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KL 大内核锁】的更多相关文章

BKL 大内核锁 BKL是一种递归锁.一个进程可以多次请求一个锁,并不会像自旋锁那么产生死锁. BKL可以在进程上下文中. BKL是有害的. 在内核中不鼓励使用BKL.一个执行线程可以递归的请求锁lock_kernel(),但是释放锁时也必须调用同样次数的unlock_kernel()操作,在最后一个解锁操作完成之后,锁才会被释放. 参考:https://blog.csdn.net/qinzhonghello/article/details/3564984…
在上篇博文中笔者分析了关于完成量和互斥量的使用以及一些经典的问题,下面笔者将在本篇博文中重点分析有关RCU机制的相关内容以及介绍目前已被淘汰出内核的大内核锁(BKL).文章的最后对<大话Linux内核中锁机制>系列博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关于目前Linux内核中提供的锁机制的一些基本使用观点. 十.RCU机制 本节将讨论另一种重要锁机制:RCU锁机制.首先我们从概念上理解下什么叫RCU,其中读(Read):读者不需要获得任何锁就可访问RCU保护的临界区:拷贝(Copy):写者在访问临界区时,写者…
大话Linux内核中锁机制之RCU.大内核锁 在上篇博文中笔者分析了关于完成量和互斥量的使用以及一些经典的问题,下面笔者将在本篇博文中重点分析有关RCU机制的相关内容以及介绍目前已被淘汰出内核的大内核锁(BKL).文章的最后对<大话Linux内核中锁机制>系列博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关于目前Linux内核中提供的锁机制的一些基本使用观点. 十.RCU机制 本节将讨论另一种重要锁机制:RCU锁机制.首先我们从概念上理解下什么叫RCU,其中读(Read):读者不需要获得任何锁就可访问RCU保护的临界…
参考:http://blog.csdn.net/universus/article/details/5623971                                                                       http://blog.csdn.net/chenyu105/article/details/7726492 <Linux Kernel Development> 3ed_CN p159 2.6.34 锁保护的是数据,在程序路径中访问数据,确…
Linux内核锁 在Linux内核里面,一般采用了如下几种锁的机制,来保证多线程的同步与互斥: (1)原子操作 atomic_t v: void atomic_set(atomic_t *v, int i); atomic_t v = ATOMIC_INIT(0); int atomic_read(atomic_t *v); void atomic_add(int i, atomic_t *v); void atomic_sub(int i, atomic_t *v); void atomic_…
内核同步 内核同步解决并发带来的问题,多个线程对同一数据进行修改,数据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同步用于保护共享数据等资源. 有两种形式的并发: 同时进行式并发,在不同cpu上执行的进程同时访问共享数据 二次进入式并发,某进程读写一段数据时,中断触发,在中断处理函数中再次修改之前进程读写的内容 访问共享数据的那部分代码被称为临界区. 原子操作 不可打断的操作为原子操作,一条汇编指令不可被中断,其为原子操作.在内核代码中,我们可以看到类似atomic64_add这样的函数,使用它们完成加减运算,而不是简…
很多人会问这样的问题,Linux内核中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同步锁机制到底有何作用?追根到底其实是由于操作系统中存在多进程对共享资源的并发访问,从而引起了进程间的竞态.这其中包括了我们所熟知的SMP系统,多核间的相互竞争资源,单CPU之间的相互竞争,中断和进程间的相互抢占等诸多问题. 通常情况下,如图1所示,对于一段程序,我们的理想是总是美好的,希望它能够这样执行:进程1先对临界区完成操作,然后进程2再去操作临界区.但是往往现实总是残酷的,进程1在执行过程中,进程2很可能在此插入一脚,导致两个进程同时…
转至: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7fa49b01014q7p.html 很多人会问这样的问题,Linux内核中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同步锁机制到底有何作用?追根到底其实是由于操作系统中存在多进程对共享资源的并发访问,从而引起了进程间的竞态.这其中包括了我们所熟知的SMP系统,多核间的相互竞争资源,单CPU之间的相互竞争,中断和进程间的相互抢占等诸多问题. 通常情况下,如图1所示,对于一段程序,我们的理想是总是美好的,希望它能够这样执行:进程1先对临界区完成操作,…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7fa49b01014q7p.html 多人会问这样的问题,Linux内核中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同步锁机制到底有何作用?追根到底其实是由于操作系统中存在多进程对共享资源的并发访问,从而引起了进程间的竞态.这其中包括了我们所熟知的SMP系统,多核间的相互竞争资源,单CPU之间的相互竞争,中断和进程间的相互抢占等诸多问题. 通常情况下,如图1所示,对于一段程序,我们的理想是总是美好的,希望它能够这样执行:进程1先对临界区完成操作,然…
内核锁机制 对整数的原子操作 <asm-arch/atomic.h> typedef struct {volatile int counter;} atomic_t; //初始化只能借助于ATOMIC_INIT宏 atomic_t nmi_active = ATOMIC_INIT(0); atomic_read(atomic_t *v); atomic_set(atomic_t *v,int i); ........ 自旋锁 自旋锁用于保护短的代码段,其中只包含少量C语句,因此会很快执行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