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连接复用】的更多相关文章

转自网络:看到一陌生名词,记录一下 TCP连接复用技术通过将前端多个客户的HTTP请求复用到后端与服务器建立的一个TCP连接上.这种技术能够大大减小服务器的性能负载,减少与服务器之间新建TCP连接所带来的延时,并最大限度的降低客户端对后端服务器的并发连接数请求,减少服务器的资源占用.      一般情况下,客户端在发送HTTP请求之前需要先与服务器进行TCP三次握手,建立TCP连接,然后发送HTTP请求.服务器收到HTTP请求后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的结果发送回客户端,然后客户端和服务器互相发送FI…
接上篇:https://www.cnblogs.com/Hleaves/p/11284316.html 环境:jdk1.8 + springboot 2.1.1.RELEASE + feign-hystrix 10.1.0,以下仅为个人理解,如果异议,欢迎指正. 上篇中,设置tomcat的max-connection=1 因为之前一直理解的这个参数是同一时刻可以处理的http请求的数量,比如说我用浏览器‘同时’发起2个http请求(可以通过debug在controller层断点之后再发起另一个请…
由于媒体推流客户端所在地域不同.所接入网络运营商不同.就近接入原则等因素,导致不同的视频推流客户端会推流至不同的流媒体服务器(本文主要针对目前WEB或手机的基于TCP的流媒体服务器),在某流媒体服务器收到媒体拉流客户端的拉流请求时,其本身可能由于不存在该流,导致该流媒体先通过流调度服务器定位到该请求流,然后向有该流的流媒体服务器发出拉流请求,在收到流数据后该流媒体服务器向媒体拉流客户端转发该媒体流,再给合流媒体的分级结构等其它因素,这种基于即时建立TCP的连接的媒体流在大量推流与拉流用户时往往会…
Android网络编程(八)源码解析OkHttp后篇[复用连接池] 1.引子 在了解OkHttp的复用连接池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几个概念. TCP三次握手 通常我们进行HTTP连接网络的时候我们会进行TCP的三次握手,然后传输数据,然后再释放连接. TCP三次握手的过程为: 第一次握手:建立连接.客户端发送连接请求报文段,将SYN位置为1,Sequence Number为x:然后,客户端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的确认: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SYN报文段,需要对这个SYN报文…
问题 线上的一个项目会和微信服务器有API请求(目的是获取用户的微信信息),但会有偶发的报错: 'Connection aborted.', ConnectionResetError(104, 'Connection reset by peer')) 原因是微信那边认为我频繁建立TCP连接是不对,很消耗他们的连接资源,所以把我的连接中断了. 概念 HTTP 的header里有一个"Keep-Alive"参数,用来告知服务器:我想要保存此次连接,我稍后还会请求,这样我们可以避免再次TCP…
一.RST包也常见于断开TCP连接  几个月前用wireshark抓HTTP包发现有的网络通信在结束的时候没有使用四次握手,而是直接使用RST包.如: 在TCP协议中RST表示复位,用来异常的关闭连接.在发送RST包关闭连接时,不必等缓冲区的包都发出去,直接就丢弃缓冲区的包发送RST包.而接收端收到RST包后,也不必发送ACK包来确认.“异常的关闭连接”是很常见的事情,特别是在使用WinHttp时. 关闭TCP连接除了常见的四次握手之外,还有发送RST包的方式.下边是使用libcurl做的pos…
定义 Http/1.0每次请求都需要建立新的TCP连接,连接不能复用.Http/1.1新的请求可以在上次建立的tcp连接之上发送,连接可以复用. 优点 减少重复进行tcp三次握手的开销,提高效率.注意:在同一个tcp连接中,新的请求需要等上次请求收到响应后,才能发送. 实现 自己写了一个http下载页面的工具,url是以文件的形式批量的进行下载的.支持连接复用下载. 主要的思路 在发送http的请求头中设置Connection: keep-alive. 当前的url与上一次下载的url之间进行对…
这段时间在做一些web方面开发的事情,用的Nginx+fast-cgi,计划深入看一下Nginx的内部实现和架构,以方便理解和调优.后面准备写一篇有关Nginx介绍和深度解析的文章,要深入理解web服务器的工作原理,网络编程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不可或缺.这篇文章先对于网络编程中比较容易混淆的几个问题做一个复习和总结,主要参考自<unix网络编程>这本书.     首先,简单总结一下传输层tcp协议的两个琐碎的点. 1.TIME_WAIT状态问题:tcp三次握手建立连接,四次挥手来释放连接,这个大家…
TCP 是支持全双工通信的传输层协议,为了开发出更好的网络通信应用,清楚了解其中的交互过程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用比较直白的话来描述&理解一下这个过程: TCP 连接建立:三次握手 服务器依次调用 socket,bind,linsten 绑定到指定本机地址,accept 阻塞等待连接. 1. 客户端调用 socket 指定本地/网络地址,connect 主动建立连接,向服务器发送 SYN 同步请求,并标记该连接通道传送数据的初始序号为 J . 2. 服务器收到 SYN 请求后,响应 ACK(ack…
  五层网络模型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其中,传输层有两种主要协议:面向连接的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无连接的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   TCP是面向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提供点对点的可靠交付服务.TCP是面向字节流的,提供全双工通信,允许连接双方任何时候都能发送数据. 一.TCP数据段   TCP传送的数据单元是报文段,TCP报文段分为首部与数据两部分,首部的各字…
1.CLOSE_WAIT的简单解决方案 不久前,我的Socket Client程序遇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错误.它本来应该在一个socket长连接上持续不断地向服务器发送数据,如果socket连接断开,那么程序会自动不断地重试建立连接. 有一天发现程序在不断尝试建立连接,但是总是失败.用netstat查看,这个程序竟然有上千个socket连接处于CLOSE_WAIT状态,以至于达到了上限,所以无法建立新的socket连接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它们为什么会都处在CLOSE_WAIT状态呢? CLOS…
相信很多运维工程师遇到过这样一个情形: 用户反馈网站访问巨慢, 网络延迟等问题, 然后就迫切地登录服务器,终端输入命令"netstat -anp | grep TIME_WAIT | wc -l " 查看一下, 接着发现有几百几千甚至几万个TIME_WAIT 连接数. 顿时慌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背景说明] 在7层负载均衡上,查询网络状态发现timewait太多,于是开始准备优化事宜 整体的拓扑结构,前面是lvs做dr模式的4层负载均衡,后端使用(nginx.or haproxy)做7层负载均衡 [优化效果] 修改前,建立连接的有29个,timewait的就达到了900个,如下图所示 修改后,建立连接的有32个,timewait的从900降低到了49个,如下图所示 [具体优化方案] 注意:前端使用nat时,不适用本策略.详细“方案详细介绍”会说明 修改7层负载所在机器,/etc/sys…
TIMEWAIT状态本身和应用层的客户端或者服务器是没有关系的.仅仅是主动关闭的一方,在使用FIN|ACK|FIN|ACK四分组正常关闭TCP连接的时候会出现这个TIMEWAIT.服务器在处理客户端请求的时候,如果你的程序设计为服务器主动关闭,那么你才有可能需要关注这个TIMEWAIT状态过多的问题.如果你的服务器设计为被动关闭,那么你首先要关注的是CLOSE_WAIT. 原则TIMEWAIT并不是多余的.在TCP协议被创造,经历了大量的实际场景实践之后,TIMEWAIT出现了,因为TCP主动关…
Linux 系统默认的建立 TCP 连接的超时时间为 127 秒,对于许多客户端来说,这个时间都太长了, 特别是当这个客户端实际上是一个服务的时候,更希望能够尽早失败,以便能够选择其它的可用服务重新尝试. socket 是 Linux 下实现的传输控制层协议,包括 TCP 和 UDP,一个 socket 端点由 IP 和端口对来唯一标识: 如果开启了地址复用,那么可以进一步由协议,IP 和端口来唯一标识. 系统调用 connect(2) 则是用来尝试建立 socket 连接(TCP)或者和远程协…
LINUX 查看tcp连接数及状态 # netstat -n | awk '/^tcp/ {++S[$NF]} END {for(a in S) print a, S[a]}' TIME_WAIT 8947 等待足够的时间以确保远程TCP接收到连接中断请求的确认FIN_WAIT1 15 等待远程TCP连接中断请求,或先前的连接中断请求的确认FIN_WAIT2 1 从远程TCP等待连接中断请求ESTABLISHED 55 代表一个打开的连接SYN_RECV 21 再收到和发送一个连接请求后等待对方…
相信很多运维工程师遇到过这样一个情形: 用户反馈网站访问巨慢, 网络延迟等问题, 然后就迫切地登录服务器,终端输入命令"netstat -anp | grep TIME_WAIT | wc -l " 查看一下, 接着发现有几百几千甚至几万个TIME_WAIT 连接数. 顿时慌了~ 通过 "netstat -anp | grep TIME_WAIT | wc -l" 命令查看数量,发现TIME_WAIT的连接数量很多! 可能是因为服务器主动关闭连接导致TIME_WAI…
我们知道,一个基于TCP/IP的客户端-服务器的程序中,正常情况下,我会是启动服务器使其在一个端口上监听请求,等待客户端的连接:通过TCP的三次握手,客户端能够通过socket建立一个到服务器的连接:然后,两者就可以基于这个socket连接通信了.连接结束后,客户端(进程)会退出:在不需要继续处理客户请求的情况下,服务器(进程)也将退出.而且,当一个进程退出的时候,内核会关闭所有由这个进程打开的套接字,这里将触发TCP的四次挥手进而关闭一个socket连接.但是,在一些异常的情况下,譬如:服务器…
我们一直认为,HTTP连接分为长连接和短连接,而我们现在常用的都是HTTP1.1,因此我们用的都是长连接. 这句话其实只对了一半,我们现如今的HTTP协议,大部分都是1.1的,因此我们平时用的基本上都是长连接.但是前半句是不对的,HTTP协议根本没有长短连接这一说,也正因为误解了这个,导致LZ对于长连接一直不明不白,始终不得其要领,具体下面一段会说到. 网络上很多文章都是误人子弟,根本没有说明白这个概念.这里LZ要强调一下,HTTP协议是基于请求/响应模式的,因此只要服务端给了响应,本次HTTP…
TCP端口复用引发的异常,用setsockopt来解决 我们在并发连接一个服务端时候他会出现这种情况 OSError: [WinError 10048] 通常每个套接字地址(协议/网络地址/端口)只允许使用一次. 假如端口被socket使用过,并且利用socket.close()来关闭连接,但此时端口还没有释放,要经过一个TIME_WAIT的过程之后才能使用,这是TNN的相当烦银的,为了实现端口的马上复用,可以选择setsockopt()函数来达到. 端口复用的实现,我在这里用Python举个T…
HTTP/2 多路复用 (Multiplexing)    多路复用允许同时通过单一的 HTTP/2 连接发起多重的请求-响应消息 HTTP1.1 在HTTP/1.1协议中,浏览器客户端在同一时间,针对同一域名下的请求有一定数量限制,超过限制数目的请求会被阻塞. HTTP2.0的多路复用和HTTP1.X中的长连接复用有什么区别? HTTP/1.* 一次请求-响应,建立一个连接,用完关闭:每一个请求都要建立一个连接: HTTP/1.1 Pipeling解决方式为,若干个请求排队串行化单线程处理,后…
作为一个后端程序员,网络连接这块是一个绕不过的砍,当你在做服务器优化的时候,网络优化也是其中一环,那么作为网络连接中最基础的部分-TCP连接你了解吗?今天我们来仔细看看这个部分. TCP建立连接-三次握手 详解 客户端和服务器还未建立连接,但服务器一般处于listen状态 客户端主动建立连接,向服务器发送SYN报文,客户端变为SYN_SENT状态 服务器收到客户端发送的报文,也回了一个SYN报文,包含了一个ack.此时,服务器变为SYN_RCVD状态 客户端收到了服务器发送的SYN报文,确认了a…
HTTP协议是应用层协议,它定义万维网客户端如何与服务器进行通信.它在传输层的TCP协议的基础上进行数据传输 HTTP 1.0 在HTTP 1.0时代,默认一个http请求对应一个TCP连接,没有任何复用.也就是每发起一个http请求,就会创建一个TCP连接,请求完成后,TCP连接便会断开.也可以通过Connection和Keep-Alive两个头部字段配置使用持久连接. HTTP 1.1 到了http1.1,底层的TCP默认是持久连接,前后串行的请求可以复用一个TCP连接.对后面的http请求…
TCP的简要要说明 标签(空格分隔): TCP 网络编程 Linux 面试 在此输入正文 一.TCP是什么 TCP全称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协议,为用户京城提供可靠的全双工字节流.TCP套接字是一种流套接字(stream socket).TCP关心确认.超时和重传之类的细节.大多数因特网应用程序使用TCP. 首先,TCP提供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之间的连接(connection).TCP客户端先与某个给定的服务器建立一个连接,…
在介绍TCP连接的建立与释放之前,先回顾一下相关知识. TCP是面向连接的运输层协议,它提供可靠交付的.全双工的.面向字节流的点对点服务.HTTP协议便是基于TCP协议实现的.(虽然作为应用层协议,HTTP协议并没有明确要求必须使用TCP协议作为运输层协议,但是因为HTTP协议对可靠性的的要求,默认HTTP是基于TCP协议的.若是使用UDP这种不可靠的.尽最大努力交付的运输层协议来实现HTTP的话,那么TCP协议的流量控制.可靠性保障机制等等功能就必须全部放到应用层来实现)而相比网络层更进一步,…
当我们向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获取数据.修改信息时,都需要建立TCP连接,包括三次握手,四次分手. 什么是TCP连接? 为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TCP要在应用进程间建立传输连接.它是在两个传输用户之间建立一种逻辑联系,使得通信双方都确认对方为自己的传输连接端点. 建立连接 建立连接前,服务器端首先被动打开其熟知的端口,对端口进行侦听.当客户端要和服务器端建立连接时,发起一个主动打开端口的请求(该端口一般为临时端口):然后进入三次握手的过程. 三次握手的过程: 如图1: ① A 的 TCP 向 B…
查看 Apache并发请求数及其TCP连接状态 (2011-06-27 15:08:36) 服务器上的一些统计数据: 1)统计80端口连接数 netstat -nat|grep -i "80"|wc -l 2)统计httpd协议连接数 ps -ef|grep httpd|wc -l 3).统计已连接上的,状态为"established netstat -na|grep ESTABLISHED|wc -l 4).查出哪个IP地址连接最多,将其封了. netstat -na|gr…
TCP连接中,最重要的是连接TCP连接上,两个方向之间的各个状态及各个系统调用与状态之间的关系.往往可以以两种图表示,第一种是状态转换图,第二种是连接时序图.如下: 状态图: 时序图:         可见,listen状态是服务器接收连接建立的必经之路.调用listen后,服务器即进入了LISTEN状态. listen为: int listen(int sockfd, int backlog); 其backlog是一个建议值,用于指定内部的队列大小,以控制同时建立的连接请求数量.   针对控制…
TCP连接的建立和释放 概述 TCP运输连接的建立和释放是每一次面向连接的通信中必不可少的过程,运输连接有三个阶段:连接建立,数据传送和连接释放. TCP连接的建立 如图所示,假定A主机是客户端程序,B主机是服务端程序.最初两端的TCP进程都是出于CLOSED(关闭)状态. (1)B的TCP服务器进程先创建传输控制块TCB(transmission Control Block),准备接受客户进程的连接请求.然后服务器就进入LISTEN(监听)状态,等待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2)A的TCP客户进程…
服务器上的一些统计数据: 1)统计80端口连接数netstat -nat|grep -i "80"|wc -l 2)统计httpd协议连接数ps -ef|grep httpd|wc -l 3).统计已连接上的,状态为“establishednetstat -na|grep ESTABLISHED|wc -l 4).查出哪个IP地址连接最多,将其封了.netstat -na|grep ESTABLISHED|awk {print $5}|awk -F: {print $1}|sor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