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Assembly照亮了 Web端软件的未来】的更多相关文章

根据研究发现,在平均 38 分钟的视频会议里面,大概会有 13 分钟左右的时间用于处理和干扰相关的事情.同时研究也表明在参加在线会议的时候,人们更加倾向于语音会议,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大家不希望个人隐私暴露于公众的视野. 如何在视频会议中突出演讲者,减少背景当中的干扰信息,并提升人们对视频会议的参与热情成为了实时音视频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而实时虚拟背景正是一项这样的技术.不同于绿幕等传统技术手段,虚拟背景通过机器学习推理对实时视频内容当中的人像进行分割,实现对人像外内容的替换.因此用户无需对现实…
力软信息化系统快速开发框架是一套集权限管理+快速开发+动态接口+通用组件+动态UI于一体的全新.net信息化快速开发框架.力软信息化系统快速开发框架的使用,大大地缩短了开发周期,提高了软件质量,同时也降低企业对软件研发人员编码水平要求.使得软件企业减少研发的时间和成本以及提升用户体验,从而能在竞争激烈的软件行业里脱颖而出,打造出优秀的软件产品,赢得客户的信赖.同样软件工程师有一套这样的开发神器在手,开发软件效率卓越,界面炫酷,定能赢得上司的赏识,升职加薪不在话下,迎娶白富美登上人生的巅峰也指日可…
1. 前言 Web端即时通讯技术因受限于浏览器的设计限制,一直以来实现起来并不容易,主流的Web端即时通讯方案大致有4种:传统Ajax短轮询.Comet技术.WebSocket技术.SSE(Server-sent Events).本文将简要介绍这4种技术的原理,并指出各自的异同点.优缺点等. 2. 概述 1996年IETF  HTTP工作组发布了HTTP协议的1.0版本 ,到现在普遍使用的版本1.1,HTTP协议经历了17 年的发展.这种分布式.无状态.基于TCP的请求/响应式.在互联网盛行的今…
前言 有关IM(InstantMessaging)聊天应用(如:微信,QQ).消息推送技术(如:现今移动端APP标配的消息推送模块)等即时通讯应用场景下,大多数都是桌面应用程序或者native应用较为流行,而网上关于原生IM(相关文章请参见:<IM架构篇>.<IM综合资料>.<IM/推送的通信格式.协议篇>.<IM心跳保活篇>.<IM安全篇>.<实时音视频开发>).消息推送应用(参见:<推送技术好文>)的通信原理介绍也较多…
          之前的文章介绍过Asp.net SignalR,  ASP .NET SignalR是一个ASP .NET 下的类库,可以在ASP .NET 的Web项目中实现实时通信.  今天我们来实现服务端消息推送到Web端,   首先回顾一下它抽象层次图是这样的: 实际上 Asp.net SignalR 2 实现 服务端消息推送到Web端, 更加简单. 为了获取更好的可伸缩性, 我们引入消息队列, 看如下基本流程图: 消息队列MQ监听, 在Web site 服务端一收到消息,马上通过S…
前言 有关IM(InstantMessaging)聊天应用(如:微信,QQ).消息推送技术(如:现今移动端APP标配的消息推送模块)等即时通讯应用场景下,大多数都是桌面应用程序或者native应用较为流行,而网上关于原生IM(相关文章请参见:<IM架构篇>.<IM综合资料>.<IM/推送的通信格式.协议篇>.<IM心跳保活篇>.<IM安全篇>.<实时音视频开发>).消息推送应用(参见:<推送技术好文>)的通信原理介绍也较多…
1.记录bug 在Web端可以通过系统自带的截图和QQ截图等方式来截取bug的图片,对于错误的地方可以用工具自带的标识来重点标记. 对于移动端设备可以用手机自带的截图工具来截图然后传到电脑上,个人一般习惯安装微信的windows版本,通过文件传输助手发送到PC端.还有一种比较便捷的方式,将手机用数据线连接到电脑,本地配置android的运行环境,下载asm.jar,在cmd运行java -jar asm.jar,即可实时同步手机端画面,对有bug的页面直接使用PC端的截图工具进行截图(该工具在另…
前言 一般来说,Web端即时通讯技术因受限于浏览器的设计限制,一直以来实现起来并不容易,主流的Web端即时通讯方案大致有4种:传统Ajax短轮询.Comet技术.WebSocket技术.SSE(Server-sent Events). 关于这4种技术方式的优缺点,请参考<Web端即时通讯技术盘点:短轮询.Comet.Websocket.SSE>.本文将专门讲解Comet技术.(本文同步发布于:http://www.52im.net/thread-334-1-1.html) 学习交流 - 即时通…
转:http://qa.blog.163.com/blog/static/19014700220157128345318/ 之前一直参与web端的测试,最近一个项目加入了移动端,本人有幸参与了移动端的测试,记录一下两端的区别: 1.报bug 对于测试来说,比较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报bug,在web端我们发现问题之后,可以利用系统自动工具或者其他截图工具直接截图,然后将错误的地方或者比较 重要的点进行标记,但是在移动端,截图相对来说就没那么简单了,因为这地方需要分为两个步骤,一是截图,二是传到电脑端…
http://web.airdroid.com/ 好多功能呀,有空研究研究 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b24f6c82cd4ade86bfe5daf3.htmlhttp://pcedu.pconline.com.cn/316/3169567_all.htmlhttp://www.iplaysoft.com/tencent-transfer.html 用Web端控制自己的手机发信息,似乎也挺简单的:1. Web端输入信息2. 手机App安装软件后获取信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