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学习-链路层】的更多相关文章

链路层: 路径MTU: 网络层: ifconfig netstat IP首部 网络字节序:大端字节序…
1.TCP/IP中链路层的附加数据是什么 在用wireshark打开报文时,链路层显示的Trailer数据就是附加数据,如图 2.如何产生 1.例如以太网自动对小于64字节大小的报文进行填充(未实验). 2.使用链路层套接字写数据时,实际数据大小 > (ip头标示报文大小 + 链路层头部) 3.生存周期 测试:使用套接字发送带Trailerr数据的报文,看收端是否可以收到. IP层SOCK_RAW套接字 1.内网 可以携带Trailerr数据 2.外网 丢包(路由器所为?) 链路层SOCK_PA…
链路层的目的是为IP模块发送和接收IP数据报. 以太网和IEEE 802局域网标准 以太网指的是一套标准,有DEC.Intel公司和Xerox公司在1980年首次发布,并在1982年加以修订.第一个常见格式的以太网被称为"10Mb/s以太网"或"共享以太网",它被IEEE采纳为802.3标准. 其网络格式如下: 上图共享以太网包含一个或多个站(工作站.计算机等),它们共享一段电缆.当(传输)介质被确定为空闲时,链路层PDU可用从一个站发送到其他站.如果多个站点同时发…
这节说一下链路层和ARP RARP协议 链路层: 在协议栈中链路层的目的有三个:1. 为IP模块发送或接受数据包 2.为ARP模块发送或接受ARP请求 3. 为RARP模块发送或接受RARP请求. 让我们看一下最常用的以太网链路层封装格式 这里可以看到以太网协议头部有类型字段 来表明是IP 还是 ARP RARP数据包,尾部还有CRC校验码. 环回接口:localhost 127类的地址,一个传给环回接口的数据包不能再网络中出现,一旦传输层检测到目的端地址是环回地址时,应该可以省略部分传输层和所…
tcp/ip学习笔记-TCP 彭会锋 报文发送采用的是tcp_output函数,…
转,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h1511995112/article/details/51474692 IP选路 什么是IP选路? IP选路,即IP寻路,就是根据路由表中的记录,来决定当前数据报是直接交付(目的地址属于当前局域网)还是发往下一跳路由(隶属于不同的局域网). 搜索匹配路由表的步骤 搜索匹配的主机地址: 搜索匹配网络地址: 搜索默认表项(一般0.0.0.0) I P层进行的选路实际上是一种选路机制,它搜索路由表并决定向哪个网络接口发送分组. 这区别于选路策…
1.数据链路层:IP.ARP.RARPARP协议用来找到目标主机的Ethernet网卡Mac地址,IP协议用来承载数据ARP协议找到目标,IP协议传输数据2.IP协议ip协议是TCP/IP协议的核心,所有的TCP,UDP,IMCP,IGCP的数据都以IP数据格式传输.IP不是可靠的协议.IP协议没有提供一种数据未传达以后的处理机制这个认为是上层协议该做的事,也就是TCP.UDP等等该干的3.IP协议头…
ifconfig :查看主機支持的網絡協議eth0:以太網接口lo:loopback接口 以太网(Ether-net)的定是指数字设备公司( Digital Equipment Corp.).英特尔公司(Intel Corp.)和Xerox公司在1982年联合公布的一个标准,这个标准里面使用了一种称作CSMA/CD的接入方法.TCP/IP协议对这种情况的处理方式如下:      以太网的IP数据报封装在RFC894中定义,    一台主机一定要能发送和接收RFC894定义的数据报.…
"在你生命的最初30年中,你养成习惯:在你生命的最后30年中,你的习惯决定了你."---- Steve Jobs TCP/IP对于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成及以下部分(物理层)没有做定义.但是,数据链路的知识对于深入理解网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据链路层的协议定义了通过通信媒介互联的设备之间的传输的规范.通信媒介包括双绞线电缆,光纤,电波等介质. 计算机以0和1表示信息,嗯安儿实际的通信媒介之间踔厉的是电压的高低,光的闪灭等信号,进行转换的正式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处理的数据也不是单纯的…
链接来自:http://blog.csdn.net/ysu108/article/details/7764461 这个问题在前面有的部分已经涉及,这里在重新总结下.主要参考UNIX网络编程. (1)数据报大小 IPv4的数据报最大大小是65535字节,包括IPv4首部.因为首部中说明大小的字段为16位. IPv6的数据报最大大小是65575字节,包括40字节的IPv6首部.同样是展16位,但是IPv6首部大小不算在里面,所以总大小比IPv4大一个首部(40字节). (2)MTU 许多网络有一个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