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之法》8&16】的更多相关文章

关于阅读<构建之法>第1.2.16章的疑问与感悟 术语解释: 第2章,23页 什么是代码覆盖率? ———————————————————— 在测试中的代码覆盖率是指,你运行测试用例后,走过了多少句代码,拿这个走到过的代码除以你这个测试对象的代码行数,就是你这次测试的代码覆盖率了. 参考博客:http://blog.csdn.net/Kesa_Kong/article/details/1652341 第2章,29页 什么是“自动化”回归测试?如何实现? ————————————————————…
这几天阅读了<构建之法>中的几章,受益匪浅,刷新了很多我对软件工程的认知.这本书让我很惊喜,阅读起来不像其他书一样枯燥,有很多人物的设计,以及对话的形式,非常有趣. 第一章.概述 读完第一章了解了软件工程具体是什么,以及它与类似计算机科学等的区别,还有对bug的定义,以前觉得软件工程和计算机差不多,看了书过后才发现其中的不同,一个比较偏科研,一个比较偏实践,悟清了许多之后,还有一些不太能明白的问题: 问题1: 我看了这一段文字 “中国大陆的高校中大致有下面三种将计算机软件的机构:计算机科学与技…
<构建之法>第十三章到十七章有感 第13章:软件测试方法有哪些? 主要讲了软件测试方法:要说有什么问题就是哪种效率最高? 第14章:质量保障 软件的质量指标是什么?怎么样能够提升软件的质量? 第15章:稳定和发布阶段 软件的发布是要有很多步骤的,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第16章:IT行业的创新 创新一般是要有一定的基础才行的,那么怎么样能够让自己的创新能力发挥出来? 第17章:人,绩效和职业道德 我们以后如果从事这个行业的,那么需要有什么职业道德? 我读了<一个程序员的生命周期>之后…
对"构建之法"的理解和困惑        本人"学沫沫"一个,对于之前的编程学习虽不大"感冒",但秉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进行了基础学习.        在这个充满代码程序的大学生活中,从"Hello Word !"到一个小程序的完整运行,总有修改无数次代码仍ERROR让我抓狂的时候,相对的,也有几经波折才显示结果的时候,虽然有时就显示出来一部分,但那时的心情简直比新番(I'm 动漫迷)每周更新时还激动.Give them a t…
经过对构建之法这本书的快速阅读和学习,我有以下疑问. 1.对软件工程来说是应该更注重结果和功能的实现还是更注重代码的易读和完整? 2.应该怎样平衡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以达到使大多数人满意的目的? 3.应该怎样避免软件在后期运行中出现较多的bug,怎样能更好得修补漏洞,并让它对其它模块所造成的影响达到最小化? 4.什么样的软件才叫一个好的软件? 5.在合作编写代码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6.软件行业的创造是什么样的?应该达到什么标准才叫创新? 7.软件工程师的职业道德标准是什么?最应该坚持什么样的…
<构建之法>里有一个16周的软件工程课程进度设计.本文在该基本设计的基础上,围绕github.com(源码管理).travis-ci.org(持续集成).单元测试工具.日志工具.少数实用UML类型等工具的使用注解每个环节的实践示例,并在每个环节部分,提到课本里相关章节强调的软件工程知识点.教师可以参考设计,助教可以参考点评和评分涉及的关键点.要组队开发好的软件,需要优秀的程序员,优秀的工程素养,虽然这里提的都是程序之外的所有事情,然而真正要做出好的软件,优秀的程序是关键的基石,唯此,工程/工具…
Week2-作业一——精读<构建之法> 前言 其实我本人是不经常看书的,电子书倒是看了不少,实体书真的不经常看,但是为了这次作业的需求,我还是选择静下心来阅读一下这本<构建之法>.也算是强迫自己增加一些阅读量吧,哈哈. 第一章概论 对于第一章,我觉得这个1.1的开头很好: 软件=程序+软件工程 简单明了,这样一个等式也引起了我的好奇: Questiion1:软件只等于程序加软件工程?就这么简单?   那看来是我小看了程序和软件工程这两个词.于是我特地去百度了一下程序和软件工程,百科…
哲学家的宗旨是:我思,故我在 科学家的宗旨是:我发现,故我在 工程师的宗旨是:我构建,故我在 ——<工程学--无尽的前沿> 序言:珍惜角色“人”,注重实践“物” <构建之法>,精读三曲,感触良多. 曲一,语言诙谐幽默,思维独具匠心:曲二,提问勾画,思考获益:曲三,豁然开朗,又困惑不解.软件工程与“人”有不解之缘,“人”用百花齐放的实践构建软件工程.三曲之后,知识概念,不必硬背,只需循序渐进,逐步实践体验,但不得不提出如下五惑. 核心:提出困惑点,分享你我他 第 0 章  目录: 1…
git地址 https://github.com/microwangwei git用户名 microwangwei 学号后五位 62214 博客地址 https://www.cnblogs.com/westweishao/ 作业链接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xnsy/2019autumnsystemanalysisanddesign/homework/7584 声明: 本次博客部分排版以及内容参考了一些博客 博客地址:https://www.cnblogs.…
本周选读邹欣老师的<构建之法>第16章——IT行业的创新. 邹欣老师将本章话题分成五个部分来阐述:创新的迷思.创新的时机.创新的招数.魔方的创新.创新和作坊,博主认为时机和招数这两个部分在编辑上不是很和合理,时机部分的内容不够切题,招数部分却出现了讲时机的内容,以下会具体说明. 创新的迷思尝试为“外行人”拨开迷雾,打破普遍存在的错误印象.未曾涉身IT工业界之前,我们常常认为对一个优秀产品.乃至一个新的商业生态的诞生,最关键的是灵感,是一个颠覆性的好想法,但现实世界不存在这种一蹴而就的好事.邹欣…
注:本文档已提交Github,地址是这个 欢迎大家通过PR的方式或者在本博客下留言的方式随时补充意见和建议,我们会持续更新 书中7.2.4的表7-1 MSF团队模型和关键质量目标里面提到的"出口条件"是什么意思?比如开发的出口条件是:我们是否按照功能说明完成了各项功能. 书上8.8.3提到了一个软件团队一开始预计每次天做30小时工作量,做到一半时每天做15小时工作量.我自己在之前的软件编写和大作业上也常常有这样的烦恼.做到后面就要做大量的测试工作,很劳累.和针对测试出的错误修正并确保正…
十一章:软件设计与实现 工作时要懂得平衡进度和质量.我一直有一个困扰:像我们团队这次做 男神女神配 社区交友网,我负责主页的设计及内容模块,有个队友负责网站的注册和登录模块,有个队友负责搜索模块,有个队友负责活动查看模块.但是一个项目是一个整体的,每一个人所负责的每一个模块都必须关联起来才能成为一个整体,例如我的主页完成了50%后,为了查看整体效果, 发给队友与他的模块连接起来,如果对方在我的程序上修改了部分,然后同时我也继续编写我剩下的内容,双方都在我那个原本完成了50%的进度模块上做了修 改…
<构建之法>阅读有疑 在用将近五节课的时间将邹欣老师的书<构建之法——现代软件工程>第二版大致看完.虽然全书是以轻松的口吻与”移山公司”员工的一些趣味谈话来传输一些理念和思想的,但是读完并理解依旧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并且在这过程中我对书中的一些看法抱有怀疑的态度,现将问题所在列在下面. P68页:我不是很认同邹老师的“精通”魔方的判定方法.就好像在软件工程开发中,一个人解决了一个bug.解决了bug却不算是“精通”,还得能恢复bug,再现bug才算是懂得各中原理吗?我觉得作为一个…
-阅读<构建之法>P384~391后,我充分认识到软件工程师的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具体有: 原则1:公众 原则2:客户与雇主 原则3:产品 原则4:判断 原则5:管理 原则6:职业 原则7:同事 原则8:自身 通过这次的阅读,认识到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职业道德.…
通过阅读<构建之法>P384~391以及参考阅读杜老师给出的链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软件工程师的职业道德至关重要. 软件工程的动态性和需求的前后关系,要求一个规范能对出现的新情形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适用性.但是即使在这种一般性原则下,本规范也只对那些以文档记录职业道德态度并采取积极行动的软件工程师提供支持:即提供相应开发组中的个人以及整个开发组都可以求助的道德基础.本规范也帮助定义哪些是对软件工程师提出的道德上不适当的要求. 原则1  公众 软件工程师的行为应与公众的利益一致. 原则2  客户与…
5.Scrum团队成立 5.1 团队名称:喳喳 团队目标:突破渣渣 团队口号:吱吱喳喳 团队照: 5.2 角色分配 产品负责人: 112冯婉莹 Scrum Master:109张鑫相 PM项目经理:103李康梅 用户:149麦锦俊 6. 团队项目选题 项目名:昵妆(一个有关化妆的平台). 7. 阅读<构建之法>第6~7章,并参考以下链接,发布读后感.提出问题.并简要说明你对Scrum的理解. 学习附录: Scrum中文网--什么是Scrum?  http://www.scrumcn.com/a…
身在大学,却想起了在高中的生活和初中的生活,特别是初中的生活,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构建之法>,看了其中的两章的内容,为什么想到了初中和高中的生活呢,因为在高中和初三的时候看的最多的就是课本,虽然有时会看不进去,但是同样会硬着头皮去看,因为要想考一个好的高中所以就认真的学习,看书.但是到了大学,可以说很少去看课本了,都开始看电子版的书了,当然看的电子版的书,就分好坏了,(其实书都分好坏,主要是看你怎么去看待它,在书中看到的是什么,是主人公的坚持不懈的努力,还是一些其他的东西!)而我就看了好几本…
<构建之法>第8.9.10章读后感  第八章重点讲了需求分析,在一个项目中,需求分析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只有充分了解了用户需求,我们才不会走弯路,才能做出正确的规划,保证项目的进行是按照用户的需求进行的.其中,获取用户需求的方法即用户调查,常用的用户调研方法包括: 1.焦点小组           2.深入面谈 3.卡片分类           4.用户调查问卷 5.用户日志研究     6.人类学调查 7.眼动跟踪研究     8.快速原型调研 9.A/B测试 第九章重点讲了项目经理.其实…
1.阅读<构建之法>读后感 第八章: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我觉得需求分析挺重要的,一个需求分析是指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弄清楚问题的要求,包括需要输入什么数据,要得到什么结果,最后应输出什么.可以说,在软件工程当中的"需求分析"就是确定要计算机"做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可以说需求分析是做系统之前必做的.需求分析确定了整个团队的方向,那么怎么做好需求分析呢?有以下几个步骤:1.获取和引导需求:2.分析和定义需求:3.验证需求:4.在软件产品的生…
<构建之法:现代软件工程>中第2章对效能分析进行了介绍,基于的工具是VSTS.由于我教授的学生中只有部分同学选修了C#,若采用书中例子讲解,学生可能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不过所有这些学生都学习过Python,因此我就基于书中对效能分析的介绍,结合Python效能分析工具的文档以及互联网上的博客,准备了一份关于效能分析的讲座,内容如下. 什么是效能分析? 这部分的讲解和书中类似.不过有两个问题: 为什么是效能不是效率,两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这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个人觉得二者之间的差别不大. 效能分析…
本博客是第二届构建之法论坛暨软件工程培训活动预培训文档中[适用于结对编程部分的C++版本],需要实验者有一部分C++基础. 目录 Part0.背景 Part1.配置环境 Part2.克隆项目 Part3.单元测试 Part4.基本操作 断点 单步运行 条件断言 Part5.回归测试 Part6.效能工具介绍 Part7.提交代码 Part0.背景 阿超家里的孩子上小学一年级了,这个暑假老师给家长们布置了一个作业:家长每天要给孩子出一些合理的,但要有些难度的四则运算题目,并且家长要对孩子的作业打分…
本博客是第二届构建之法论坛暨软件工程培训活动预培训文档中[适用于结对编程部分的Java版本],需要实验者有一部分Java基础. 目录 Part0.背景 Part1.配置环境 配置JDK Linux 平台 Windows 平台 下载安装IDE Part2.克隆项目 Part3.单元测试 Part4.基本操作 断点 单步运行 条件断言 Part5.回归测试 Part6.效能工具介绍 Part7.提交代码 参考链接 Part0.背景 阿超家里的孩子上小学一年级了,这个暑假老师给家长们布置了一个作业:家…
<构建之法>第五章用体育运动等团队例子引出软件开发团队的形式,用更加生活化.形象化的例子让读者更能理解软件开发团队的形式.软件团队形式多样,适用于不同的人员与需求.团队可能会演变的模式有:主治医师模式.明星模式.社区模式.业余剧团模式.秘密团队.特工团队.交响乐团模式.爵士乐模式.功能团队模式.官僚模式等.开发流程模式有:瀑布模式.瀑布模型的各种变形.统一流程.老板驱动的流程.渐进交付的流程等.瀑布模式:当软件行业还在年幼的时期,它从别的成熟行业借用了不少经验和模型.在那些“硬”的行业中,产品…
阅读完了<构建之法>第一章后,觉得我们平时使用的软件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简单,用的时候是觉得很方便,但从来没有考虑过一个软件的背后需要一个团队多少的付出才能换来一个获得用户频频好评的软件.突然之间很佩服所有软件的开发者,因为在读了概述之后,我就能体会到他们背后付出的努力.时间和精力. 软件=程序+软件工程.要有一个软件,首先需要一个程序,而算法.数据结构是程序的基本功.其次软件工程的核心部分是:构建管理.源代码管理.软件设计.软件测试.项目管理等相关内容,软件工程直接决定了软件的质量.在现在…
为提升我2016级学生提升JAVA软件开发学习氛围,鼓励更多同学通过自学.团队学习.在线(社区)学习等方式学习并掌握JAVA课程,尤其是鼓励同学们通过微软中国邹欣老师所倡导的"构建之法"的做中学先进理念进行实践学习. 由软件学院创新创业中心牵头,由2015级软件工程专业学生自愿报名,报名QQ群为"JAVA-构建之法学习小组 667136086",组成"JAVA构建之法"自学兴趣小组. 1.本学习小组,由软件学院师生发起成立,自愿组建. 2.参加学…
[第二届构建之法论坛] 预培训文档(Java版) 学习总结 我通读并学习了此文档,并且动手实践了一遍.以下是我学习过程的记录~ Part1.配置环境 配置JDK 原文中提到了2个容易被混淆的概念 JDK 与 JRE,在此温习一下: JDK全称为 Java Development Kit,Java程序的开发人员必须安装:JRE全称为Java Runtime Environment,它只是Java程序的一个运行环境. JDK中一般已经带了JRE包,所以我们只需要下载JDK并安装配置即可. 由于我之前…
作为一个大二的计科狗,还是对软件设计有些懵,尽管之前学习过软件工程,但并没有掌握,突如其来的软件设计实践,让我着实傻眼. 通过消息得知,要学习<构建之法>,就去搜了一下,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软件设计教材,有作者对软件工程的各个知识点和技能要求进行了系统性整理. 具体还是等我书到了再说吧~ 顺便说一下,这平台,虽然能上传代码等等,便于IT精英交流,but,没有表情包(还是我没找到),这个时代怎么能没有表情包呢?!orz………
[BUAA软工]第一次博客作业 项目 内容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北航软工 这个作业的要求在哪里 第1次个人作业 我在这个课程的目标是 学习如何以团队的形式开发软件,提升个人软件开发能力 这个作业在哪个具体方面帮助我实现目标 督促我阅读<构建之法>,了解软件开发的具体含义及流程 快速看完整部教材,列出你仍然不懂的5到10个问题 如果一架民用飞机上有需求,用户使用它的概率是百万分之一,你还要做这个功能么? 书的第一章使用民航飞机的安全功能举例,虽然这个功能的使用率不足百万分之一(可以理解为飞机出…
以下是我看<构建之法>1-5章列出来的知识点和一些自己对部分知识的理解以及一些吐槽...和感受 1.1 软件 = 程序 +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 = 软件 - 程序(我知道软件是什么,也知道程序是什么,但是就是不懂什么是软件工程啊...个人觉得 软件工程 - 程序 = 0 程序 = 数据结构 + 算法 (突然觉得至今为止我们所写的作业都只是程序而还没达到软件的程度啊..就缺软件工程了..软件工程到底是啥~?! ∴软件 = 数据结构 + 算法 + 软件工程 去百度百科看了一下:(有些就直接省略了…
通过这两天时间,我粗读了<构建之法>这本书.老实说,对于这样四百多页的一本书,刚开始把这样的任务当作是一种负担,然而当我开始真正接触它时却被它幽默有趣的风格所深深吸引,它不同于以往学习的教科书晦涩难懂,书中以“阿超”为代表举了很多有趣小例子,读完让人印象深刻,不到一会儿就读了小几十页,同时也让我对软件工程这个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问题一: 说起来,学习编程也已有两年多的时间,然而回想这段学习,自己似乎从未对编程的内容有过深入的思考,一直以来自己似乎都停留在完成布置任务,无论代码内容如何,只要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