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ord 计算机内存对齐】的更多相关文章

内存对齐理论 a.数据的对齐(alignment) 指数据的地址和由硬件条件决定的内存块大小之间的关系.一个变量的地址是它大小的倍数的时候,这就叫做自然对齐(naturally aligned). 例如,对于一个32bit的变量,如果它的地址是4的倍数(地址的低两位是0--备注1),那么这就是自然对齐. 对齐的规则是由硬件引起的.一些体系的计算机在数据对齐这方面有着很严格的要求.在一些系统上,一个不对齐的数据的载入可能会引起进程的陷入. 在另外一些系统,对不对齐的数据的访问是安全的,但却会引起性…
昨天看Q3的代码,看到有个_INTSAIZEOF的宏,着实晕了一阵.一番google后,终于明白,这个宏的作用是求出变量占用内存空间的大小,先看看_INTSAIZEOF的定义吧: #define _INTSIZEOF(n) ( (sizeof(n) + sizeof(int) - 1) & ~(sizeof(int) - 1) ) (ANSI C标准下,_INTSAIZEOF宏定义在stdarg.h中,Q3中定义在bg_lib.h中:bg_lib.h -- standard C library…
转自:http://www.cnblogs.com/qwcbeyond/archive/2012/05/08/2490897.html 32位机一般默认4字节对齐(32位机机器字长4字节),64位机一般默认8字节对齐(64位机机器字长8字节) 1.先看下面的例子:struct A{   char c1;   int i;   short s;   int j;}a; struct B{   int i;   int j;     short s;   char c1;}b; 结构A没有遵守字节对…
http://blog.csdn.net/xing_hao/article/details/6678048 一.内存对齐 许多计算机系统对基本类型数据在内存中存放的位置有限制,它们会要求这些数据的首地址的值是某个数k(通常它为4或8)的倍数,这就是所谓的内存对 齐,而这个k则被称为该数据类型的对齐模数(alignment modulus).当一种类型S的对齐模数与另一种类型T的对齐模数的比值是大于1的整数,我们就称类型S的对齐要求比T强(严格),而称T比S弱(宽 松).这种强制的要求一来简化了处…
在C语言开发当中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include <stdio.h> struct test { int a; char b; }; int main(int argc, const char * argv[]) { printf("%lu\n", sizeof(struct test)); ; } sizeof操作输出的结果是8,可是int和char类型的长度加起来只有5,那么为什么输出了8呢? 这就牵扯到结构体的内存对齐问题,事实上,结构体中的变量在内存当中并不是以…
转自:http://blog.chinaunix.net/uid-25909619-id-3032209.html 当在C中定义了一个结构类型时,它的大小是否等于各字段(field)大小之和?编译器将如何在内存中放置这些字段?ANSI C对结构体的内存布局有什么要求?而我们的程序又能否依赖这种布局?这些问题或许对不少朋友来说还有点模糊,那么本文就试着探究它们背后的秘密. 首先,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ANSI C保证结构体中各字段在内存中出现的位置是随它们的声明顺序依次递增的,并且第一个字段的…
内存地址对齐,是一种在计算机内存中排列数据(表现为变量的地址).访问数据(表现为CPU读取数据)的一种方式,包含了两种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部分:基本数据对齐和结构体数据对齐 . 为什么需要内存对齐?对齐有什么好处?是我们程序员来手动做内存对齐呢?还是编译器在进行自动优化的时候完成这项工作? 在现代计算机体系中,每次读写内存中数据,都是按字(word,4个字节,对于X86架构,系统是32位,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的宽度都是32位,所以最大的寻址空间为232 = 4GB(也 许有人会问,我的32位XP用…
当在C中定义了一个结构类型时,它的大小是否等于各字段(field)大小之和?编译器将如何在内存中放置这些字段?ANSI C对结构体的内存布局有什么要求?而我们的程序又能否依赖这种布局?这些问题或许对不少朋友来说还有点模糊,那么本文就试着探究它们背后的秘密. 首先,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ANSI C保证结构体中各字段在内存中出现的位置是随它们的声明顺序依次递增的,并且第一个字段的首地址等于整个结构体实例的首地址.比如有这样一个结构体:    struct vector{int x,y,z;}…
这些问题或许对不少朋友来说还有点模糊,那么本文就试着探究它们背后的秘密. 首先,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ANSI C保证结构体中各字段在内存中出现的位置是随它们的声明顺序依次递增的,并且第一个字段的首地址等于整个结构体实例的首地址.比如有这样一个结构体:   struct vector{int x,y,z;} s;   int *p,*q,*r;   struct vector *ps;   p = &s.x;   q = &s.y;   r = &s.z;   ps = &am…
1.什么是内存对齐 还是用一个例子带出这个问题,看下面的小程序,理论上,32位系统下,int占4byte,char占一个byte,那么将它们放到一个结构体中应该占4+1=5byte:但是实际上,通过运行程序得到的结果是8 byte,这就是内存对齐所导致的. //32位系统 #include<stdio.h> struct{ int x; char y; }s; int main() { printf("%d\n",sizeof(s); // 输出8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