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协议数据包文件PCAP分析器】的更多相关文章

一.设计原理 1.PCAP文件构成 参考http://blog.csdn.net/gulu_gulu_jp/article/details/50494909 PCAP文件由一个PCAP文件头和多个PCAP数据包组成,PCAP数据又由数据包头和数据包内容组成.数据包内容才是我们将要进行分析还原的TCP/IP协议数据.PCAP总体结构如图 11所示: 图 11 PCAP文件总体结构 以TCP协议为例,详细解析PCAP文件格式.PCAP前24个字节为文件头,包含了文件信息,其结构如图 11所示.接着1…
ssize_t recv(int s, void *buf, size_t len, int flags); --与read相比,只能用于网络套接字文件描述符 --当flags参数的值设置为MSG_PEEK时,recv可以从socket缓存中读取数据,但是不会将缓存中该部分数据清除 使用read函数直接读取socket缓存区中的内容,会清空缓存区中的内容.假设两段报文粘包,read会清空缓存 区中所有内容,从而导致后一段报文中的粘包的部分数据丢失--强调:粘包解决方案包尾加\n,必须使用recv…
下面这些TCP/IP数据包是我在进行Socket及Wipcap网络编程过程中曾经用到过的数据包结构体, 这些东西平时看起来不起眼,真正用到的时候就会觉得非常有用...... 以太帧头格式结构体,共14个字节: typedef struct ether_header { unsigned char ether_dhost[6];   //目的MAC地址 unsigned char ether_shost[6];   //源MAC地址 unsigned short ether_type;     /…
TCP/IP协议族总共分为四层,分别为:          应用层:应用层协议有Telnet(远程登入协议).FTP(文件传输协议).SMTP(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HTTP(超文本链接协议)协议等.TCP/IP协议族层次结构 传输层:传输层主要协议有TCP.UDP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为两台主机提供高可靠性的数据通信.UDP(用户数据报协议)则为应用层提供一种非常简单的服务. 网络层:有时也称作互联网层,处理分组在网络中的活动,例如分组的选路.主要协议有IP协…
  总结 OSI中的层 功能 TCP/IP协议族 应用层 文件传输,电子邮件,文件服务,虚拟终端 TFTP,HTTP,SNMP,FTP,SMTP,DNS,Telnet 等等 表示层 数据格式化,代码转换,数据加密 没有协议 会话层 解除或建立与别的接点的联系 没有协议 传输层 提供端对端的接口 TCP,UDP 网络层 为数据包选择路由 IP,ICMP,OSPF,EIGRP,IGMP 数据链路层 传输有地址的帧以及错误检测功能 SLIP,CSLIP,PPP,MTU 物理层 以二进制数据形式在物理媒…
简介 本文主要介绍了工作中常用的TCP/IP对应协议栈相关基础知识,科普文. 本博客所有文章:http://www.cnblogs.com/xuanku/p/index.html TCP/IP网络协议栈 TCP/IP网络协议栈分为四层, 从下至上依次是: 链路层 其实在链路层下面还有物理层, 指的是电信号的传输方式, 比如常见的双绞线网线, 光纤, 以及早期的同轴电缆等, 物理层的设计决定了电信号传输的带宽, 速率, 传输距离, 抗干扰性等等. 在链路层本身, 主要负责将数据跟物理层交互, 常见…
TCP/IP协议学习之实例ping命令学习笔记(一) 一. 目的为了让网络协议学习更有效果,在真实网络上进行ping命令前相关知识的学习,暂时不管DNS,在内网中,进行2台主机间的ping命令的整个详细过程的深入研究.包括的知识点有:ping,ICMP,IP,协议系统,ARP.包含的章节有第1,3,4,6,7章. 二. 实践环境1. 网络环境2. 协议分析工具Ethereal工具.在本机上安装并进行抓包观察.三. 工具设置由于Ethereal工具在进行网络监视时,会抓取来自其他机器的数据包,为了…
TCP/IP网络协议栈分为四层, 从下至上依次是: 链路层 其实在链路层下面还有物理层, 指的是电信号的传输方式, 比如常见的双绞线网线, 光纤, 以及早期的同轴电缆等, 物理层的设计决定了电信号传输的带宽, 速率, 传输距离, 抗干扰性等等. 在链路层本身, 主要负责将数据跟物理层交互, 常见工作包括网卡设备的驱动, 帧同步(检测什么信号算是一个新帧), 冲突检测(如果有冲突就自动重发), 数据差错校验等工作. 链路层常见的有以太网, 令牌环网的标准. 网络层 网络层的IP协议是构成Inter…
计算机网路学得不好,首先先放个OSI七层网络模型吧 在协议的控制下,上层对下层进行调用,下层对上层进行服务, 上下层间用交换原语交换信息.这样可以提高传输速率,并且保证数据安全,所以说其实每一层都有存在的必要 但是现在互联网上大家都有TCP/IP协议,可以说是某种黑话,他封装了前三层 每一层也有不同的协议 在网络通信的过程中,将发出数据的主机称为源主机,接收数据的主机称为目的主机.当源主机发出数据时,数据在源主机中从上层向下层传送.源主机中的应用进程先将数据交给应用层,应用层加上必要的控制信息就…
http://www.creseek.cn/products-install/install_on_bsd_linux/ 中文检索 离线cloudera ecosystem components: http://archive-primary.cloudera.com/cdh4/redhat/5/x86_64/cdh/4.6.0/RPMS/x86_64/ ARP数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