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4-介质访问控制子层-1 MAC子层】的更多相关文章

数据链路层被分成了两个子层:MAC和LLC MAC子层要解决什么问题? 介质访问控制(Madia Access Control) 数据通信方式 单播(unicast):One - to - One 广播(broadcast):One - to - Everyone of the whole 局域网采用的通信方式, 共享传输介质以降低费用. 组播(multicast):One - to -A part of the whole (group) 广播网络面临的问题 共享信道/多路访问信道/广…
第四章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edium Access Control Sub-layer 4.1介质访问控制子层概述 MAC子层不属于之前提到的OSI或TCP/IP架构的任何一层,这也是为什么这一层被称作了子层(sub-layer).事实上,MAC子层位于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之间,处于数据链路层的底部. 在这一章将重点讨论广播网络极其协议.在广播网络中,由于信道是共享的,存在一些复杂的协议来决定哪一台机器可以接入链路进行下一次传输.我们将介绍5种经典多路访问协议,以及两个实际例子(无线局域网的MA…
[计算机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子层-无线LAN 802.11体系结构和协议栈 802.11网络使用模式: 有架构模式(Infrastructure mode) 无线客户端连接接入点AP,叫做有架构模式 自组织模式(Ad hoc mode) 没有AP点,只是客户端与客户端相互连接,这叫做自组织模式,但是这是未来的趋势 802.11 协议栈 802.11物理层 网卡兼容多个物理层,如802.11 a/b/g 802.11 MAC子层协议 802.11没有像以太网那样采用CSMA/CD原因 1.无线电几…
[计算机网络]-介质访问子层-概述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功能 解决信道争用的协议,即用于多路访问信道上确定下一个使用者的协议 是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一部分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位置 位于数据链路层的底部! 信道分配方式 静态分配 1.频分多路复用(FDM) 原理:如果总共N个用户,则整个带宽分成N等分,每个用户分配一份(见下图) 优点:适合于用户较少,数目基本固定,且各用户的通信量都较大的情况 缺点:无法灵活地适应站点数及其通信量的变化 2.时分多路复用(TDM) 原理:每个用户被静态地分配到N分之一个时槽…
概述: 为什么需要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是局域网体系结构中划分的子层,多路访问链路采用共享介质连接所有站点.发送站点通过广播方式发送数据并占用整个带宽,如果有多个站点同时发送信息,就会产生冲突,而在点对点链路网络中就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在点对点网络中,目的节点是唯一的,不需要寻址,双方之间的通讯也只在彼此之间产生,不会有其他用户占用这个传输介质,所以,为了解决多路通信中介质征用的问题,IEEE把这种访问共享介质的功能专门划分出了一个子层,就是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1,在某一时刻,那个节点可以发送数据 2,发送时是否会出现冲突 3,出现冲突时如何处理 CSMA/CD介质访问控制的基本思想:先监听,再发送.边发送,边监听,如发生冲突,则等待一段时间后再次发送…
文章转自: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914604/article/details/104935912 学习课程:<2019王道考研计算机网络> 学习目的:利用最省时间的方法学习考研面试中的计算机网络. 1.思维导图 2.传输数据的两种链路 3.什么是介质访问控制?它有几种方法? 介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简称MAC. 是解决共用信道的使用产生竞争时,如何分配信道的使用权问题. 常见的介质访问控制有下图所示几种方法: 4.静态划…
为了记录自己从2016.9~2017.1的<计算机网络>助教生涯,也为了及时梳理和整写笔记! 前期博客是, 计算机网络课程优秀备考PPT之第一章概述(一) 计算机网络课程优秀备考PPT之第二章物理层(二) 计算机网络课程优秀备考PPT之第三章数据链路层(三)…
第5章        PHY芯片和STM32的MAC基础知识 本章节为大家讲解STM32自带的MAC和PHY芯片的基础知识,为下一章底层驱动的讲解做一个铺垫. 5.1   初学者重要提示 5.2   什么是MAC 5.3    MAC地址 5.4    STM32自带MAC基础知识 5.5   以太网PHY基础知识 5.6   总结 5.1   初学者重要提示 1.学习本章节后,务必学习STM32参考手册中MAC章节的基础知识讲解,非常重要. 2.实际项目中,关于MAC的配置问题,需要大家学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