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种驱动 应用层除了使用上述的使用i2c_driver接口来访问i2c设备,Linux内核还提供了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直接通过虚拟i2c设备驱动的方式,即上一篇中的i2c-dev提供的方式,这种方式使用的i2c_client是随着open的操作临时创建的虚拟的client,即不是挂接在i2c_bus_type中的链表中的,对于用户程序来说,这种方式的驱动只是提供了相应的操作方法并创建设备文件,可以看作是一种"i2c_driver成员函数+字符设备驱动"的虚拟驱动,需要让用户空间程…
i2c总线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板级总线,本文以linux3.14.0为参考, 讨论Linux中的i2c驱动模型并利用这个模型写一个mpu6050的驱动, 最后在应用层将mpu6050中的原始数据读取出来 i2c子系统框架 下图就是我理解的i2c驱动框架示意图, 类似中断子系统, i2c子系统中也使用一个对象来描述一个物理实体, 设备对象与驱动分离, 驱动结合设备对象对硬件设备的描述才可以驱动一个具体的物理设备, 体现了分离的设计思想, 实现了代码的复用, 比如: 一个i2c控制器就对应一个i2c_b…
大概也是前年了,一直没有把那个i2c的子系统讲解完,这里偷个懒,把以前整理的i2c相关的知识再梳理一下,做个了结,然后再去学习timer子系统. 先看下i2c在内核中的代码分布: obj-$(CONFIG_I2C_BOARDINFO) += i2c-boardinfo.o obj-$(CONFIG_I2C) += i2c-core.o obj-$(CONFIG_I2C_SMBUS) += i2c-smbus.o obj-$(CONFIG_I2C_CHARDEV) += i2c-dev.o obj…
"./drivers/i2c/busses/i2c-s3c2410.c"是3.14.0内核中三星SoC的i2c控制器驱动程序, 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个程序的分析, 剥离繁复的细节, 总结一套编写i2c主机控制器驱动的框架以及一个分析内核驱动的流程. 匹配之前 1287 static int __init i2c_adap_s3c_init(void) 1288 { 1289 return platform_driver_register(&s3c24xx_i2c_driver);…
USB总线是一种典型的热插拔的总线标准,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几乎成为了当下大小设备中的标配. USB的驱动可以分为3类:SoC的USB控制器的驱动,主机端USB设备的驱动,设备上的USB Gadget驱动,通常,对于USB这种标准化的设备,内核已经将主机控制器的驱动编写好了,设备上的Gadget驱动通常只运行固件程序而不是基于Linux, 所以驱动工程师的主要工作就是编写主机端的USB设备驱动. USB子系统框架 下图表示了Linux中USB子系统的框架结构,和i2c一样,USB子系统也可分为三层:…
"./drivers/usb/usb-skeleton.c"是内核提供给usb设备驱动开发者的海量存储usb设备的模板程序, 程序不长, 通用性却很强,十分经典, 深入理解这个文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usb子系统以及usb设备驱动框架, 写出更好的usb海量存储设备驱动. 匹配前 既然是一个usb设备驱动的模板,那么就少不了构造一个usb_driver对象并将其注册到内核中, 650 static struct usb_driver skel_driver = { 651 .name…
如果你也遇到了填充了id_match_table,compitible怎么看都一样,但probe就是不执行(让我哭一会),你可以回头看一下上一篇的模板,我们这里虽然使用的是设备树匹配,但和platform的设备树匹配只填充i2c_match_table不同,i2c_driver的设备树匹配需要同时填充i2c_match_table和id_table两个域,虽然后者是个空.如果你没有填充后面的成员,不妨试一下我的这种写法,我敢打赌你的probe也没有执行^-^. 问题是明确的,探索是漫长的,但是至…
磁盘驱动就是实现磁盘空间和内存空间数据上的交互,在上一篇中我们讨论了内存端的Page Segment Block Sector相关的概念,本文以3.14内核为例,讨论这部分内存是如何被组织管理的.我们知道,为了解决CPU和内存的速度不匹配,计算机系统引入了Cache缓存机制,这种硬件Cache的速度接近CPU内部寄存器的速度,可以提高系统效率,同样的思路也适用于解决内存和磁盘的速度不匹配问题,此外,磁盘多是机械式的,从寿命的角度考虑也不适合频繁读写,所以内核就将一部分内存作为缓存,提高磁盘访问速…
输入设备都有共性:中断驱动+字符IO,基于分层的思想,Linux内核将这些设备的公有的部分提取出来,基于cdev提供接口,设计了输入子系统,所有使用输入子系统构建的设备都使用主设备号13,同时输入子系统也支持自动创建设备文件,这些文件采用阻塞的IO读写方式,被创建在"/dev/input/"下.如下图所示.内核中的输入子系统自底向上分为设备驱动层,输入核心层,事件处理层.由于每种输入的设备上报的事件都各有不同,所以为了应用层能够很好识别上报的事件,内核中也为应用层封装了标准的接口来描述…
一.前言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描述内核时间子系统的软件框架.首先介绍了从旧的时间子系统迁移到新的时间子系统的源由,介绍新的时间子系统的优势.第三章汇整了时间子系统的相关文件以及内核配置.最后描述各种内核配置下的时间子系统的数据流和控制流. 二.背景介绍 1.传统内核时间子系统的软件架构 让我们先回到远古的2.4内核时代,其内核的时间子系统的软件框架如下: 首先,在每个architecture相关的代码中要有实现clock event和clock source模块.这里听起来名字是高大上,实际上,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