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前面一篇介绍了如何通过DDD的思想,来调整单体服务内的工程结构,为微服务的拆分做准备.同时介绍了我们在进行微服务拆分的时候踩过的一些坑. 这篇介绍下我们最终的方案,不一定对,欢迎留言讨论. 微服务划分 问题分析 上篇介绍过我们一开始的服务划分标准 一个领域一个服务的规则去拆分, 同时为了保证领域的纯洁性,我们区分了领域服务,和前台服务.领域服务就是领域逻辑,不直接对前端暴露.前台服务组装各个领域服务,暴露给前端. 同时为了保持扩展,我们预留了一个微服务作为服务孵化器.对于领域不清晰的(比…
摘要 前面两篇介绍了DDD的目标管理.DDD的工程结构调整.这篇讨论微服务的划分.微服务是目前后端比较流行的架构体系了,那么如何做好一个微服务的划分?一个微服务的粒度应该是多大呢?这篇主要介绍如何结合DDD进行领域划分. 工程结构代码 上篇介绍了可落地的DDD的(2)-为什么说MVC工程架构已经过时 很多朋友留言说,有没有sample code,要不然太湿了,不是很明白.这里写了个sample. 就以一个博客网站为例 page1:博客列表页: 展示所有用户发表的博客 page2: 个人介绍页:有…
小结: 1. 微服务中台不是 /1堆砌技术组件就是中台 /2拥有服务治理就是中台 /3增加部分业务功能就是中台 /4Cloud Native 就是中台 https://mp.weixin.qq.com/s/uuaraAWReOYeZuEJiLs9dw 企业微服务中台落地实践和思想之我见 From  朱德明 InfoQ 4/3 微服务和中台是这几年非常时髦随处可见的词,最先在一批互联网企业中开始谈论和建设,并逐渐的蔓延至一些传统企业和传统的 IT 部门,以至于现在在构建信息系统时,很多企业都在说要…
当中台遇上DDD,我们该如何设计微服务? - InfoQ https://www.infoq.cn/article/7QgXyp4Jh3-5Pk6LydWw…
DDD为什么能火起来? 我们先不讨论DDD的定义, 先梳理一下DDD火起来的背景, 根据我学习的套路, 永远是为什么为先,再是解决什么问题,是什么东西, 最后如何使用.我们都知道这些年随着设备以及技术的发展,软件架构发生了很多变化,从最初的单机(BS/CS)架构到后面的集中式架构,再到如今的微服务架构, 现在基本可以说是微服务架构盛行的时代, DDD早在2004年就由埃里克·埃文斯提出, 但一直处于一个不愠不火的状态,直到Martin Fowler的<Microservices>引起大家注意,…
微服务到底怎么拆分和设计才算合理,拆多小才叫微服务?有没有好的方法来指导微服务和中台的设计呢? 深入DDD的核心知识体系与设计思想,带你掌握一套完整而系统的基于DDD的微服务拆分与设计方法,助力落地边界清晰.可持续演进的微服务架构. 欧创新,人保高级架构师,专注基于DDD的微服务设计和开发. DDD实战课,前往 找分享 订阅返现. 学后获得:DDD必知必会10大核心概念:掌握事件风暴与领域建模:上手中台业务建模与设计.…
这是一个基本的微服务+DDD演示例子: 基于 Spring Boot 1.5.6 , Spring Cloud Edgware.SR4 Version 微服务 + DDD,个人觉得应该是首先是从微服务的角度(如何划分微服务)考虑去划分大的业务模块,每一个微服务都应该是一个可以单独部署,各司其职的模块: 微服务实际开发中,也结合DDD的思想去划分所有属于自己的领域. 微服务的划分与落地,其实也应该是以DDD的思想做去指导的,所以无论我们代码结构如何规划,也并非一成不变,应该从实际出发,去思考划分结…
你是否还在为微服务应该拆多小而争论不休?到底如何才能设计出收放自如的微服务?怎样才能保证业务领域模型与代码模型的一致性?或许本文能帮你找到答案. 本文是基于 DDD 的微服务设计和开发实战篇,通过借鉴领域驱动设计思想,指导微服务项目团队进行设计和开发(理论篇详见<当中台遇上 DDD,我们该如何设计微服务?>).本文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讲述领域驱动设计基本知识,包括:分层架构.服务视图.数据视图和领域事件发布和订阅等:第二部分讲述微服务设计方法.过程.模板.代码目录.设计原则等内容:最后部分…
你是否还在为微服务应该拆多小而争论不休?到底如何才能设计出收放自如的微服务?怎样才能保证业务领域模型与代码模型的一致性?或许本文能帮你找到答案. 本文是基于 DDD 的微服务设计和开发实战篇,通过借鉴领域驱动设计思想,指导微服务项目团队进行设计和开发(理论篇详见<当中台遇上 DDD,我们该如何设计微服务?>).本文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讲述领域驱动设计基本知识,包括:分层架构.服务视图.数据视图和领域事件发布和订阅等:第二部分讲述微服务设计方法.过程.模板.代码目录.设计原则等内容:最后部分…
目录 前言 目标 工具 - 最小的学习成本 方案 - 愿景 1. 持续集成 - CI 2. 持续部署 - CD 部署环境 1. 部署gitlab-runner 2. 注册gitlab-runner 搭建DevOps管道 - PipeLines 1. 创建环境 - 发布主板本 2. 滚动更新 - 迭代小版本 3. 自动伸缩 4. 回滚 5. 可扩展性 - 兼容新增微服务 运维说明 1.分支 2.配置文件 总结 最后 前言 2018年既是微服务架构火爆的一年,也是容器和Kubernetes收获赞誉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