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的核心目的和并发编程】的更多相关文章

读一本书,最好能从它的前言开始.那么我们就来看看<Java编程思想>作者 Bruce Eckel 在前言里都说了些什么吧. 01.Java 的核心目的是"为程序员减少复杂性". James Gosling 创建 Java 语言的初衷是:"减少开发健壮代码所需的时间和困难".尽管这个目标导致 Java 的运行效率偏慢,但与用 C++ 开发相同的程序相比,Java 只需要一半甚至更少的时间. 作为程序员,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少敲代码省下来的那一部分时间,可以…
原创不易,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blogs.com/baixianlong/p/10739579.html,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一.线程基础 1.线程与进程 线程是指进程中的一个执行流程,一个进程中可以运行多个线程. 进程是指一个内存中运行的应用程序,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独立的一块内存空间,即进程空间或(虚空间),比如一个qq.exe就是一个进程. 2.线程的特点 线程共享分配给该进程的所有资源 线程之间实际上轮换执行(也就是线程切换) 一个程序至少有一个进程,一个进程…
并发编程的三剑客 在开发高并发系统时有三剑客:缓存.降级和限流. 缓存 缓存的目的是提升系统访问速度和增大系统处理容量. 降级 降级是当服务出现问题或者影响到核心流程时,需要暂时屏蔽掉,待高峰或者问题解决后再打开. 限流 限流的目的是通过对并发访问/请求进行限速,或者对一个时间窗口内的请求进行限速来保护系统,一旦达到限制速率则可以拒绝服务.排队或等待.降级等处理. 限流的思想 溢出思想: 就是用一个固定大小的队列.比如设置限流为5qps,1s可以接受5个请求:那我们就造一个大小为5的队列,如果队…
1.    引言 在并发编程中我们有时候需要使用线程安全的队列. 如果我们要实现一个线程安全的队列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使用阻塞算法,另一种是使用非阻塞算法. 使用阻塞算法的队列可以用一个锁(入队和出队用同一把锁)或两个锁(入队和出队用不同的锁)等方式来实现, 而非阻塞的实现方式则可以使用循环CAS的方式来实现,本文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下如何使用非阻塞的方式来实现线程安全队列ConcurrentLinkedQueue的. 2.    ConcurrentLinkedQueue的介绍 Concurre…
[续] cocos2d-x游戏引擎核心之八——多线程 这里介绍cocos2d-x的一种消息/数据传递方式,内置的观察者模式,也称消息通知中心,CCNotificationCenter. 虽然引擎没有为我们封装线程类,但还是提供了一些组件,辅助我们进行并发编程.除了上面提到的异步加载图片,引擎还提供了消息中心 CCNotificationCenter.这是一个类似 Qt 中消息槽的机制,一个对象可以注册到消息中心,指定要接收的消息:而某个事件完成时,则可以发送对应的消息,之前注册过的对象会得到通知…
我们使用线程的时候就去创建一个线程,这样实现起来非常简便,但是就会有一个问题: 如果并发的线程数量很多,并且每个线程都是执行一个时间很短的任务就结束了,这样频繁创建线程就会大大降低系统的效率,因为频繁创建线程和销毁线程需要时间. 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使得线程可以复用,就是执行完一个任务,并不被销毁,而是可以继续执行其他的任务? 在Java中可以通过线程池来达到这样的效果. 一.Java中的ThreadPoolExecutor类 java.uitl.concurrent.ThreadPoolExec…
重入锁 Java中的重入锁(即ReentrantLock)   与JVM内置锁(即synchronized)一样,是一种排它锁. ReentrantLock提供了多样化的同步,比如有时间限制的同步(定时锁),可以被Interrupt的同步,即中断锁 (synchronized的同步是不能Interrupt的)等. 在资源竞争不是很激烈的情况下,Synchronized的性能要优于ReetrantLock, 但是在资源竞争很激烈的情况下,Synchronized的性能会下降几十倍,但是Reetra…
前提概述 Java 7开始引入了一种新的Fork/Join线程池,它可以执行一种特殊的任务:把一个大任务拆成多个小任务并行执行. 我们举个例子:如果要计算一个超大数组的和,最简单的做法是用一个循环在一个线程内完成: 算法原理介绍 相信大家此前或多或少有了解到ForkJoin框架,ForkJoin框架其实就是一个线程池ExecutorService的实现,通过工作窃取(work-stealing)算法,获取其他线程中未完成的任务来执行.可以充分利用机器的多处理器优势,利用空闲的线程去并行快速完成一…
java中,可能有一些场景,操作非常简单,但是容易存在并发问题,比如i++, 此时,如果依赖锁机制,可能带来性能损耗等问题, 于是,如何更加简单的实现原子性操作,就成为java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在backport-util-concurrent没有被引入java1.5并成为JUC之前, 这些原子类和原子操作方法,都是使用synchronized实现的. 不过JUC出现之后,这些原子操作 基于JNI提供了新的实现, 比如AtomicInteger,AtomicLong,AtomicBoole…
前提概要 在java8以前,我们使用java的多线程编程,一般是通过Runnable中的run方法来完成,这种方式,有个很明显的缺点,就是,没有返回值.这时候,大家可能会去尝试使用Callable中的call方法,然后用Future返回结果,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 = Executors.newSingleThreadExecutor(); F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