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 yes. 在之前的文章已经提到了 RPC 的核心,想必一个 RPC 通信大致的流程和基本原理已经清晰了. 这篇文章借着 Dubbo 来说说微内核这种设计思想,不会扯到 Dubbo 某个具体细节实现上,和 Dubbo 强相关的内容会在之后的文章写到. 所以今天的重点在微内核,而这个概念我最早是从操作系统那里得知,不过操作系统的微内核和 Dubbo 相关的微内核又不太一样. Dubbo 的微内核广义上的微内核,而操作系统只是针对内核实现. 这么说你肯定不清楚,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我们先…
github新增仓库 "dubbo-read"(点此查看),集合所有<Dubbo原理和源码解析>系列文章,后续将继续补充该系列,同时将针对Dubbo所做的功能扩展也进行分享.不定期更新,欢迎Follow. 1 框架设计 在官方<Dubbo 开发指南>框架设计部分提到,Dubbo 服务框架的基本设计原则是: 采用 URL 作为配置信息的统一格式,所有扩展点都通过传递 URL 携带配置信息: 采用 Microkernel + Plugin 模式,Microkerne…
微内核架构(Microkernel Architecture) 微内核架构有时也被成为插件架构模式(plug-in architecture pattern),通常用于实现基于产品的应用,如Eclipse和Firefox.然而许多公司也将内部的业务软件做成软件产品,提供版本.发版说明和插件特性.微内核架构模式通过插件向核心应用添加额外的功能,提供了可扩展性和功能的独立和分离. 模式描述 微内核架构包含两部分组件:核心系统(core system)和插件模块(plug-in modules).应用…
Atitit 插件机制原理与设计微内核 c# java 的实现attilax总结 1. 微内核与插件的优点1 2. 插件的注册与使用2 2.1. Ioc容器中注册插件2 2.2. 启动器微内核启动3 3. 插件的俩种执行策略3 3.1. 必须手动接续,否则自动终止(推荐)3 3.2. 必须手动throw  stop ex终止,负责自动接续..4 4. 插件链的生成原理4 5. -------code4 6. 参考7 1. 微内核与插件的优点 但凡有生命力的产品,都是在扩展性方面设计的比较好的,因…
Dubbo SPI:(version:2.6.*) Dubbo 微内核 + 插件 模式,得益于 Dubbo SPI .其中 ExtentionLoader是 Dubbo SPI 最核心的类,它负责扩展点的加载和生命周期管理. ExtensionLoader ExtensionLoader 类似于 Java SPI 的 ServiceLoader,负责扩展的加载和生命周期维护,它是 Dubbo SPI 最核心的类. 使用最频繁的 API 有如下几个: public static <T> Exte…
写在前面 最近接触了 gRPC 体会到虽然众多 RPC 框架各有各的特点但是他们提供的特性和功能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 这就说明他们面对同样的分布式系统带来的问题.从 2016 年左右开始接触到 dubbo ,基本停留在使用的层面,对 dubbo 的设计以及着重要解决的问题都没有系统的研究过,通过对 dubbo 和其他类似 RPC 产品的系统学习 ,学习分布式系统中面临的共同问题以及解决之道. 微内核架构 微内核架构 (Microkernel architecture) 模式也被称为插件架构 (P…
写在前面 最近接触了 gRPC 体会到虽然众多 RPC 框架各有各的特点但是他们提供的特性和功能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 这就说明他们面对同样的分布式系统带来的问题.从 2016 年左右开始接触到 dubbo ,基本停留在使用的层面,对 dubbo 的设计以及着重要解决的问题都没有系统的研究过,通过对 dubbo 和其他类似 RPC 产品的系统学习 ,学习分布式系统中面临的共同问题以及解决之道. 微内核架构 微内核架构 (Microkernel architecture) 模式也被称为插件架构 (P…
Hola,我是 yes. 经过了 RPC 核心和 Dubbo 微内核两篇文章后,今天终于要稍稍深入一波 Dubbo 了. 作为一个通用的 RPC 框架,性能是很重要的一环,而易用性和扩展性也极为重要. 简单地.无侵入式地扩展和定制 RPC 各阶段功能是很多团队的述求,Dubbo 就满足了这些需求. 它通过微内核设计和 SPI 扩展,使得一些有特殊需求的业务团队可以在 Dubbo 中实现自己的扩展,而不需要修改源码. Dubbo 的成功离不开这样的设计,今天咱们就来盘一盘 Dubbo 是如何实现无…
MIT6.828 LAB2:http://pdos.csail.mit.edu/6.828/2014/labs/lab2/ LAB2里面主要讲的是系统的分页过程,还有就是简单的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过程.关于系统分页,在MIT6.828 虚拟地址转化为物理地址——二级分页:http://blog.csdn.net/fang92/article/details/47320747中有讲. 下面主要是lab2的几个exercise的解题过程. 1.第一个boot_alloc()函数: static vo…
内核与操作系统: 内核是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包含了系统运行的核心过程,决定系统的性能,操作系统启动内核被装入到RAM中: 操作系统与底层硬件设备交互和为运行应用程序提供执行环境. Linux内核与微内核比较: 微内核:内核只需要一个很小的函数集,通常包括几个同步原语,一个简单的调度程序和进程间通信机制. 运行在微内核之上的几个系统进程实现系统级功能:内存分配,设备驱动程序……完全的模块化进程.任何操作 系统层都是独立的程序模块,通过模块化的方法定义明确清晰的软件接口与其它层交互.内核中暂且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