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题150. 逆波兰表达式求值 根据 逆波兰表示法,求表达式的值. 有效的算符包括 +.-.*./ .每个运算对象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另一个逆波兰表达式. 注意 两个整数之间的除法只保留整数部分. 可以保证给定的逆波兰表达式总是有效的.换句话说,表达式总会得出有效数值且不存在除数为 0 的情况. ψ(`∇´)ψ 我的思路 题目上提示的已经很清晰了 去掉括号后表达式无歧义,上式即便写成 1 2 + 3 4 + * 也可以依据次序计算出正确结果. 适合用栈操作运算:遇到数字则入栈:遇到算符则取出栈…
LeetCode 513.找树左下角的值 分析1.0 二叉树的 最底层 最左边 节点的值,层序遍历获取最后一层首个节点值,记录每一层的首个节点,当没有下一层时,返回这个节点 class Solution { ArrayDeque<TreeNode> queue = new ArrayDeque(); int res = 0; public int findBottomLeftValue(TreeNode root) { queue.offer(root); return levelOrder(…
03-树1. List Leaves (25) Given a tree, you are supposed to list all the leaves in the order of top down, and left to right. Input Specification: Each input file contains one test case. For each case, the first line gives a positive integer N (<=10) wh…
以下是我要解析的一个二叉树的模型形状 接下来废话不多直接上代码 一种是用递归的方法,另一种是用堆栈的方法: 首先创建一棵树: public class Node { private int data; private Node leftNode; private Node rightNode; public Node(int data, Node leftNode, Node rightNode){ this.data = data; this.leftNode = leftNode; this…
  在数据结构中,二叉树是树中我们见得最多的,二叉查找树可以加速我们查找的效率,那么输出一个二叉树也变得尤为重要了.   二叉树的遍历方法分为三种,分别为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下图即为一个二叉树. 前序遍历:先遍历根结点,然后遍历左子树,最后遍历右子树. 结果为:4 2 1 3 6 5 7 8 10 中序遍历:先遍历左子树,然后遍历根结点,最后遍历右子树. 结果为:1 2 3 4 5 6 7 8 10 后序遍历:先遍历左子树,然后遍历右子树,最后遍历根节点. 结果为:1 3 2 5 10…
  在数据结构中,二叉树是树中我们见得最多的,二叉查找树可以加速我们查找的效率,那么输出一个二叉树也变得尤为重要了.   二叉树的遍历方法分为四种,分别为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层序遍历.下图即为一个二叉树. 前序遍历:先遍历根结点,然后遍历左子树,最后遍历右子树. 结果为:4 2 1 3 6 5 7 8 10 中序遍历:先遍历左子树,然后遍历根结点,最后遍历右子树. 结果为:1 2 3 4 5 6 7 8 10 后序遍历:先遍历左子树,然后遍历右子树,最后遍历根节点. 结果为:1 3 2 5…
题目: Given a binary tree, return the postorder traversal of its nodes' values. For example:Given binary tree {1,#,2,3}, 1 \ 2 / 3 return [3,2,1]. Note: Recursive solution is trivial, could you do it iteratively? 说明: 1) 两种实现,递归与非递归 , 其中非递归有两种方法 2)复杂度分析…
一.以下是我要解析的一个二叉树的模型形状.本文实现了以下方式的遍历: 1.用递归的方法实现了前序.中序.后序的遍历: 2.利用队列的方法实现层次遍历: 3.用堆栈的方法实现前序.中序.后序的遍历. . 二.遍历 1.首先创建节点类 public class Node { private int data; private Node leftNode; private Node rightNode; public Node(int data, Node leftNode, Node rightNo…
题意:根据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恢复二叉树. 解题思路:看到树首先想到要用递归来解题.以这道题为例:如果一颗二叉树为{1,2,3,4,5,6,7},则中序遍历为{4,2,5,1,6,3,7},后序遍历为{4,5,2,6,7,3,1},我们可以反推回去.由于后序遍历的最后一个节点就是树的根.也就是root=1,然后我们在中序遍历中搜索1,可以看到中序遍历的第四个数是1,也就是root.根据中序遍历的定义,1左边的数{4,2,5}就是左子树的中序遍历,1右边的数{6,3,7}就是右子树的中序遍历…
基础预热: 结点的度(Degree):结点的子树个数:树的度:树的所有结点中最大的度数:叶结点(Leaf):度为0的结点:父结点(Parent):有子树的结点是其子树的根节点的父结点:子结点/孩子结点(Child):若A结点是B结点的父结点,则称B结点是A结点的子结点:兄弟结点(Sibling):具有同一个父结点的各结点彼此是兄弟结点:路径和路径长度:从结点n1到nk的路径为一个结点序列n1,n2,…,nk.ni是ni+1的父结点.路径所包含边的个数为路径的长度:祖先结点(Ancestor):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