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之observer and visitor】的更多相关文章

很长时间一直对observer(观察者)与visitor(访问者)有些分不清晰. 今天有时间进行一下梳理: 1.observer模式 这基本就是一个通知模式,当被观察者发生改变时,通知所有监听此变化的观察者. MVC.消息队列等等设计有此思想. 在被观察者中,都会存储一个及以上的的观察者名单(映射) 2.visitor模式 访问者模式,主要的解决问题是,通过多态的方式解决,不同的被访问者将会体现不同的形态. 当然这个时候不同于observer模式的观察者名单,而是用不同的接口(接口参数是观察者实…
原文:乐在其中设计模式(C#) - 访问者模式(Visitor Pattern) [索引页][源码下载] 乐在其中设计模式(C#) - 访问者模式(Visitor Pattern) 作者:webabcd 介绍 表示一个作用于某对象结构中的各元素的操作.它使你可以在不改变各元素的类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操作. 示例 有一个Message实体类,某些对象对它的操作有Insert()和Get()方法,现在要针对其中某一方法进行操作. MessageModel using System; usi…
java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Observer) java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Observer) 观察者模式的定义: 定义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 都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 认识观察者模式: 1.目标和观察者之间的关系: 按照模式的定义,目标和观察者之间是典型的一对多的关系. 但是要注意,如果观察者只有一个,也是可以的,这样就变相的实现了目标和观察者之间 一对一的关系. 2.观察者模式中有四种对象: Subject(目标对象), Obse…
设计模式:访问者(Visitor)模式 一.前言    什么叫做访问,如果大家学过数据结构,对于这点就很清晰了,遍历就是访问的一般形式,单独读取一个元素进行相应的处理也叫作访问,读取到想要查看的内容+对其进行处理就叫做访问,那么我们平常是怎么访问的,基本上就是直接拿着需要访问的地址(引用)来读写内存就可以了.    为什么还要有一个访问者模式呢,这就要放到OOP之中了,在面向对象编程的思想中,我们使用类来组织属性,以及对属性的操作,那么我们理所当然的将访问操作放到了类的内部,这样看起来没问题,但…
北风设计模式课程---访问者(Visitor)模式 一.总结 一句话总结: 设计模式是日常问题的经验总结方案,所以学好设计模式对日常出现的问题可以有很好的解决. 访问者设计模式有点神似 抽象工厂模式,都是增加一个维度很容易,增加另外一个维度很麻烦 1.访问者设计模式 为什么 叫访问者设计模式? 1.访问是什么:访问就是遍历 2.增加遍历方式修改类犯了oop的开闭原则 3.将访问独立出来变成一个新的类 什么叫做访问,如果大家学过数据结构,对于这点就很清晰了,遍历就是访问的一般形式,单独读取一个元素…
索引 意图 结构 参与者 适用性 效果 相关模式 实现 实现方式(一):Visitor 模式结构样式代码. 实现方式(二):使用 Visitor 模式解构设计. 实现方式(三):使用 Acyclic Visitor 模式解构设计. 意图 表示一个作用于某对象结构中的各元素的操作. Visitor 使你可以在不改变各元素的类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操作. Represent an operation to be performed on the elements of an object s…
模式动机 对于系统中的某些对象,它们存储在同一个集合中,且具有不同的类型,而且对于该集合中的对象,可以接受一类称为访问者的对象来访问,而且不同的访问者其访问方式有所不同,访问者模式为解决这类问题而诞生.在实际使用时,对同一集合对象的操作并不是唯一的,对相同的元素对象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的操作方式.而且这些操作方式并不稳定,可能还需要增加新的操作,以满足新的业务需求.此时,访问者模式就是一个值得考虑的解决方案.访问者模式的目的是封装一些施加于某种数据结构元素之上的操作,一旦这些操作需要修改的话,接受这…
在GOF的<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一书中对访问者模式是这样说的:表示一个作用于某对象结构中的各元素的操作.它使你可以在不改变各元素的类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操作.访问者模式把数据结构和作用于结构上的操作之间的耦合解脱开,使得操作集合可以相对自由地演化.该模式的目的是要把处理从数据结构分离出来.访问者模式让增加新的操作很容易,因为增加新的操作就意味着增加一个新的访问者.访问者模式将有关的行为集中到一个访问者对象中.   初次接触,定义会显得晦涩并且难于理解,没关系,LZ来陪…
浅谈设计模式之----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也是我们日常程序编写中碰到比较多的一种设计模式.首先,所谓观察者模式定义就是指:在对象之间定义了一对多的依赖,这样一来,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的时候,依赖它的多个对象都会收到通知并且自动更新.      平时的运用中,我们一般用到Observer pattern的实现方式主要是:自定义主题(Subject)和Observer(观察者)和JDK自己封装的java.util.Observer和java.util.Observable(类似sub…
原文首发于我的微信公众号:GeekArtT. Observer设计模式是为了解决"信息同步更新"的问题而存在的.它试图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堆对象"都跟随"某一对象"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如何能够保持"这堆对象"能够同步更新呢?特别是,"这堆对象"很可能在运行时(run-time)不断被添加或者被删除,你设计的机制该如何既能保持增添/删除的灵活性,而又能使"当前这堆对象"同步更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