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我们了解了包过滤工具ACL相关话题,回顾请参考https://www.cnblogs.com/qiuhom-1874/p/15156308.html: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地址转换技术NAT相关话题: NAT技术背景 我们知道互联网上能够路由的地址都是公网地址,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的增多,ipv4地址已经枯竭:尽管ipv6可以从根本上解决IPv4地址空间不足的问题,但目前众多的网络设备和网络应用仍是基于ipv4的,因此在ipv6广泛应用之前,一些过度技术的使用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技术手段:NA…
前文我们了解了地址转换技术NAT相关话题,回顾请参考https://www.cnblogs.com/qiuhom-1874/p/15168042.html: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广域网中的两个二层封装协议HDLC和PPP协议: 什么是广域网?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是一种跨越大的.地域性的计算机网络的集合.通常跨越省.市,甚至一个国家.广域网中经常会使用串行链路来提供远距离的数据传输: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高级数据链路控制…
一.什么是NAT,NAT产生的背景 NAT通常部署在一个组织的网络出口位置,通过将内部网络IP地址替换为出口的IP地址提供公网可达性和上层协议的连接能力. NAT产生的背景是为了解决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 二.NAT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在整个NAT的转换中,几个关键的流程: 网络被分为私网和公网两个部分,NAT网关设置在私网到公网的路由出口位置,双向流量必须都要经过NAT网关 网络访问只能先由私网侧发起,公网无法主动访问私网主机: 2.1 静态NAT 本地局域网IP 一对一映射 公网IP.…
目录 NAT产生背景ip地址基础知识NAT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静态NAT动态NATNAT重载(经常应用到实际中)NAT技术的优缺点优点缺点NAT穿越技术应用层网关(ALG)ALG的实际应用NAT技术的未来参考文献NAT产生背景今天,无数快乐的互联网用户在尽情享受Internet带来的乐趣.他们浏览新闻,搜索资料,下载软件,广交新朋,分享信息,甚至于足不出户获取一切日用所需.企业利用互联网发布信息,传递资料和订单,提供技术支持,完成日常办公.然而,Internet在给亿万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自身却…
前文我们主要聊了下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和以太网接口的速率和双工相关话题,回顾请参考https://www.cnblogs.com/qiuhom-1874/p/15088183.html:今天我们主要来聊一聊二层交换技术vlan相关话题: 在二层交换技术中vlan的概念是相当重要的,我们知道交换机天生就有隔离冲突域的特点,但它不隔离广播域:如果在一个大型的网络环境中,接入的终端设备过多,那么对于二层网络来讲,广播报文可能成为影响网络性能的"罪魁祸首":为了解决广播域带来的广播风暴,vlan技…
前文我们聊到了组播技术背景,单播.广播在点到多点应用中的问题,以及组播对比单播.广播在点到多点的网络环境中的优势.劣势,相关回顾请参考https://www.cnblogs.com/qiuhom-1874/p/15600788.html: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组播地址相关话题: 组播服务模型 在聊组播地址之前我们先来说说组播服务模型:所谓组播服务模型就是指针对接收者对源的选择来讲的:组播服务模型有两种,一种是ASM(Any-Source Multicast)任意源组播:一种是SSM(Source-Sp…
什么是交换机?顾名思义,交换机就是用来数据包交换的:广泛用于终端接入:它的前身是hub(集线器),hub是一个古老的设备,它的作用也是用于终端接入,但hub有一个最大的缺点是它不能隔离冲突域:所谓冲突域就好比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单行道路:冲突域的特点就是在一个冲突域内的设备,同一时刻只能允许一个设备发送数据:这样一来就很影响双方通讯:为了解决冲突域问题,交换机出现了:交换机的出现解决了hub的冲突域问题(其原因是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是一个冲突域,而hub的所有端口都属于一个冲突域,即交换机天生就有隔离…
作者:逃离地球的小小呆 来源:CSDN 原文:https://blog.csdn.net/gui951753/article/details/79593307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博文链接!…
前文我们了解了组播地址相关话题,回顾请参考https://www.cnblogs.com/qiuhom-1874/p/15616740.html: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组播协议中IGMP协议相关话题: 组播技术架构 提示:组播通信中,发送者将组播数据发送到特定的组播地址.要使组播报文最终能够到达接收者,需要某种机制使与连接潜在的接受者网段的组播路由器能够了解到该网段内有哪些组播接收者,保证接收者可以加入到相应的组播组中接受数据:从上面的组播基础架构中我们可以看到,组播通信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组播…
前文我们了解了动态路由的基本概念,以及动态路由和静态路由的区别,优缺点,动态路由的分类,回顾请参考https://www.cnblogs.com/qiuhom-1874/p/14995317.html:今天我们主要来聊一聊动态路由协议中的RIP协议: 什么是RIP?RIP是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首字母缩写,翻译成中文就是路由信息协议:它是一种基于距离矢量算法的动态路由协议,使用跳数作为衡量到达目标网络的距离.其特点是配置简单,易于维护和适合应用在较小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