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Python
Java
IOS
Andorid
NodeJS
JavaScript
HTML5
【
nginx的keepalive和keepalive_requests(性能测试TPS波动)
】的更多相关文章
性能测试学习之三—— PV->TPS转换模型&TPS波动模型
PV->TPS转换模型 由上一篇“性能测试学习之二 ——性能测试模型(PV计算模型)“ 得知 TPS = ( (80%*总PV)/(24*60*60*(T/24)))/服务器数量 转换需要注意: 1.性能测试脚本中,只保留与性能点相关的内容,异步处理的,保留多个请求:2.在执行场景中,不模拟浏览器缓存,确保每次请求都到达应用服务器:3.在执行场景中,每次迭代,都模拟一个新用户,而且清除用户缓存信息,确保每个用户每次发送请求都是全新的. TPS波动模型 TPS表现轨迹可以总结为两大类: 1. TP…
Nginx Upstream Keepalive 分析 保持长连接
Nginx Upstream长连接由upstream模式下的keepalive指令控制,并指定可用于长连接的连接数,配置样例如下: upstream http_backend { server 127.0.0.1:8080; keepalive 16; } server { ... location /http/ { proxy_pass http://http_backend; proxy_http_version 1…
nginx之keepalive
一:设置 keepalive_timeout 0; 发curl: [xxx ~]$ curl -H "Keep-Alive: 60" -H "Connection: keep-alive" '10.195.100.22:015/a.php' tcpdump: [xxx~]# tcpdump -i eth1 -n host 10.195.100.22 tcpdump: verbose output suppressed, use -v or -vv for full…
服务端性能测试 TPS
针对服务器端的性能,以TPS为主来衡量系统的性能,并发用户数为辅来衡量系统的性能,如果必须要用并发用户数来衡量的话,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交易在多长时间内完成,因为在系统负载不高的情况下,将思考时间(思考时间的值等于交易响应时间)加到脚本中,并发用户数基本可以增加一倍,因此用并发用户数来衡量系统的性能没太大的意义. 系统的性能由TPS决定,跟并发用户数没有多大关系.在同样的TPS下,可以由不同的用户数去压(通过加思考时间设置).系统的最大TPS是一定的(在一个范围内),但并发用户数不一定,可…
Nginx http keepalive针对客户端行为指令
keepalive 描述 多个http请求可以复用Tcp链接 减少握手次数 通过减少并发连接数减少服务器资源消耗 降低Tcp拥塞控制影响 Syntax: keepalive_disable none | browser ...针对浏览器不使用keepalive 比如是 IE6浏览器; Default: keepalive_disable msie6; Context: http, server, location Syntax: keepalive_timeout timeout [heade…
关于 Nginx upstream keepalive 的说明
模块是 HttpUpstreamModule,配置的一个例子: [shell]upstream http_backend { server 127.0.0.1:8080; keepalive 16;}server { … location /http/ { proxy_pass http://http_backend; proxy_http_version 1.1; proxy_set_header Connection ""; …
性能测试TPS目标值确定-二八原则
在性能测试中通常使用二八原则来量化业务需求. 二八原则:指80%的业务量在20%的时间里完成. TPS(QPS)=并发数/响应时间 例:如某个公司1000个员工,在周五下午3点-5点有90%的员工登陆公司周报系统 则:业务量=1000个,时间=2x60x60=7200秒 根据二八原则来计算3点到5点的TPS=(90%*业务量*80%)/(20%*时间)=0.9*1000*0.8/(0.2*7200)=0.5 注:二八原则计算的结果并非在线并发用户数,是系统要达到的处理能力(吞吐量)…
记一次线上由nginx upstream keepalive与http协议"协作"引起的接口报错率飙高事件
年前接到个任务,说要解决线上一些手机客户端接口报错率很高的问题.拿到了监控邮件,粗略一看,各种50%+的错误率,简直触目惊心.这种疑难杂症解决起来还是挺好玩的,于是撸起袖子action. 最终的结果虽然报错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感觉并不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案. 下面把解决的过程和目前的问题放出来一起探讨下. 第一步,针对错误进行跟踪,初步定位问题 由于之前客户端同学在请求中添加了唯一标示request_id. 所以选择了一些报错的记录进行跟踪. 打开了jetty的request_log请求日志,经查发…
性能测试 tps持续走低,响应时间持续增加,瓶颈分析
吞吐量图如上 响应时间图如上 自身压测的机器,资源使用率并没有饱和 服务器,top命令下看到load average的值很低,本身是4核的server. 每个核的CPU使用率也极低,空闲cpu占95+% io也没有问题,缓存也没有问题,网络也没有阻塞 DB服务器,是双机的cassandra,16核, 根据top中的cpu使用情况,用gnuplot命令简单绘制了Cpu资源利用表,如下:…
Nginx09 http的keepalive及在nginx的配置使用
1 为什么要有Connection: keep-alive? 在早期的HTTP/1.0中,每次http请求都要创建一个连接,而创建连接的过程需要消耗资源和时间,为了减少资源消耗,缩短响应时间,就需要重用连接. 在后来的HTTP/1.0中以及HTTP/1.1中,引入了重用连接的机制,就是在http请求头中加入Connection: keep-alive来告诉对方这个请求响应完成后不要关闭,下一次咱们还用这个请求继续交流. 协议规定HTTP/1.0如果想要保持长连接,需要在请求头中加上Conn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