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持TLS绕过canary pwn89】的更多相关文章

1.1    canary内存保护机制 1.1.1    canary工作原理 canary保护机制类似于/GS保护机制,是Linux下gcc编译器的安全保护机制之一,在栈中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在函数初始化的时候回初始化一个随机的canary值置于缓冲区的末端,在函数返回之前会对canary的值进行验证,无误则正常返回. 1.1.2    通过格式化字符串漏洞绕过canary ⑴.原理分析: 因为通过格式化字符串漏洞可以实现任意内存的读写,而且,在一个程序里,不同函数在运行中使用的canary值…
Linux Pwn入门教程系列分享如约而至,本套课程是作者依据i春秋Pwn入门课程中的技术分类,并结合近几年赛事中出现的题目和文章整理出一份相对完整的Linux Pwn教程. 教程仅针对i386/amd64下的Linux Pwn常见的Pwn手法,如栈,堆,整数溢出,格式化字符串,条件竞争等进行介绍,所有环境都会封装在Docker镜像当中,并提供调试用的教学程序,来自历年赛事的原题和带有注释的python脚本. 课程回顾>> Linux Pwn入门教程第一章:环境配置 Linux Pwn入门教程…
目标程序下载 提取码:8ypi 1.检查程序开启了哪些安全保护机制 Canary与NX开启了 Canary机制简介 64位的canary机制,会在函数头部添加: mov rax,QWORD PTR fs:0x28 //从fs:0x28寄存器中取一个值 mov QWORD PTR [rbp-0x8],rax //写入当前栈帧底部(RBP前方第一个数) 结尾部分添加: mov rcx,QWORD PTR [rbp-0x8] //把金丝雀值取出 xor rcx,QWORD PTR fs:0x28 //…
使用mitmf 来绕过HSTS站点抓取登陆明文 HSTS简介 HSTS是HTTP Strict Transport Security的缩写,即:"HTTP严格安全传输".当浏览器第一次访问一个HSTS站点,会跳转到https页面,并种植hsts,下次再访问此站时,只要HSTS 还在有效期中,浏览器就会响应一个 HTTP 307 头,在不经过网络请求直接本地强制http跳转到https.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基于SSLStrip的中间人攻击,对于伪造的证书,会显示错误,并且不允许用户忽略警告.…
笔者最近在学习UAC绕过的技术,通过对其他师傅的文章进行总结,成功利用DLL劫持绕过了UAC,并且可以以High Mandatory Level来启动进程.在此记录下学习过程,笔者也是初次接触,若各位师傅发现文章中的错误,望各位师傅斧正. 一.基础知识简述 UAC: 用户帐户控制(User Account Control,简写作UA C)是微软公司在其Windows Vista及更高版本操作系统中采用的一种控制机制,保护系统进行不必要的更改,提升操作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管理员一般以较小的权限…
题目链接:https://buuoj.cn/challenges#gyctf_2020_bfnote 首先检查程序开的保护: 发现程序只开了canary和NX保护,接下来查看IDA反汇编出来的为代码,发现在输入description时存在栈溢出: 在输入note时存在堆溢出: 本题的难点在于不能通过覆盖canary的低字节来泄漏canary,也不好泄漏libc基址来构造ROP. 解法一: canary是Linux的栈溢出保护机制,通常情况下是保存在TLS结构体中,而TLS结构体是由mmap分配的…
本文整理了OAuth 2.0的攻击面+实际案例+辅助测试代码. OAuth流程 本文以两种广泛使用的方案为标准展开..如对流程不了解,请先移步学习: 理解OAuth 2.0 Authorization Code response_type = code redirect_uri scope client_id state Implicit response_type = token redirect_uri scope client_id state 攻击面 CSRF导致绑定劫持 redirec…
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学习了DEDECMS的模板标签.模板解析原理,以及通过对模板核心类的Hook Patch来对模板的解析流量的攻击模式检测,达到修复模板类代码执行漏洞的目的 http://www.cnblogs.com/LittleHann/p/3574694.html 通过这段时间的思考,我大概对目前CMS中主流的WEB漏洞进行了大致的分类,这里给朋友们分享一些我的想法: ) 本地变量覆盖类型的漏洞: 在common.inc.php这种本地变量注册的关口进行流量监控,通过正则规则,防止黑客通过…
以堆栈溢出为代表的缓冲区溢出已成为最为普遍的安全漏洞.由此引发的安全问题比比皆是.早在 1988 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研究生莫里斯 (Morris) 利用 UNIX fingered 程序的溢出漏洞,写了一段恶意程序并传播到其他机器上,结果造成 6000 台 Internet 上的服务器瘫痪,占当时总数的 10%.各种操作系统上出现的溢出漏洞也数不胜数.为了尽可能避免缓冲区溢出漏洞被攻击者利用,现今的编译器设计者已经开始在编译器层面上对堆栈进行保护.现在已经有了好几种编译器堆栈保护的…
GCC 中的编译器堆栈保护技术 前几天看到的觉得不错得博客于是转发了,但这里我补充一下一些点. GCC通过栈保护选项-fstack-protector-all编译时额外添加两个符号,__stack_chk_guard和__stack_chk_fail分别是存储canary word值的地址以及检测栈溢出后的处理函数,这两个符号如果是在linux上是需要Glib支持的,但如果是像内核代码或是一些调用不同的C库像arm-none-eabi-gcc调用的newlib那么你就需要自己重新实现这两个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