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协议(bluetooth spec)】的更多相关文章

1.概述:   蓝牙协议规范遵循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从低到高地定义了蓝牙协议堆栈的各个层次. SIG(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所定义的蓝牙技术规范的目的是使符合该规范的各种应用之间能够实现互操作. 互操作的远端设备需要使用相同的协议栈,不同的应用需要不同的协议栈. 但是,所有的应用都要使用蓝牙技术规范中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2.完整的蓝牙协议栈 完整的蓝牙协议栈如图1所示,不是任何应用都必须使用全部协议,而是可以只使用其中的一列或多列. 图1显…
转自:http://www.wowotech.net/bluetooth/ble_connection.html#comments 1. 前言 了解蓝牙的人都知道,在经典蓝牙中,保持连接(Connection)是一个相当消耗资源(power和带宽)的过程.特别是当没有数据传输的时候,所消耗的资源完全被浪费了.因而,对很多蓝牙设备来说(特别是功耗敏感的设备),希望在无数可传的时候,能够断开连接.但是,由于跳频(hopping)以及物理通道(Physical Channel)划分的缘故,经典蓝牙连接…
1. 前言 注1:此SM是Security Manager的缩写,非彼SM,大家不要理解歪了! 书接上文,我们在“蓝牙协议分析(10)_BLE安全机制之LE Encryption”中介绍了BLE安全机制中的终极武器----数据加密.不过使用这把武器有个前提,那就是双方要共同拥有一个加密key(LTK,Long Term Key).这个key至关重要,怎么生成.怎么由通信的双方共享,关系到加密的成败.因此蓝牙协议定义了一系列的复杂机制,用于处理和加密key有关的操作,这就是SM(Security…
1. 前言 前面文章介绍了两种BLE的安全机制:白名单[4]和LL privacy[3].说实话,在这危机四伏的年代,这两种“捂着脸讲话(其它人不知道是谁在讲话,因而不能插话.不能假传圣旨,但讲话的内容却听得一清二楚)”的方法,实在是小儿科.对于物联网的应用场景来说,要做到安全,就必须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这就是LE Encryption要完成的事情(当然,只针对面向连接的数据),具体请参考本文的介绍. 2. 基本概念 从字面理解,Encryption是一个名词,意思是“加密术”,因此LE En…
1. 前言 大家都知道,相比传统蓝牙,蓝牙低功耗(BLE)最大的突破就是加大了对广播通信(Advertising)的支持和利用.关于广播通信,通过“玩转BLE(1)_Eddystone beacon”和“玩转BLE(2)_使用bluepy扫描BLE的广播数据”两篇文章的介绍,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本文将依此为基础,从技术的角度,分析和理解BLE协议中有关广播通信的定义和实现. 注1:之前的蓝牙协议分析文章(如“蓝牙协议分析(3)_蓝牙低功耗(BLE)协议栈介绍”),偏向于从横向.从大而全的…
1. 前言 蓝牙是个奇葩的家伙:它总是以后来者的身份出现,很喜欢打仗,而且还不落下风(有点像某讯的风格).90年代末期和Wi-Fi的无线标准之争如此,当前和802.15.4系(ZigBee.RF4CE.Thread等)的IoT之争,也如此. 90年代末期,蓝牙刚出道的时候,就曾叫嚣着把Wi-Fi(802.11)从地球上抹去.反过来,1999年Wi-Fi 802.11b标准发布后,也宣称会把蓝牙干掉.最终,二者划江而治,瓜分了天下,Wi-Fi占据了家庭和办公室中的电脑网络,而蓝牙成为了广受欢迎的电…
一.从信息的传输说起  上图是一个典型的蓝牙耳机应用场景.手机上的音频信息经过编码以后通过蓝牙协议被蓝牙耳机接收,经过解码以后,蓝牙耳机成功获取手机上的音频信息,然后再转化为振动被人耳识别.这是一个典型的数字通信系统,下面是数字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信源即需要传输的信息. 信源编码即对信源的编码,目的是为了减少冗余,起到数据压缩的作用,常见的信源编码有Huffman编码.H.264编码等. 信道编码的目的是对抗信道中的噪音和衰减,原理是加入冗余,常见的方法包括CRC校验.卷积码等. 信道即…
背景 在学习BLE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心得的DEMO,放到Github,形成本文.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下载到源代码. github: https://github.com/vir56k/bluetoothDemo 什么是BLE(低功耗蓝牙) BLE(Bluetooth Low Energy,低功耗蓝牙)是对传统蓝牙BR/EDR技术的补充. 尽管BLE和传统蓝牙都称之为蓝牙标准,且共享射频,但是,BLE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技术. BLE不具备和传统蓝牙BR/EDR的兼容性.它是专为小数据率.离散传输的应…
源:蓝牙协议 基于TI cc2540 模块的理解 Bluetooth 4.0开发 Platform:TI IC:cc2540 Environment:windows 7 tools:IAR 8.20.2 demo Code:BLE_CC254x_1.4.0 from TI 物理层:是1Mbps自适应跳频GFSK射频,工作于免许可证的2.4GHz ISM(工业.科学与医疗)频段. 链路层:用于控制设备的辐射状态,设备将处于五种状态之一:等待.广告.扫描.初始化.连接.广播设备不需要建立连接 就可以…
1. 前言 在上一篇文章[1]中,我们介绍了BLE的白名单机制,这是一种通过地址进行简单的访问控制的安全机制.同时我们也提到了,这种安全机制只防君子,不防小人,试想这样一种场景: A设备表示只信任B.C.D设备,因此就把它们的地址加入到了自己的白名单中,表示只愿意和它们沟通.与此同时,E设备对它们的沟通非常感兴趣,但A对自己不信任啊,肿么办? E眼珠子一转,想出一个坏主意:把自己的地址伪装成成B.C.D中任意一个(这个还是很容易办到的,随便扫描一下就得它们的地址了)就行了,嘿嘿嘿! 那么问题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