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接模式是一种对象结构型模式,其将抽象部分和它的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的变化,又称为柄体(Handle and Body)模式或接口(Interface)模式. 优点: 1.分离抽象接口及其实现部分.桥接模式使用“对象间的关联关系”解耦了抽象类和实现之间固有的绑定关系,使得抽象和实现可以沿着各自的维度变化(即抽象和实现不再在同一个继承层次中结构中,而是“子类化”它们,使它们各自都具有自己的子类,以便任意组合子类,从而获得多维度组合对象). 2.在很多情况下,桥接模式可以取代多层继承方案.…
  设计模式(六)桥连模式Bridge(结构型) 1. 概述 在软件系统中,某些类型由于自身的逻辑,它具有两个或多个维度的变化,那么如何应对这种“多维度的变化”?如何利用面向对象的技术来使得该类型能够轻松的沿着多个方向进行变化,而又不引入额外的复杂度? 例子1:设想如果要绘制矩形.圆形.椭圆.正方形,我们至少需要4个形状类,但是如果绘制的图形需要具有不同的颜色,如红色.绿色.蓝色等,此时至少有如下两种设计方案: •第一种设计方案是为每一种形状都提供一套各种颜色的版本. •第二种设计方案是根据实际…
组合模式使用面向对象的思想来实现树形结构的处理和构件,描述了如何将容器对象和叶子对象进行递归组合,实现简单,灵活性好. 组合模式(Composite Pattern):组合多个对象形成树形结构以表示具有“整体——部分”关系的层次结构.组合模式对单个对象(即叶子对象)和组合对象(即容器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组合模式又可以称为“整体——部分”(Part-While)模式,它是一种对象结构型模式. 组合模式的关键是定义了一个抽象构件类,它既可以代表叶子,也可以代表容器,而客户端针对该抽象构建类进行编…
——探索设计模式系列之十五 Terrylee,2006年5月 摘要:结构型模式,顾名思义讨论的是类和对象的结构,它采用继承机制来组合接口或实现(类结构型模式),或者通过组合一些对象,从而实现新的功能(对象结构型模式).这些结构型模式,它们在某些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仔细推敲,侧重点却各有不同.本文试图对这几种结构型模式做一个简单的小结. 主要内容 1.结构型模式概述 2.结构型模式区别与比较 3.对变化的封装 结构型模式概述 结构型模式,顾名思义讨论的是类和对象的结构,它采用继承机制来组合接口或…
        结构型模式中的适配器模式.外观模式.装饰模式.代理模式都属于包装模式,都是对另外的类或对象的包装,只是各自的意图不同. 适配器模式通过对另外的类或对象的包装,将其接口转换为用户期望的接口,达到接口适配的目的. 外观模式是对包装的一组类或对象提供一个高层接口,意图是简化接口,使系统更加容易使用. 装饰模式的意图是在不改变包装对象接口的情况下为其增加另外的功能或职责. 代理模式的意图是通过对包装对象的包装以便控制对包装对象的访问. 适配器模式.外观模式对客户提供的接口与其包装类的…
桥接模式属于结构型设计模式. 设计意图:将抽象部分与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都能够独立的变化. 一看到设计意图,大家可能有些发懵,我们看到的继承和接口不都是抽象和实现分离的吗?尤其是接口和抽象类都是这种实现啊!那怎么还有这么个桥接的分离呢? 我们先来看个样例. 比如:汽车品牌内置导航仪,我们希望实现,每一个品牌的导航仪都能够在不论什么一个牌子的汽车上安装并启动. 汽车品牌有两个:宝马.奔驰. 导航仪有三个牌子:神行者.北斗.高德. watermark/2/text/aHR0cDovL2Jsb2cuY…
参考地址:http://terrylee.cnblogs.com/archive/2006/02/24/336652.html 概述 在软件系统中,某些类型由于自身的逻辑,它具有两个或多个维度的变化,那么如何应对这种“多维度的变化”?如何利用面向对象的技术来使得该类型能够轻松的沿着多个方向进行变化,而又不引入额外的复杂度?这就要使用Bridge模式. 意图 将抽象部分与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的变化.[GOF <设计模式>] 结构图 图1 Bridge模式结构图 生活中的例子 桥接模式将…
一.概述 在软件系统中,某些类型由于自身的逻辑,它具有两个或者多个维度的变化,如何应对这种"多维度的变化",就可以利用桥接模式. 引例: 设想如果要绘制矩形.圆形.椭圆.正方形,我们至少需要4个形状类,但是如果绘制的图形需要具有不同的颜色,如红色.绿色.蓝色等,此时至少有如下两种设计方案: •第一种设计方案是为每一种形状都提供一套各种颜色的版本. •第二种设计方案是根据实际需要对形状和颜色进行组合. 对于有两个变化维度(即两个变化的原因)的系统,采用方案二来进行设计系统中类的个数更少,…
对象适配器模式的缺点是:与类适配器模式相比,要在适配器中置换适配着类的某些方法比较麻烦.如果一定要置换掉适配者类的一个或多个方法,可以先做一个适配者类的子类,在子类中将适配者类的方法置换掉,然后再把适配者类的子类当做真正的适配着进行适配,实现过程较为复杂. 优点: 1.将目标类和适配者类解耦,通过引入一个适配器类来重用现有的适配者类,无须修改原有的结构. 2.增加了类的透明性和复用性,将具体的业务实现过程封装在适配者类中,对于客户端类而言是透明的,而且提高了适配者类的复用性,同一个适配者类可以在…
以下代码来源: 设计模式精解-GoF 23种设计模式解析附C++实现源码 //AbstractionImp.h #pragma once class AbstractionImp { public: virtual ~AbstractionImp(); ; protected: AbstractionImp(); private: }; class ConcreateAbstractionImpA :public AbstractionImp { public: ConcreateAbstr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