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随笔】的更多相关文章

目录 前言 正文 time_wait和rst fin与连接关闭 nagel和ack延迟算法 滑动窗口与拥塞控制 文末 总结 测试代码 前言 网上已经有大量关于tcp的文章,感觉作为一名技术人员,不写一篇tcp相关的文章,对职业生涯来说是一种遗憾,但是又不想单纯造一篇轮子,带着这种矛盾的心态,一拖再拖,最后还是造了一篇轮子.本文不适合完全的小白,适合有一定开发经验的初级开发. 文中一,二两节主要对rst(异常情况)及fin(关闭信号)及相关的一些socket操作,以及各种情况时,调用相关的函数会得…
导语 本文对nginx http模块开发需要掌握的一些关键点进行了提炼,同时以开发一个简单的日志模块进行讲解,让nginx的初学者也能看完之后做到心里有谱.本文只是一个用作入门的概述. 目录 背景 主线 认识nginx http请求处理流程 日志模块开发准备 配置解析流程 挂载处理函数 获取日志数据 模块编译 完整源码 结尾 背景 网上已经有很多介绍nginx http模块开发入门的文章,但是大多以hello_word程序为例,简单讲解一下代码,看完之后可能只能够依葫芦画瓢,做不了其它事情,更不…
传输控制协议TCP是面向连接.保证高可靠性(数据无丢失.数据无失序.数据无错误.数据无重复到达)传输层协议.TCP/IP结构对应OSITCP/IP                                    OSI应用层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
今天翻博客的时候看到了TCP/IP协议相关的几篇文章,写的非常好,LZ打算把其中的重点整理一下,虽然都是一些概念性的东西,平时编码的时候可能用不到,但是起码我们应该知道自己是在哪一层编码,又有哪些协议在默默的帮我们传递数据. 一.TCP/IP是什么 LZ用自己的话回答一下这个问题,tcp/ip是什么? 简单的说,tcp/ip就是一套规矩.两个计算机要互相通信,就得有规矩,一个非常普遍的例子就是发信件.想像一下,如果信件上面的地址和邮编等信息是随便写的,那么目的地的邮递员收到信件时,一定会一头雾水…
原文:https://my.oschina.net/xianggao/blog/654677 IP层负责网络主机的定位,数据传输的路由,由IP地址可以唯一的确定Internet上的一台主机. TCP层负责面向应用的可靠的或非可靠的数据传输机制,这是网络编程的主要对象. TCP/IP是个协议组,可分为三个层次 网络层:IP协议.ICMP协议.ARP协议.RARP协议和BOOTP协议: 传输层:TCP协议与UDP协议: 应用层:FTP.HTTP.TELNET.SMTP.DNS等协议: HTTP是应用…
参考书籍为<图解tcp/ip>-第五版.这篇随笔,主要内容还是TCP/IP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与网络发展的历史及标准化过程(简述).OSI参考模型.网络概念的本质.网络构建的设备等 下面是协议层从底层至顶层的一个模型图: 一.计算机网络的背景 1.1 计算机的发展 有人说:"20世纪最为的发明就是计算机",自诞生伊始,计算机经历了一系列发展,从大型通用计算机.超级计算机.小型机.个人电脑.工作站以及现如今笔记本.平板.智能手机等, 计算机已经彻底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1…
先说下为了采集CNC兄弟设备的数据可谓是一波三折. 因为首次接触brother设备(CNC)是直接在设备上设置IP.用户名.密码,然后直连PC,用Ftp可以查看和下载CNC brother设备里的数据库文件(NC文件).其实我们最关心的是CNC的"工件计数",经确认CNC可以实时的将计数写入WKCNTR.NC文件,现在理论上已经没有问题了,可是后面还有很多坑. 我们刚开始是用dotnet来做的,写好demo程序连接brother测试,可是怎么都无法下载,一直提示"基础连接关闭…
配合log4net使用,用来接收调试信息.因此,此客户端只管通过TCP接收字符串数据,然后显示在界面上. 接收TCP数据 try { Socket s = new Socket("192.168.1.5", 8240); 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s.getInputStream(); DataInputStream input = new DataInputStream(inputStream); byte[] b = new byte[10000]; wh…
前言– 追寻大牛的足迹,无处不在的“性能”问题. 最近在读郭欣大牛的<构建高性能Web站点>,读完收益颇多.作者从HTTP.多级缓存.服务器并发策略.数据库.负载均衡.分布式文件系统多个方面娓娓道来,洋洋洒洒,甚是精彩,想来让人心旷神怡. 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消化本书的内容,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更重要的还是实践.在实践和学习的过程中,我会把自己的经验和感悟分享出来,一方面权当做笔记,另一方面,对于后来的童鞋,希望能提供一丝一毫的帮助,不胜欣慰. 由于是读书随想笔记,因而笔…
一:由于在上一个随笔的基础之上拓展的所以直接上代码,客户端: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ComponentModel; using System.Data; using System.Drawing;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Windows.Forms; using System.Net.Sockets; using S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