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C 路由协议与可路由协议】的更多相关文章

原文地址:可被路由的协议 & 路由协议 & 不可被路由的协议 的区别 术语routed protocol(可被路由的协议)和routing protocol(路由协议)经常被混淆.可被路由的协议(Routed Protocol)由路由协议(Routing Protocol)传输,前者亦称为网络协议.这些网络协议执行在源与目的设备的用户应用间通信所需的各种功能.网络协议发生在OSI参考模型的上四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routed protocol(可被路由的协议)在网络中被路…
计算机网络原理和OSI模型与TCP模型 一.计算机网络的概述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一组自治计算机的互连的集合 2.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a.资源共享 b.分布式处理与负载均衡 c.综合信息服务 3.计算机网络的演进 4.按照地域范围 a>.LAN(Local Area Network) 通常指几千米以内的,可以通过某种介质互联的计算机.打印机.modem或其他设备的集合 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b>. MAN覆盖范围为中等规模,介于局域网和…
OSI七层模型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联)七层网络模型成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是一个把网络通信在逻辑上的定义,也可以理解成为定义了通用的网络通信规范.而我们的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如下图的封装和解封装的过程,发送方通过各种封装处理,把数据转换成比特流的形式,比特流在信号传输的硬件媒介中传输,接收方再把比特流进行解封装处理. 1.物理层 规定了如何为网络通信实现最底层的物理连接,以及物理设备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过程特性.如:如何使…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联)七层网络模型成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是一个把网络通信在逻辑上的定义,也可以理解成为定义了通用的网络通信规范.而我们的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如下图的封装和解封装的过程,发送方通过各种封装处理,把数据转换成比特流的形式,比特流在信号传输的硬件媒介中传输,接收方再把比特流进行解封装处理. 1.物理层 规定了如何为网络通信实现最底层的物理连接,以及物理设备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过程特性.如:如何使用电缆和接头的类…
一.网络相关概念 IP地址: 主机 用于 路由寻址  用的数字标识 域名: 便于IP地址记忆 DNS: 通过注册的 域名 指向 ip 的服务 DDNS: 将用户的动态IP地址映射到一个固定的域名解析服务上用户每次连接网络的时候客户端程序就会通过 信息 传递把该主机的 动态IP地址 传送给位于服务商主机上的 服务器程序,服务器程序负责提供 DNS服务 并实现动态域名解析实现一个 用户访问域名---客户端传递ip---服务器DNS动态解析--域名解析给用户访问对应的地址 MAC地址: 物理地址/硬件…
OSI七层模型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联)七层网络模型成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是一个把网络通信在逻辑上的定义,也可以理解成为定义了通用的网络通信规范.而我们的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如下图的封装和解封装的过程,发送方通过各种封装处理,把数据转换成比特流的形式,比特流在信号传输的硬件媒介中传输,接收方再把比特流进行解封装处理. 1.物理层 规定了如何为网络通信实现最底层的物理连接,以及物理设备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过程特性.如:如何使…
一.产生背景 1.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跃发展,各大厂商根据自己的协议生产出了不同的硬件和软件 2.为了实现网络设备间的互相通讯,ISO和IEEE相继提出了OSI参考模型及其TCP/IP模型 二.OSI参考模型 1.OSI参考模型定义了网络中设备所遵守的层次结构 分层结构的优点:1)开放的标准化接口 2)多厂商兼容性 3)易于理解.学习和更新协议标准 4)实现模块化工程,降低了开发实现的复杂度 5)便于故障排除 2.OSI参考模型层次结构 3.对等通信 1)每一层都使用自己的协议 2)每一层都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