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JVM3】的更多相关文章

在上面一篇文章中,介绍了java内存运行时区域,其中程序计数器.虚拟机栈.本地方法栈3个区域随线程生灭:栈中的栈帧随着方法的进入和退出而有条不紊的执行着进栈出栈的操作,每一个栈帧中分配着多少内存基本上是在类结构确定下来就已知的,因此这几个区域的内存的分配和回收都具有确定性.在方法接受时内存就已经回收了.java堆和好方法区则不一样,一个接口的多个实现类需要的内存可能不一样,一个方法的多个分支需要的内存也可能不一样,我们只有在程序运行时才能知道需要创建哪些对象.这部分内存的分配和回收都是动态的,垃…
VM运行时数据区域 JVM执行Java程序的过程中,会使用到各种数据区域,这些区域有各自的用途.创建和销毁时间.根据<Java虚拟机规范(第二版)>的规定,JVM包括下列几个运行时数据区域: 1.程序计数器(Program Counter Register): 每一个Java线程都有一个程序计数器来用于保存程序执行到当前方法的哪一个指令,对于非Native方法,这个区域记录的是正在执行的VM原语的地址,如果正在执行的是Natvie方法,这个区域则为空(undefined).此内存区域是唯一一个…
谈谈我对static的理解 因为我发现很多同学学到这里都会很困惑 很难理解static到底是个什么 首先 static是个修饰符 被static修饰的变量我们统称为静态变量也叫类变量(为什么叫类变量呢 ?因为我们可以直接使用类来调用被static修饰的变量) static 不可以修饰局部变量!牢记 再和大家说一下另一种变量 也同样是成员变量 但是没有被static修饰 我们叫它全局变量也是很多人嘴里的动态变量(c中的叫法) 我有个比较更容易的记法 我叫它实例变量 即非静态变量 (对象是类实例化来…
前言 我们在编写程序的时候,一般是有个顺序的,就是先实现再优化,并不是所有的牛P程序都是一次就写出来的,肯定都是不断的优化完善来持续实现的.因此我们在考虑实现高并发程序的时候,要先保证并发的正确性,然后在此基础上来实现高效.所以线程安全是高并发程序首先需要保证的. 线程安全定义 对于线程安全的定义可以理解为:当多个线程同时访问一个对象时,如果不用考虑这些线程在运行时环境下的调度和交替执行,也不需要进行额外的同步,或者在调用方进行任何其他的协调操作,调用这个对象的行为都可以获得正确的结果,那就称这…
前面的话   CSS视觉格式化这个词可能比较陌生,但说起盒模型可能就恍然大悟了.实际上,盒模型只是CSS视觉格式化的一部分.视觉格式化分为块级和行内两种处理方式.理解视觉格式化,可以确定得到的效果是应该显示的正确效果,还是浏览器兼容性的bug.下面将详细介绍CSS视觉格式化 术语解释   了解CSS视觉格式化之前要先了解一些基本术语.而下面所有的术语中,最重要的就是基本框和包含块 [基本框]   CSS假定每个元素都会生成一个或多个矩形框,这称为元素框.各元素框中心有一个内容区(content…
(本文尤其适合遍览网上的讲解而仍百思不得姐的同学) 一.原理 AC自动机首先将模式组记录为Trie字典树的形式,以节点表示不同状态,边上标以字母表中的字符,表示状态的转移.根节点状态记为0状态,表示起始状态.当一个状态处有一个模式串终结则标记一下. 目前流传较多的讲解多大同小异,尤其是配图,基本采用的是Aho和Corasiek两位巨巨的文章efficient string matching an aid to bibliographic search里的,窃以为那张示意图存在失配点靠前的特点(什…
接理解加密算法(一)--加密算法分类.理解加密算法(二)--TLS/SSL 1 不安全的TCP通信 普通的TCP通信数据是明文传输的,所以存在数据泄露和被篡改的风险,我们可以写一段测试代码试验一下. TCP Server: const net=require('net'); const server=net.createServer(); const serverHost='127.0.0.1'; const serverPort=8888; server.on('connection',(cl…
一.一个简单的node程序 1.新建一个txt文件 2.修改后缀 修改之后会弹出这个,点击"是" 3.运行test.js 源文件 使用node.js运行之后的. 如果该路径下没有该文件,会报错 4.运行test2.js 二.模块简单使用 为了编写可维护的代码,我们把很多函数分组,分别放到不同的文件里,这样,每个文件包含的代码就相对较少,很多编程语言都采用这种组织代码的方式.在Node环境中,一个.js文件就称之为一个模块(module). 模块化的开发的好处: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避免修…
一.前言     DDD(领域驱动设计)的一些介绍网上资料很多,这里就不继续描述了.自己使用领域驱动设计摸滚打爬也有2年多的时间,出于对知识的总结和分享,也是对自我理解的一个公开检验,介于博客园这个平台也算是对DDD的推广尽了一份绵薄之力.一开始接触这个东西是在2014年,真的觉得像是发现了一片新大陆一般,对我整个程序开发视野有了新的理解,但是像[Vaughn Vernon]<实现领域驱动设计>里写的那样,景色虽好,可是自己很长一段时间内很混乱,理不清眼前的陌生世界,因为它与传统的观念完全不同…
花了几天时间来学习Spring,突然明白一个问题,就是看书不能让人理解Spring,一方面要结合使用场景,另一方面要阅读源代码,这种方式理解起来事半功倍.那看书有什么用呢?主要还是扩展视野,毕竟书是别人总结出来的东西,看一遍可以发现自己的理解偏差,而且还可以看到一些平时不太关注的内容,当然看也可以是一种学习技术的方式. 最开始只是想了解一下AOP,没想到就陷的这么深,为了搞清楚spring是如何完成切面功能这两天还是把Ioc部分的内容也给读了读.还是看懂了大概,只不过这复杂的内部结构确实不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