相邻的网段 在路由器上运行了ospf协议后 使用display ip route-table protocol ospf 命令查看通过ospf协议学到的路由信息 这里举例R1 接着我们在R4路由器上设置telnet 登录密码为huawei 现在我们在其他路由器上登录均可以登录 这样极不安全 所以我们通过设置acl控制 禁止员工登录R4 配置完之后我们再次用R2登录R4  可以发现已经…
原理: 实验案例: 拓扑图: 实验编址: 1.基本配置 根据实验编址进行基本配置,并测试连通性. 2.配置静态NAT 公司在网关路由器R1上配置访问外网的默认路由. 需要在网关路由器R1上配置NAT地址转换 我们看到PC1通过NAT地址转换已经可以成功访问外网了. 3.配置 NAT Outbound 在R1上使用 nat addres-group 命令设置NAT地址池,设置起始和结束地址分别为202.169.10.50和202.169.10.60. 创建基本ACL 2000,匹配20.1.1.0…
原理: 拓扑图: 实验编址: 1.基本配置 2.配置全局地址池的DHCP Server 在R1上开启DHCP功能,使用ip pool命令创建一个全局地址池,名字自己定. 在全局地址池配置网段.掩码.租期.出口网关地址.DNS服务器地址.(上一个随笔有) 开启接口的DHCP功能.使用该命令配置设备指定接口采用全局地址池为客户端分配IP地址. 因为我们有两个PC机,要分配不同的IP地址,所以需要两个全局地址池. 我们可以用 display ip pool 来查看一下IP地址池的信息. 我们看一下,分…
原理: 实验案例: 拓扑图: 实验编址: 1.基础配置 根据实验编址进行实验的基础配置. 2.基于接口配置DHCP Server功能 在R1上开启dhcp 功能,在接口上开启dhcp服务功能,指定从接口地址池分配地址. 3.配置基于接口的DHCP Server租期/DNS服务器地址 配置DHCP服务器接口地址池中IP地址的租用有效期,默认值是1天,超过租期后会重新分配. 配置接口地址池不参与自动分配的IP地址为192.168.1.1-192.168.1.10 分配DNS服务器地址为8.8.8.8…
原理: 在以太网中,通过划分 VLAN 来隔离广播域和增强网络通信的安全性.以太网通常由多台交换机组成,为了使 VLAN 的数据帧跨越多台交换机传递,交换机之间互连的链路需要设置为干道链路( Trunk link).和接入链路不同, 干道链路是用来在不同的设备之间(如交换机和路由器之间.交换机和交换机之间)承载多个不同 VLAN 数据的,它不属于任何一个具体的 VLAN ,可以承载所有的 VLAN 数据,也可以配置为只能传输指定 VLAN 的数据. Trunk 端口一般用于交换机之间连接的端口,…
原理: 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是在TCP/IP网络和Internet.上最早使用的协议之-,在TCP/IP协议族中属于应用层协议,是文件传输的Internet标准.其主要功能是向用户提供本地和远程主机之间的文件传输,尤其是在进行版本升级.日志下载和配置保存等业务操作时.FTP采用C/S (Client/Server) 结构.FTP Server能够提供远程用户端访问和操作的功能,用户可以通过主机或者其他设备上的FTP用户端程序登录到服务器上,进行文…
链路聚合分为:静态链路聚合.动态链路聚合链路聚合的负载分担模式:对于二层数据流,系统会根据MAC地址(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来计算),而对于三层数据流则会根据ip地址来进行负载分担计算. 静态链路聚合实验:实验环境:H3C ENSP配置要点:第一步:创建链路聚合端口:(系统模式)interface eth-trunk 2(端口号)第二步:指定聚合端口的链路类型:(聚合端口模式)port link-type trunk第三步:如果聚合链路端口是trunk类型,则需要进一步指定允许相应数据通过…
7.3.1 QinQ技术诞生的背景 --<华为交换机学习指南> QinQ最初主要是为扩展VLAN ID空间而产生的,但随着城域以太网的发展以及运营商精细化运作的要求,QinQ的双层标签又有了进一步的使用场景.它的内.外层标签可以代表不同的信息,如内层标签代表用户,外层标签代表业务.另外,QinQ数据帧带着两层标签穿越运营商网络,内层标签透明传送,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简单.实用的VPN技术.因此它又可以作为核心MPLS VPN在城域以太网VPN的延伸,最终形成端到端的VPN技术.由于QinQ方便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