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e的事务传输层的处理(TLP)】的更多相关文章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1.TLP基本的概念: 2.寻址定位与路由导向 3.请求和响应机制 4.虚拟通道机制 5.数据完整性 6.i/o,memory,configuration,message request.completion 1. 上文提到,传输层transaction Layer specification是用来接受请求和发送响应的,有四种地址空间,三种处理类型: 一类是对IO和memary操作的读写包,其中memary读请求包和响应包,写请求包,写不需要响应包,,IO的读写都需要请…
1.udp协议 UDP是OSI参考模型中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它主要用于不要求分组顺序到达的传输中,分组传输顺序的检查与排序由应用层完成[2]  ,提供面向事务的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UDP 协议基本上是IP协议与上层协议的接口.UDP协议适用端口分别运行在同一台设备上的多个应用程序. UDP提供了无连接通信,且不对传送数据包进行可靠性保证,适合于一次传输少量数据,UDP传输的可靠性由应用层负责.常用的UDP端口号有: 应用协议 端口号DNS 53,TFTP 69,SNMP 161   2.…
0.HTTP协议的历史 我也不知道... 1.关于HTTP 2.0 收到了订阅的邮件,头版是说HTTP 2.0的内容,我本人不是非常关注HTTP这一块儿.可是闲得无聊时也会瞟两眼的.HTTP 2.0的最大改进我认为有两点:第一:新增了帧层帧层的优点在于又一次分发流信息,server处理顺序能够不再依赖用户提交请求的顺序了.另外就是不必一定用TCP传输HTTP了.实际上规范一開始就是这么说的.第二:HTTP头的内容能够增量交互了非常多的HTTP头里面的信息都是參数的协商,每次都要携带,如key/v…
参考: 知乎 传输层概述 “三次握手,四次挥手”你真的懂吗? 传输层上的TCP和UDP TCP/IP协议是一个协议簇.里面包括很多协议的,UDP只是其中的一个, 之所以命名为TCP/IP协议,因为TCP.IP协议是两个很重要的协议,就用他两命名了. 传输层的主要功能: 为端到端连接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为端到端连接提供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服务质量等管理服务,具有传输层功能的协议:TCP .SPX .NetBIOS. TCP定义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
本文力图简洁,让读者对TCP和UDP有个初步的认知.闲话少说,现在开始吧.TCP和UDP都是传输层的协议.TCP通过三次握手建立可靠连接,对未送达的消息重新进行发送.UDP不建立连接而直接发送,对未送达的消息不管不顾,因而是不可靠的. TCP 三次握手 三次握手是发生在建立连接的时候,大致过程是这样的.首先由客户端发起请求,然后服务端对请求进行响应,最后客户端再告知收到响应.具体的过程列在了下面. > 客户端发送带SYN标志的数据包给对方,告知需要建立连接: > 服务端收到后,回传一个带有SY…
1.网络传输层 1应用层(HTTP.FTP.SMTP)报文Message 2传输层(TCP.UDP)报文段Segment,为运行在不同主机上的应用程序进程间提供数据 传输服务.通过套接字(Socket)实现. TCP(传输控制协议)面向连接的.可靠(应用:ftp.smtp.http等都是基于tcp)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无连接的.不可靠的(数据报)应用:视频会议.网络电话. DNS解析.(速度快,能容忍部分数据丢失) 3网络层(IP)数据报datagram,把数据从一台主机移动到另一台主机,…
引: http://coach.iteye.com/blog/2024511 什么是TCP和UDP,以及二者区别是什么? TCP的全称为传输控制协议.这种协议可以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点到点的通信. UDP全称为用户数据报协议,它可以提供非连接的不可靠的点到多点的通信. 使用TCP还是UDP,那要看你的程序注重哪一个方面,可靠(tcp)还是快速(udp). TCP/IP 建立连接的过程 手机能够使用联网功能是因为手机底层实现了TCP/IP协议,可以使手机终端通过无线网络建立TCP连接.   …
原文:http://blog.csdn.net/zjf280441589/article/category/1854365 传输层的主要功能 1)传输层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网络层是为主机到主机提供逻辑通信). 2)复用和分用: 复用是指发送方不同的应用进程都可以使用同一个传输层协议传送数据; 分用是指接收方的传输层在剥去报文的首部之后能够把这些数据正确交付到目的应用进程. 3)传输层还会对收到的报文进行差错检测(首部和数据部分), 而网络层只检查IP数据报的首部, 不检验数据部分…
本文分析基于Linux Kernel 1.2.13 原创作品,转载请标明http://blog.csdn.net/yming0221/article/details/7549340 更多请查看专栏,地址http://blog.csdn.net/column/details/linux-kernel-net.html 作者:闫明 注:标题中的”(上)“,”(下)“表示分析过程基于数据包的传递方向:”(上)“表示分析是从底层向上分析.”(下)“表示分析是从上向下分析. 上篇分析了应用层经过BSD s…
本文分析基于Linux Kernel 1.2.13 原创作品,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blog.csdn.net/yming0221/article/details/7532512 更多请看专栏,地址http://blog.csdn.net/column/details/linux-kernel-net.html 作者:闫明 注:标题中的”(上)“,”(下)“表示分析过程基于数据包的传递方向:”(上)“表示分析是从底层向上分析.”(下)“表示分析是从上向下分析. 这里看看数据包从IP层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