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Restful规范 十条规范 二.drf的简单使用 三.APIView源码分析 CBV源码分析 APIView源码分析 一.Restful规范 Restful规范是一种web API接口的设计风格,在前后端分离的应用模式中适用较多. 这种风格的理念认为后端开发任务就是提供数据的,对外提供的是数据资源的访问接口,所以在定义接口时,客户端访问的URL路径就表示这种要操作的数据资源. 十条规范 1.是数据的安全保障:url链接一般都采用HTTPS协议进行传输 2.接口特征表现,一看就知道是个…
一.REST 1.什么是编程? 数据结构和算法的结合 2.什么是REST? - url用来唯一定位资源,http请求方式来区分用户行为 首先回顾我们曾经做过的图书管理系统,我们是这样设计url的,如下: 127.0.0.1:9001/books/ 127.0.0.1:9001/get_all_books/ 访问所有的数据 127.0.0.1:9001/books/{id}/ 127.0.0.1:9001/books/{id}?method=get 访问单条数据 127.0.0.1:9001/bo…
一.REST 1.什么是编程? 数据结构和算法的结合. 2.什么是REST? 首先回顾我们曾经做过的图书管理系统,我们是这样设计url的,如下: /books/ /get_all_books/ 访问所有的数据 /books/{id}/ /books/{id}?method=get 访问单条数据 /books/add/ /books/?type=create 创建数据 /books/delete/ /books/update/ 分析:以上定义的url虽然也可以实现功能,但是因个人命名习惯等的不同,…
一 . REST            前言 1 . 编程 : 数据结构和算法的结合 .小程序如简单的计算器,我们输入初始数据,经过计算,得到最终的数据,这个过程中,初始数据和结果数据都是数据,而计算过程是我们所说的广义上的算法. 大程序,如一个智能扫地机器人,我们可以设置打扫的距离,左右摆动的幅度来打扫房间,这里面打扫的举例,摆动幅度,都是数据,而打扫的过程是较为复杂的算法过程,总之,也是算法,即程序的实现方式. 另外,我们还可以设置打扫时间等等初始数据. 总之一句话,编程即数据结构和算法的结…
Django REST framework 简介 现在新一代web应用都开始采用前后端分离的方式来进行,淘汰了以前的服务器端渲染的方式.而实现前后端分离是通过Django REST framework(以下简称 DRF)来实现的.他是Django框架的一个扩展,提供了便捷的 REST API 开发框架.前后端分离方式有许多好处,比如: 1.1 可以前后端并行开发,提高开发效率 1.2 页面都在客户端进行渲染,提高了渲染速度,减小了服务器的压力 1.3 一套api提供给多个客户端使用,而且不限制客…
Django REST framework 简介   在序列化与反序列化时,虽然操作的数据不尽相同,但是执行的过程却是相似的,也就是说这部分代码是可以复用简化编写的.        开发REST API的视图中,虽然每个视图具体操作的数据不同,但增.删.改.查的实现流程基本套路化,所以这部分代码也是可以复用简化编写的:增:校验请求数据 -> 执行反序列化过程 -> 保存数据库 -> 将保存的对象序列化并返回删:判断要删除的数据是否存在 -> 执行数据库删除改:判断要修改的数据是否存…
Django框架之drf 一.断点调式使用 ​ 指,在我们编写代码的时候,程序运行出现报错是无可避免的,当程序 出现报错时,我们需要找到出现报错的代码进行修改,如果时简短的代码很容易就可以找到报错位置,但是当代码编写的非常多的时候,报错位置就比较难找到,debug模式就是pycharm为我们提供的查找代码错误位置的功能 1.断点调试 ​ 断点调试,英文 breakpoint.用大白话来解释下,断点调试其实就是在debug模式下程序运行的过程中,你在代码某一处打上了断点,当程序跑到你设置的断点位置…
首先写一个简单的drf接口 from rest_framework.views import APIView from rest_framework.response import Response # 基于drf写接口,cbv class DrfTest(APIView): def get(self, request,*args,**kwargs): print(type(request._request)) print(type(request)) print(request.POST) p…
cbv源码拓展 扩展,如果我在Book视图类中重写dispatch方法 -可以实现,在get,post方法执行之前或者之后执行代码,完成类似装饰器的效果 def dispatch(self, request, *args, **kwargs): # 请求执行前代码 response=super().…
一.写随笔的原因:最近准备去朋友公司面试,他说让我看一下LRU算法,就此整理一下,方便以后的复习. 二.具体的内容: 1.简介: LRU是Least Recently Used的缩写,即最近最少使用.算法根据数据的历史访问记录来进行淘汰数据,其核心思想是“如果一个数据在最近一段时间没有被访问到,那么在将来它被访问的可能性也很小”. 这里不得不说i一下LFU(Least Frequently Used),其核心思想是“如果一个数据在最近一段时间内使用次数很少,那么在将来一段时间内被使用的可能性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