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回收对象】的更多相关文章

jvm在判断对象死亡之前需要判断对象是否可到达,方法有引用计数算法和可达性分析算法,jvm采用的是后者.首先来了解一下这两种算法. 引用计数算法: 算法定义 为每个对象增加一个字段记录被引用的次数,并由运行时跟踪和更新引用的总数: object p = new ComparableInt32(57); object q = p; 我们实例化了一个对象ComparableInt32,并将其赋值给变量p,此时p引用了该对象,所以其计数器为1:然后我们又用p给变量q赋值,此时q也引用了该变量,所以其计…
关于JVM 的垃圾回收机制,我们一般都没过多深入,因为JAVA 和 C++ 的一个很大区别就是,JAVA 帮我们做了垃圾回收,而不用像C++ 那么样手动进行回收,当然任何自动的东西都存在一定弊端,比如机器人,即使自动程度很高,但是在处理某些感情问题上,肯定处理上就会有遗漏,开个玩笑啦, 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JVM 的垃圾回收是怎么回事. 一.如何判断对象已经死亡 JVM 会回收那些不在使用的对象,或者说是已经死亡的对象,从而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那么我们肯定的判断哪些对象已经死了,不在使用呢? 1…
  当我们的程序开启运行之后就,就会在我们的java堆中不断的产生新的对象,而这是需要占用我们的存储空间的,因为创建一个新的对象需要分配对应的内存空间,显然我的内存空间是固定有限的,所以我们需要对没有用的对象进行回收,本文就来记录下JVM中对象的销毁过程. 1.怎么判断对象是没用的了 引用计数算法   我们在很多场景中会听到java对象判断存活的方式是计算该对象的引用计数器是否为0,如果为0就说明没有其他变量引用该对象了,这个对象就可以被垃圾收集器回收了.但事实上JVM并不是采用该算法来判断对象…
finalize /** *此代码演示了两点: *1.对象可以在被GC时自我拯救. *2.这种自救的机会只有一次,因为一个对象的finalize()方法最多只会被系统自动调用一次 */ public class FinalizeEscapeGC { public static FinalizeEscapeGC SAVE_HOOK = null; public void isAlive() { System.out.println("yes,i am still alive:)"); }…
Java回收对象的标记 和 对象的二次标记过程 二次标记 针对这个问题,虚拟机的做法是进行两次标记,即第一次标记不在“关系网”中的对象.第二次的话就要先判断该对象有没有实现finalize()方法了,如果没有实现就直接判断该对象可回收:如果实现了就会先放在一个队列中,并由虚拟机建立的一个低优先级的线程去执行它,随后就会进行第二次的小规模标记,在这次被标记的对象就会真正的被回收了. finalize()在什么时候被调用?有三种情况1.所有对象被Garbage Collection时自动调用,比如运…
为什么要分代 为什么需要把堆分代?不分代不能完成他所做的事情么?其实不分代完全可以,分代的唯一理由就是优化GC性能.你先想想,如果没有分代,那我们所有的对象都在一块,GC的时候我们要找到哪些对象没用,这样就会对堆的所有区域进行扫描.因为每次回收都需要遍历所有存活对象,但实际上,对于生命周期长的对象而言,这种遍历是没有效果的,因为可能进行了很多次遍历,但是他们依旧存在.不同的对象的生命周期是不一样的,因此,不同生命周期的对象可以采取不同的收集方式,以便提高回收效率.因此,分代垃圾回收采用分治的思想…
@ 目录 前言 正文 一.对象的创建方式 二.对象的创建过程 对象在哪里创建 分配内存 对象的内存布局 三.对象的访问定位 四.判断对象的存活 对象生死 回收方法区 引用 对象的自我拯救 五.对象的分配策略 优先在Eden区分配 大对象直接进入老年代 长期存活的对象进入老年代 动态对象年龄判定 空间分配担保 总结 前言 Java是面向对象的语言,所谓"万事万物皆对象"就是Java是基于对象来设计程序的,没有对象程序就无法运行(8大基本类型除外),那么对象是如何创建的?在内存中又是怎么分…
JVM中对象的创建过程如以下流程图中所示: 对其主要步骤进行详细阐述: 为新生对象分配内存: 内存的分配方式: 指针碰撞:假设Java堆中内存是绝对规整的,所有用过的内存放在一边,空闲的内存在另一边,中间放着一个指针作为分界的指示器,那么当分配内存时仅需移动指针即可. 空闲列表:维护一个列表,记录那些内存可用,分配时找出一块足够大的空间进行划分,并更新列表记录. 选择:分配方式的选择依赖于内存大小是否规整,内存大小的规整,依赖于垃圾收集器是否带有压缩整理功能. 并发情况下保证线程安全: 方法一:…
Netty源码分析第八章: 高性能工具类FastThreadLocal和Recycler 第五节: 同线程回收对象 上一小节剖析了从recycler中获取一个对象, 这一小节分析在创建和回收是同线程的前提下, recycler是如何进行回收的 回顾第三小节的demo中的main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User user1 = RECYCLER.get(); user1.recycle(); User user2 = RECYCLER…
Netty源码分析第八章: 高性能工具类FastThreadLocal和Recycler 第六节: 异线程回收对象 异线程回收对象, 就是创建对象和回收对象不在同一条线程的情况下, 对象回收的逻辑 我们之前小节简单介绍过, 异线程回收对象, 是不会放在当前线程的stack中的, 而是放在一个WeakOrderQueue的数据结构中, 回顾我们之前的一个图: 8-6-1 相关的逻辑, 我们跟到源码中: 首先从回收对象的入口方法开始, DefualtHandle的recycle方法: public…
迭代器 每迭代一次 指针往下面移动一次 除非JVM回收了内存 否则 他的指针不会回到原地…
文章来源:嗨学网 敏而好学论坛www.piaodoo.com 欢迎大家相互学习 一.对象的标记 1.什么是标记?怎么标记? 第一个问题相信大家都知道,标记就是对一些已死的对象打上记号,方便垃圾收集器的清理. 至于怎么标记,一般有两种方法:引用计数和可达性分析. 引用计数实现起来比较简单,就是给对象添加一个引用计数器,每当有一个地方引用它时就加1,引用失效时就减1,当计数器为0的时候就标记为可回收.这种判断效率很高,但是很多主流的虚拟机并没有采用这种方法,主要是因为它很难解决几个对象之间循环引用的…
现象 封装了一个部门选择框对象,在第一次创建选择框的时候是正确的,但是在关闭之后再次创建,发现点击事件被调用两次,于是console.log(),发现第一次创建的选择框的数据也被打印了一次,执行两次分别是执行了第一次本该销毁掉的选择框对象的方法和刚创建的选择框对象的方法. 解决 想了想,会不会是事件绑定持有了对象的引用导致了对象不被GC.于是动手: 1 2 <button id="test">test</button> <button id="b…
前言 做rgw测试的时候,经常会有删除文件的操作,而用默认的参数的时候,rgw是通过gc回收机制来处理删除对象的,这个对于生产环境是有好处的,把删除对业务系统的压力分摊到不同的时间点,但是测试的时候,可能需要反复的写入删除,而这种情况下,可能希望能够迅速的回收对象,那么就需要修改几个参数了 参数 主要调整下面的几个参数 rgw_gc_obj_min_wait = 30 rgw_gc_processor_max_time = 180 rgw_gc_processor_period = 2 删除的步…
自动垃圾回收是Java相较于C++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想了解JVM的垃圾回收机制,首先我们要知道垃圾回收是回收什么地方的垃圾,我在我的上一篇博客<JVM内存区域划分>里面有写到JVM里面的内存是怎么分布的,这里的回收主要是指对上文中提到的Java堆和方法区的内存的回收. 什么样的对象可以被回收 知道了回收哪里的内存之后,我们还需要知道什么样的对象是可以被回收,或者说是需要被回收的,这些对象我们称之为死掉的对象.那么哪些对象是死掉了的呢?我们说当一个对象不存在任何引用的时候就可以说这个对象是死掉了…
①首先说一下,GC里边在JVM其中是使用的ROOT算法,ROOT算法,什么称作为ROOT呢,就是说类的静态成员,静态成员就是static修饰的那种,是"根"的一个,根还包含方法中的成员变量.仅仅有成员或对象不挂在根上,GC的时候就可能把他们搞掉,这里提到的循环引用,就看这个循环引用是否挂在根上,假设挂在根上.假设这个根还被JVM的Java代码所运行的话,就不会GC掉,假设说这个根已经被释放掉了.这个对象不挂在跟上了.那个这个对象就会被GC掉. ②说一下根搜索算法,ROOTS,这个算法,…
对象的创建 概述 下面简要介绍创建对象的几个重要步骤 : 检查能否在常量池定位到一个类的符号引用,并检查这个符号代表的类是否已被加载,解析和初始化过.如果没有则执行类加载的操作.(即是说对象的引用放在方法区里的) 堆中分配内存,分配有两种方式 指针碰撞(Bump the Pointer)--中间分条线一边已分配,一边未分配 空闲列表(free list)--已分配的空间在一个列表中进行记录 选择哪种分配方式java 堆是否规整决定,而java是否规整又由所采用的垃圾收集器是否带有压缩整理功能决定…
垃圾回收(GC)是JVM的一大杀器,它使程序员可以更高效地专注于程序的开发设计,而不用过多地考虑对象的创建销毁等操作.但是这并不是说程序员不需要了解GC.GC只是Java编程中一项自动化工具,任何一个工具都有它适用的范围,当超出它的范围的时候,可能它将不是那么自动,而是需要人工去了解与适应地适用. 拥有一定工作年限的程序员,在工作期间肯定会经常碰到像内存溢出.内存泄露.高并发的场景.这时候在应对这些问题或场景时,如果对GC不了解,很可能会成为个人的发展瓶颈. 接下来的两文将详细学习下JVM中垃圾…
作者:小傅哥 博客:https://bugstack.cn 沉淀.分享.成长,让自己和他人都能有所收获! 一.前言 提升自身价值有多重要? 经过了风风雨雨,看过了男男女女.时间经过的岁月就没有永恒不变的! 在这趟车上有人下.有人上,外在别人给你点评的标签.留下的烙印,都只是这趟车上的故事.只有个人成长了.积累了.沉淀了,才有机会当自己的司机. 可能某个年龄段的你还看不懂,但如果某天你不那么忙了,要思考思考自己的路.自己的脚步.看看这些是不是你想要的,如果都是你想要的,为什么你看起来不开心? 好!…
根搜索算法 原理:设立若干种根对象,当任何一个根对象到某一个对象均不可达时,则认为这个对象是可以被回收的.一般是对象持有的引用指向该对象不可达 在JAVA语言中,可以当做GC roots的对象有以下几种:          1.虚拟机栈中的引用的对象. 2.方法区中的类静态属性引用的对象. 3.方法区中的常量引用的对象. 4.本地方法栈中JNI的引用的对象. 第一和第四种都是指的方法的本地变量表,第二种表达的意思比较清晰,第三种主要指的是声明为final的常量值. 标记-清除算法 因为我们在程序…
1. Java对象分配流程 2. 栈上分配 2.1 本质:Java虚拟机提供的一项优化技术 2.2 基本思想: 将线程私有的对象打散分配在栈上 2.3 优点: 2.3.1 可以在函数调用结束后自行销毁对象,不需要垃圾回收器的介入,有效避免垃圾回收带来的负面影响 2.3.2 栈上分配速度快,提高系统性能 2.4 局限性: 栈空间小,对于大对象无法实现栈上分配 2.4 技术基础: 逃逸分析 2.4.1 逃逸分析的目的: 判断对象的作用域是否超出函数体[即:判断是否逃逸出函数体] //user的作用域…
JVM中有四种引用类型:强引用.软引用.弱引用.虚引用   强引用(Stong Reference):是指在程序代码中普遍存在的,类似:Object obj = new Object()这类的引用,只要强引用存在,gc永远不会回收掉被引用的对象:   软引用(Soft Reference):用来描述一些还有用,但并非必需的对象.对于软引用关联着的对象,在系统将要发生内存溢出异常之前,将会把这些对象列进回收范围之中并进行第二次回收.如果这次回收还是没有足够的内存,才会抛出内存溢出异常:   弱引用…
参考: http://www.blogjava.net/rosen/archive/2010/05/21/321575.html 1,Java进程内存堆分代: 典型的JVM根据generation(代)来进行GC.一个java程序内存堆有下面几个代: young generation  (年轻代) tenured generation (老年代) permanent generation  (永久代, perm gen),perm gen(或称Non-Heap 非堆)是个异类,稍后会讲到.注意,…
上次博客,我们说了jvm运行时的内存模型,堆,栈,程序计数器,元空间和本地方法栈.我们主要说了堆和栈,栈的流程大致也说了一遍,同时我们知道堆是用来存对象的,分别年轻代和老年代.但是具体的堆是怎么来存放对象的呢?什么时候可以将对象放置在老年代呢.下面我来看一下. 如果都为默认设置,大致就是这样的.假设我们设置内存堆的大小为600M,那么老年代就大概是400M,我们的年轻代就是200M,然后年轻代的eden区域占160M也就是200M的8/10,一般新建的对象都在这,我是说一般啊.后面会用这个600…
1.对象的创建过程: 1.new 类名 2.根据new的参数在常量池中定位一个类的符号的引用. 3.如果没找到这个符号的引用,说明类还没有被加载.则进行类的加载,解析和初始化 4.虚拟机为对象分配内存(位于堆中). 5.将分配的内存初始化为零(不包括对象头),即抽象属性初始化为null,基本数据类型初始化为0. . 6.调用对象的<init>方法 2.给对象分配内存的方式: 1.指针碰撞.这种方式前提是堆内存规整的并不是杂乱的,比如,将堆内存分为两块,一块是未使用的,一块是已经使用的.堆内存中…
一.JDK 8 版本下 JVM 对象的分配.布局.访问(简单了解下) 1.对象的创建过程 (1)前言 Java 是一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程序运行过程中在任意时刻都可能有对象被创建.开发中常用 new 关键字.反射等方式创建对象, JVM 底层是如何处理的呢? (2)对象的创建的几种常见方式? Type1:使用 new 关键字创建(常见比如:单例模式.工厂模式等创建). Type2:反射机制创建(调用 class 的 newInstance() 方法). Type3:克隆创建(实现 Clonea…
对象创建 类加载过后可以直接确定一个对象的大小 对象栈上分配是通过逃逸分析判定.标量替换实现的,即把不存在逃逸的对象拆散,将成员变量恢复到基本类型,直接在栈上创建若干个成员变量 选择哪种分配方式由Java堆是否规整决定,而Java堆是否规整又由所采用的垃圾收集器是否带有压缩整理 功能决定.因此,在使用Serial.ParNew等带Compact过程的收集器时,系统采用的分配算法是指针碰撞,而使用 CMS这种基于Mark-Sweep算法的收集器时,通常采用空闲列表 空间并发分配解决方案 TLAB,…
1.可达性分析算法: 可达性分析算法用来寻找将要销毁的对象,它的基本思路是:通过一系列的称为“GC ROOTs”的对象作为起始点,从这些节点开始向下搜索,搜索所走过的路径成为引用链,当一个对象到GC ROOTs没有任何引用链想连时,则证明此对象是不可用的.如下图所示: 对象 object5/object6/object7 虽然相互关联,但它们到GC Roots 是不可达的,所以它们会被判定为可回收的对象. 在 Java 语言中,可作为GC Roots的对象包括下面几种: ·虚拟机栈(栈帧中的本地…
一.引用计数法 给对象中添加一个引用计数器,每当有一个地方引用它时,计数器值就加1,当引用失效时,计数器值就减1,任何时刻计数器为0的对象就是不可能再被使用的. 但是它很难解决对象之间相互循环引用的问题. 比如说两个对象互相引用对方,导致它们的引用计数都不为0,于是引用计数算法无法通知GC收集器回收它们. 二.可达性分析算法 目前主流实现中,都是通过该算法来判定对象是否存活的.这个算法基本思路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成为“GC Roots”的对象作为起始点,从这些节点开始向下搜索,搜索所走过的路径称为引…
概述 一个对象本身的内在结构需要一种描述方式,这个描述信息是以字节码的方法存储在方法区中的.Class本身就是一个对象,都以KB为单位,如果new Integer()为了表示一个数据就占用KB级别的内存就有点不值了,下面讲解JVM是如何做的.为了表示对象的属性.方法等信息,不得不需要结构描述.Hotspot VM使用对象头部的一个指针指向Class区域的方式来找到对象的Class描述,以及内部的方法.属性入口.如下图所示: 在HotSpot虚拟机中,对象在内存中存储布局分为2块区域:对象头(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