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程序中需要把世间万物抽象成相应的类,现实世界中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和程序中类与类之间的关系相对应,因为世间万物是普遍联系的,所以程序中类与类之间也不是孤立的.在系统分析和框架设计中,根据面向对象机制的三大特性:封装.继承.多态,归纳和扩展出类与类之间六种不同的关系: - 依赖关系Dependency: 在局部变量,方法的形参,或者对静态方法的调用中实现 - 关联关系Association: 在类的成员变量中实现,可以双向也可以单向 - 聚合关系Aggregation: 强关联,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但…
面向对象的核心是对象,世间万物都可以看作对象,任何一个对象都可以通过一系列属性和行为来描述,可以包含任意数量和类型的数据或操作.类是用来描述具有相同属性和方法的所有对象的集合.类通常是抽象化的概念,而对象表示具体的事物. 要想熟悉并灵活运用类和对象解决项目中的实际问题,首先需要透彻了解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封装.继承和多态. 本系列是总结python的设计模式,所以本篇的内容为基于python的.与设计模式强相关的对象特性,如无特殊说明默认版本为python3,默认新式类. 封装        …
设计模式基础:类及类关系的UML表示 2009-10-26 17:00 by 宗哥, 1891 阅读, 1 评论, 收藏, 编辑 UML中,类关系分为这几种,泛化(generalization), 实现(realization),依赖(Dependency),关联(associate),聚合(aggregation),(composition)下面分别是UML实现及C#中的代码表现. 泛化(generalization) 泛化也称作特化(specialization),用来表示一个更一般和更特殊…
简介 类图是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的核心,用来描述系统各个模块中类与类之间.接口与接口之间.类与接口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个类的属性.操作等特性,一般在详细设计过程中实施. 类图本身就是现实世界的抽象,是对系统中各种概念进行建模,并描绘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所以类图关注的对象就是元素及元素之间的关系. 类图建模步骤 - 抽象出类实体 - 识别出类的主要属性 - 画出类之间的关系 - 对各个类进行分析.梳理.设计 类图的元素 类图中包含以下几种模型元素:类.接口.关系.协作.注释.约束.包. 类 在UML的图…
C#基础--类/接口/成员修饰符,多态.重载.重写,静态和非静态 类/接口/成员修饰符 C#修饰符---接口: 接口默认访问符是internal接口的成员默认访问修饰符是public C#修饰符--类: public.internal. partial.abstract.sealed.static C#修饰符--类成员修饰符: public.protected.private.internal.sealed.abstract.virtual.override.readonly.const 简单介…
提倡使用设计模式,主要出发点就是实现代码复用,增加代码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如何设计出简洁.易懂.灵活.优美的代码结构的确是一门学问,透彻理解并践行如下七大原则通常都能取得基本满意的结果: - 单一职责原则(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一个类负责一项职责,单纯的快乐 - 开放关闭原则(Open-Closed Principle):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 里氏替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继承与派生的规则,子类可替换…
UML类图中经常会用到各种箭头和线条来表示不同类或者接口之间的关系,因此非常好的理解各个图标的含义是很有必要的. 在物理设计阶段可以通过EA工具将类图搭建好,然后直接生成物理类,这样也可以减少物理设计的工作量. 下面介绍UML中六种关系: 1. 泛化(Generalization) 概念:泛化是一种一般与特殊.一般与具体之间关系的描述,具体描述建立在一般描述的基础之上,并对其进行了扩展.在java中用来表示继承的关系. 表示:用实线空心三角箭头表示. 2. 实现(Realization) 概念:…
一.类之间的关系 1.泛化关系(UML图:实线空心三角形箭头,箭头指向被继承方) 类和类.接口与接口之间的继承称为泛化关系 public class A {} class B extends A{} public interface A{} class B extends A{} 2.实现关系(​UML图:虚线空心三角想箭头,箭头指向被实现方) 类和接口之间的关系 public interface A{} class B implements A{} 3.关联关系(UML图:实线v字箭头,箭头指…
python是面向对象语言,一切皆对象. 面向过程: 变量和函数. “散落” 在文件的各个位置,甚至是不同文件中.看不出变量与函数的相关性,非常不利于维护,设计模式不清晰. 经常导致程序员,忘记某个变量的相关性,而导致无法检测的错误. 面向对象: 相关的变量和函数都“封装” 在对象里,以对象为单位来管理代码.变量与函数的相关性清晰,利于维护,设计模式清晰. 程序员可以配合“继承” 来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加强合作开发. 类与实例之间的关系: 例如:小明是个人类,小明是真实存在的,而人这个属性是个抽…
最近在看设计模式,感觉需要先好好区分下抽象类和接口. 一.抽象类 <Java编程思想>中这样定义:包含抽象方法的类叫做抽象类. 解释: 1.包含,说明抽象类中可以有其他的具体方法. 2.因为抽象方法的存在,所以抽象类不能实例化. 二.接口 接口是用来建立类与类之间的协议,只提供抽象方法,不提供任何具体实现. 特点: 1.所有方法法访问权限自动被声明为public.确切的说只能为public,当然你可以显示的声明为protected.private,但是编译会出错! 2.接口中可以定义“成员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