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连听说一台线上服务器总是不响应客户端请求. 登录服务器后查询iis状态,发现应用程序池状态变为已停止. 按经验想,重启后应该就ok,第一次遇到也确实起了作用,当时完全没在意,以为是其他人无意把服务关闭了而已. 但是之后几天几乎每天都出现问题,应用程序池再次成为 已停止 状态.这个情况显然有问题.于是开始排查设置. 线上环境很简单,iis + API应用,数据库在内网上,没有反向代理. 出问题的应用程序池承载了一个基础数据API,查询量极小,数据量也极小,只是因为同事做实现时提过,查询很麻烦…
转自:http://blog.csdn.net/shootyou/article/details/6622226 昨天解决了一个HttpClient调用错误导致的服务器异常,具体过程如下: http://blog.csdn.net/shootyou/article/details/6615051 里头的分析过程有提到,通过查看服务器网络状态检测到服务器有大量的CLOSE_WAIT的状态. 在服务器的日常维护过程中,会经常用到下面的命令: netstat -n | awk '/^tcp/ {++S…
Linux服务器下查看网络连接的状态 netstat -n | awk '/^tcp/ {++S[$NF]} END {for(a in S) print a, S[a]}' 它会显示例如下面的信息: TIME_WAIT 814CLOSE_WAIT 1FIN_WAIT1 1ESTABLISHED 634SYN_RECV 2LAST_ACK 1 常用的三个状态是:ESTABLISHED 表示正在通信,TIME_WAIT 表示主动关闭,CLOSE_WAIT 表示被动关闭. 1.服务器保持了大量TIM…
[TIME_WAIT和CLOSE_WAIT状态区别] 常用的三个状态是:ESTABLISHED 表示正在通信,TIME_WAIT 表示主动关闭,CLOSE_WAIT 表示被动关闭. TCP协议规定,对于已经建立的连接,网络双方要进行四次握手才能成功断开连接,如果缺少了其中某个步骤,将会使连接处于假死状态,连接本身占用的资源不会被释放.网络服务器程序要同时管理大量连接,所以很有必要保证无用连接完全断开,否则大量僵死的连接会浪费许多服务器资源.在众多TCP状态中,最值得注意的状态有两个:CLOSE_…
以web服务器产生大量的close_wait状态为例 1.close_wait状态介绍: 客户端主动关闭连接,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的FIN,但是还没有发送自己的FIN,此时的状态为close_wait状态,大量的close_wait状态拖累服务器性能 2.close_wait产生的原因: 某种情况下客户端关闭了连接,但是我方忙于读写,没有关闭连接 3.解决方法: 思想:检查出客户端已经关闭的连接,关闭他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肯定是服务器端的连接释放的代码存在问题 1.当服务器读写失败时,可以选择…
[摘要]HTTP状态码(HTTP Status Code)是用以表示网页服务器HTTP响应状态的3位数字代码.它由 RFC 2616 规范定义的,并得到RFC 2518.RFC 2817.RFC 2295.RFC 2774.RFC 4918等规范扩展. HTTP状态码(HTTP Status Code)是用以表示网页服务器HTTP响应状态的3位数字代码.它由 RFC 2616 规范定义的,并得到RFC 2518.RFC 2817.RFC 2295.RFC 2774.RFC 4918等规范扩展.…
1.CLOSE_WAIT的简单解决方案 不久前,我的Socket Client程序遇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错误.它本来应该在一个socket长连接上持续不断地向服务器发送数据,如果socket连接断开,那么程序会自动不断地重试建立连接. 有一天发现程序在不断尝试建立连接,但是总是失败.用netstat查看,这个程序竟然有上千个socket连接处于CLOSE_WAIT状态,以至于达到了上限,所以无法建立新的socket连接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它们为什么会都处在CLOSE_WAIT状态呢? CLOS…
相信很多运维工程师遇到过这样一个情形: 用户反馈网站访问巨慢, 网络延迟等问题, 然后就迫切地登录服务器,终端输入命令"netstat -anp | grep TIME_WAIT | wc -l " 查看一下, 接着发现有几百几千甚至几万个TIME_WAIT 连接数. 顿时慌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这个问题之前没有怎么留意过,是最近在面试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问题,面了两家公司,两家公司竟然都面到到了这个问题,不得不使我开始关注这个问题.说起CLOSE_WAIT状态,如果不知道的话,还是先瞧一下TCP的状态转移图吧. 关闭socket分为主动关闭(Active closure)和被动关闭(Passive closure)两种情况.前者是指有本地主机主动发起的关闭:而后者则是指本地主机检测到远程主机发起关闭之后,作出回应,从而关闭整个连接.将关闭部分的状态转移摘出来,就得到了下图: 产生原因通过图…
首先要明白close_wait状态是在tcp通信四次握手时的一个中间状态: 即当被动关闭方发送完ACK后进入的状态.这个状态的结束,即要达到下一个状态LASK_ACK需要在发无端发送完剩余的数据后(send).调用close函数之后. 下面我们模拟这种情况,即服务端发送完剩余的数据后,并没有调用close函数: client端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