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 Linux中断发生时内核堆栈切换】的更多相关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wowotech.net/forum/viewtopic.php?id=54 对ARM Linux中断非常简洁.精确的描述. 发生了中断,最重要的是保存现场,在中断处理完之后,能够恢复现场就OK了,硬件现场(hardware context)的保存是由硬件和软件共同完成的. 对于ARM,当发生中断的那一刻,硬件会进行如下的动作: 1.将发生中断那一刻的CPSR保存在SPSR寄存器中 2.将返回地址保存在lr寄存器中(注意:这个lr寄存器是IRQ mode的lr…
ARM linux解析之压缩内核zImage的启动过程 semilog@163.com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zImage的生成过程中,是把arch/arm/boot/compressed/head.s 和解压代码misc.c,decompress.c加在压缩内核的最前面最终生成zImage的,那么它的启动过程就是从这个head.s开始的,并且如果代码从RAM运行的话,是与位置无关的,可以加载到内存的任何地方. 下面以arch/arm/boot/compressed/head.s为主线进行启动过程解…
Linux异常处理体系结构 Linux异常体系之vector_stub宏解析 Linux异常体系之stubs_offset Linux中断体系结构 ARM系统调用…
转自:http://itindex.net/detail/16418-linux-%E4%BF%A1%E5%8F%B7-%E5%A0%86%E6%A0%88 此文只简单分析发送信号给用户程序后,用户堆栈和内核堆栈的变化.没有分析实时信号,当然整个过程基本一致.很多参考了<情景分析>,所以有些代码和现在的内核可能不同,比如RESTORE_ALL,但大体的机制是类似的. . 一个信号小例子 hex@Gentoo ~/signal $ cat sigint.c #include <stdio.…
转自:http://blog.csdn.net/yihaolovem/article/details/37119971 目录(?)[-] 8 Linux 系统中堆栈的使用方法 81  初始化阶段 82  任务的堆栈 83  任务内核态堆栈与用户态堆栈之间的切换 今天和一个朋友聊天,朋友说在编写驱动时遇到一个怪异的问题.他在内核中使用了一个深度函数调用(多层嵌套的函数),但没有实现预定的效果,但如果把嵌套去掉,函数就没问题了.当时我也没有多想,就回答可能是编译器的问题.回来后头脑中又浮现出这个问题…
本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http://www.cnblogs.com/tolimit/ 回顾 上篇文章linux中断源码分析 - 初始化(二)已经描述了中断描述符表和中断描述符数组的初始化,由于在初始化期间系统关闭了中断(通过设置CPU的EFLAGS寄存器的IF标志位为0),当整个中断和异常的初始化完成后,系统会开启中断(设置CPU的EFLAGS寄存器的IF标志位为1),此时整个系统的中断已经开始可以使用了.本篇文章我们具体研究一次典型中断发生时的运行流程. 禁止调度和抢占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当…
转自:http://blog.csdn.net/tommy_wxie/article/details/7425685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一直认为,理解中断是理解内核的开始.中断已经远远超过仅仅为外围设备服务的范畴,它是现代体系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本输入输出方式 现代体系结构的基本输入输出方式有三种: ()程序查询: CPU周期性询问外部设备是否准备就绪.该方式的明显的缺点就是浪费CPU资源,效率低下. 但是,不要轻易的就认为该方式是一种不好的方式(漂亮的…
CPU和外设之间的交互,或CPU通过轮询机制查询,或外设通过中断机制主动上报. 对大部分外设中断比轮询效率高,但比如网卡驱动采取轮询比中断效率高. 这里重点关注ARM+Linux组合下中断管理,从底层硬件GIC+CPU,到Linux内核通用部分处理,再到GIC驱动以及中断注册,最后是中断下半部软终端.tasklet.workqueue,包括线程化部分. 所以按照从硬件到软件,软件从底层到上层的框架去介绍. 0. 目录 <Linux中断管理> <Linux中断管理 (1)Linux中断管理…
中断和异常 1.1中断的由来及实质 Linux内核要管理计算机上的硬件设备,首先要和他们通信.而处理器的速度跟外围硬件设备的速度往往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因此,如果内核采取让处理器向硬件发出一个请求,然后专门等待回应的办法,显然差强人意.既然硬件的响应这么慢,那么内核就应该在此期间处理其他事务,等到硬件真正完成了请求的操作之后,再回过头来对它进行处理.想要实现这种功能,轮询(polling)可能会是一种解决办法.可以让内核定期对设备的状态进行查询,然后做出相应的处理.不过这种方法很可能会让内核做不少…
转自:http://blog.csdn.net/droidphone/article/details/7467436 Linux的通用中断子系统的一个设计原则就是把底层的硬件实现尽可能地隐藏起来,使得驱动程序的开发人员不用关注底层的实现,要实现这个目标,内核的开发者们必须把硬件相关的内容剥离出来,然后定义一些列标准的接口供上层访问,上层的开发人员只要知道这些接口即可完成对中断的进一步处理和控制.对底层的封装主要包括两部分: 实现不同体系结构中断入口,这部分代码通常用asm实现: 中断控制器进行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