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86】内存页式管理】的更多相关文章

写的操作系统作业.... 放上来给需要的小伙伴 需要注意的地方: 1.该算法只涉及单进程 2.只是用c模拟FIFO的思想 FIFO思想:选择在内存中存活时间最久的页面淘汰 关于该算法我的理解: 一个进程可以分为多个页面,页面大小一致,每个页面需要占用一个相同大小的内存块,在进程的页面较多而内存块较少的情况下,比如5个页面,3个内存块,这种情况内存块肯定是不够用的,当前面三个页面都有了自己的内存块之后,现在已经没有空的内存块了,第四个页面想要进入内存块中,就要从占用内存块的页面中淘汰一个,那么就需…
内存管理有2种机制:1.段式管理:2.页式管理 在80386CPU中增加了2个寄存器:1.全局性的段描述表寄存器GDTR 2.局部性的段描述表寄存器LDTR 段寄存器的高13位用于在全局或局部描述表项中选择一个描述符: 第2为选择全局或者局部段描述寄存器: 低2位决定特权级别,一般LINUX中0表示系统状态,1表示用户状态. 每个描述表项8个字节,将段寄存器的高13位加上指定的段描述表寄存器的基地址就得到了描述表项的起始地址: 每个描述表项含有段的基地址和段的大小:而段的基地址高8位和低24位没…
linux内存管理原理深入理解段式页式 https://blog.csdn.net/h674174380/article/details/75453750 其实一直没弄明白 linux 到底是 段页式 还是仅是段式内存管理 2017-07-20 08:52:39 楼下丶小黑 阅读数 6275   前一段时间看了<深入理解Linux内核>对其中的内存管理部分花了不少时间,但是还是有很多问题不是很清楚,最近又花了一些时间复习了一下,在这里记录下自己的理解和对Linux中内存管理的一些看法和认识.…
os的内存管理大概可以分成两块:1.段页式管理(虚存)2.swap in 和 swap out 段页式管理 段式管理的图像:运行时重定位 多级页表的管理图像  块表加速 用户(程序员)希望用段,物理内存希望用页来进行管理 所以引入虚存的概念: 段面向用户,用户眼里的地址是0-4G,页面向物理内存,存储时,将段切割成一页一页存在物理内存里, 同时,pcb内有虚拟页->物理页的映射表,物理页寻址时再按照多级页表那样寻址即可  以系统调用fork为例来分析段页式内存管理的过程: 假设每个进程都在虚存里…
x86-3-段式管理(segmentation) 3.1 段式管理概述: 从8086CPU开始,为了让程序在内存中能自由浮动而又不影响它的正常执行,CPU将内存划分成逻辑上的段来给程序使用. x86继续沿用了这一模式,但是保护模式将其管理起来,进行保护.而段式管理正是用来对段进行管理的. 在保护模式下,会将每个段的信息先进行登记. 和段有关的信息需要8 个字节来描述,所以称为段描述符 (Segment Descriptor),每个段都需要一个描述符.为了存放这些段描述符,就在内存中开辟了一段空间…
x86-7-页式管理(Paging) 页式管理是重中之重! 在段式管理下操作系统的运作出现了很多问题,因为段的长度不定,在分配内存时,可能会发生内存中的空闲区域小于要加载的段,或者空闲区域远远大于要加载的段,这样一通分来分去最后会导致剩下一些内存碎片,也就是可以的内存还有但是都很小而且地址空间不连续,导致无法再继续利用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80386 处理器开始,引入了分页机制. 概述: 分页功能从总体上说,是用长度固定的页来代替长度不一定的段, 来解决因段长度不同而带来的内存空间管理问题.…
原始博客地址: http://blog.csdn.net/qq_26626709/article/details/52742470 一.概述 1.虚拟地址空间 内存是通过指针寻址的,因而CPU的字长决定了CPU所能管理的地址空间的大小,该地址空间就被称为虚拟地址空间,因此32位CPU的虚拟地址空间大小为4G,这和实际的物理内存数量无关.Linux内核将虚拟地址空间分成了两部分: 一部分是用户进程可用的,这部分地址是地址空间的低地址部分,从0到TASK_SIZE,称为用户空间 一部分是由内核保留使…
分配粒度和内存页面大小 x86处理器平台的分配粒度是64K,32位CPU的内存页面大小是4K,64位是8K,保留内存地址空间总是要和分配粒度对齐.一个分配粒度里包含16个内存页面. 这是个概念,具体不用自己操心,比如用VirtualAllocEx等函数,给lpAddress参数NULL系统就会自动找一个地方分配你要的内存空间.如果需要自己管理这个就累了...... 一个分配粒度是64K,这就是为什么Null指针区域和64K进入区域都是 64K的原因,刚好就是一个分配粒度.一个内存页是4K,这就是…
存储管理是操作系统非常重要的功能之一,本文主要介绍操作系统存储管理的基础知识,包括缓存相关知识.连续内存分配.伙伴系统.非连续内存分配.内存碎片等,并结合linux系统对这些知识进行简单的验证.文章内容来自笔者学习清华大学和UCSD的操作系统课程的笔记和总结,以及自己的思考和实践. 分层的存储管理: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计算机的核心,其主要工作是解释计算机指令.处理数据.那么这些指令和数据来自哪里呢?和TCP/IP的分层设计思想一样,数据的存储管理也分为以下…
PC Server发展到今天,在性能方面有着长足的进步.64位的CPU在数年前都已经进入到寻常的家用PC之中,更别说是更高端的PC Server:在Intel和AMD两大处理器巨头的努力下,x86 CPU在处理能力上不断提升:同时随着制造工艺的发展,在PC Server上能够安装的内存容量也越来越大,现在随处可见数十G内存的PC Server.正是硬件的发展,使得PC Server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强大,性能越来越高.而在稳定性方面,搭配PCServer和Linux操作系统,同样能够满重要业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