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了解敏捷和DevOps的发布策略】的更多相关文章

大家好,我是华为云的产品经理 恒少: 作为布道师和产品经理,出差各地接触客户是常态,经常和华为云的客户交流.布道.技术沙龙,但是线下交流,覆盖的用户总还是少数. 我希望可以借线上的平台,和用户持续交流华为在研发效能提升上的思索和考虑. <恒少出品,必然妥妥干货,必定理论联系实践>,因为软件无银弹,探索始终在路上. -----------------------干货分割线-------------------------------------- <002 篇> 如何开展敏捷,Dev…
DevOps是敏捷在软件开发团队的另一应用.那么相比之下,哪个更胜一筹? 一边,有业界认可的scrum master,它的朋友极限编程者,以及由其衍生的 LeSS.SAFe.DAD等,是敏捷. 另一边,有精益文化机器,用代码持续交付其基础架构,它的名字左边是开发,右边是运维,合起来就是DevOps. 虽然我已尽我所能在普及这两个概念,但人们关于敏捷和DevOps的争论依然让它们听起来完全不同.更糟糕的是,尽管他们都已经有了各自的行业术语和口号,但两者的概念还是没办法准确定义.鉴于敏捷诞生早于De…
文:姚冬(华为云DevCloud首席技术布道师,资深DevOps与精益/敏捷专家,金融解决方案技术Leader,中国DevOpsDays社区核心组织者) 前言 敏捷是什么?DevOps是什么?两者有什么区别? 持续集成不是XP里面的么,怎么DevOps也有持续集成? 我们之前在做敏捷转型,现在又开始DevOps转型,到底啥情况? 总觉得与其去纠缠一个定义,不如踏踏实实做点儿事情. 没必要太纠结,因为两者都在演进,两者也越来越像,否则不会有这些疑问. 原本没想写这个话题,客户问起也只是简单说明.…
摘要: 本文介绍了成熟度模型在软件开发行业的应用,重点阐述了成熟度模型对于敏捷和DevOps在企业中进行规模化推广的价值,探讨了成熟度模型的设计原则,并对于如何明智使用成熟度模型给出了建议. 导言 在敏捷和DevOps社区,尽管对成熟度模型一直有些争议,但使用各种成熟度模型来指导转型的尝试却从未停止过:从笔者的从业经历来看,谨慎地使用成熟度模型,对敏捷和DevOps在企业中的规模化推广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成熟度模型简介 “团队定期地反思如何能提高成效,并依此调整自身的举止表现”,这是敏捷宣言…
进行数字化转型就意味着团队需要应对经常发生冲突的挑战--例如,要应对在复杂的相互依赖环境中快速变化的需求.对软件开发人员来说,这是一个熟悉的困境. 如果使用传统的瀑布方法来应对这些挑战,就会发现,在线性的项目进展过程中,繁琐的流程导致项目的发布周期延长,从而减缓客户功能的流动,并造成市场份额的流失.同时,延迟的反馈循环常常导致构建的功能与客户需求并不一致. 敏捷的迭代和增量方法旨在解决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不确定性.DevOps完全拥抱敏捷,它们共同提供了基本原则和工具,帮助组织实现更快的反馈循环,缩…
webpack的发布策略 在实际开发中,一般会有两套项目方案: 一套是开发期间的项目,包含了测试文件.测试数据.开发工具.测试工具等相关配置,有利于项目的开发和测试,但是这些文件仅用于开发,发布项目时候需要剔除: 另一套是部署期间的项目,剔除了那些客户用不到的测试数据测试工具和文件,比较纯净,减少了项目发布后的体积,有利于安装和部署! 为了满足我们的发布策略,需要新建一个配置文件,命名为webpack.publish.config.js,将webpack.config.js的配置拷贝过去,剔除一…
大家好,相信大部分公司都已经使用K8S进行容器管理和编排了,但是关于K8S的发布策略,还有很多同学不太清楚,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相信大家对目前K8S的发布情况有一个概括的认识.总结下来,共有如下几种: 重建(recreate) :即停止一个原有的容器,然后进行容器的新建. 滚动更新(rollingUpdate):停掉一个容器,然后更新一个容器. 蓝绿布署(blue/green ):准备一套蓝色的容器和一套绿色的容器,进行流量切换. 金丝雀发布(canary):更新部分容器,没有问题后进行逐步替换…
敏捷:  分工角色  大项目分小项目   每个节点时间设置里程碑 Scrum实施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化繁为简”,从几个维度解释下: 团队角色的定义,将团队人员定义为三个角色,Scrum Master(主要负责消除障碍,带领团队运作).Product Owner(主要负责描绘产品远景,定义优先级).Scrum Team(主要负责实现产品) 工作任务的拆分,将产品需求拆分成小的用户故事,并评估优先级 时间的拆分,将项目周期拆分成固定时长的迭代周期,每个迭代交付一部分可验收的功能,通常迭代长度为1到4周…
结合相关资料,做一下梳理 1. 所有的计划任务都是从任务看板(backlog)开始 从backlog中可以看到燃尽图(burndown Chart)来监控项目的进度情况 一个好的看板能够清晰的观测到当前的项目进度和每个人的开发情况 2. 每个sprint的具体任务划分 角色和相关行为 3. 关于自动化测试相关 Status overview – Quality Trend• Automation test will greatly help for quickly iteration• Addi…
大家好,我是华为云DevCloud项目管理服务的产品经理恒少,作为布道师和产品经理,出差各地接触客户是常态,线下和华为云的客户交流.布道.技术沙龙. 但是线下交流,覆盖的用户总还是少数.我希望借助线上的平台,和用户持续交流华为在研发效能提升上的思索和实践.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华为云社区和我聊聊. In preparing for battle I have always found that plans are useless, but planning is indispensable. ——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