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Python
Java
IOS
Andorid
NodeJS
JavaScript
HTML5
【
针对缓冲区保护技术(ASLR)的一次初探
】的更多相关文章
针对缓冲区保护技术(ASLR)的一次初探
0x01 前言 ASLR 是一种针对缓冲区溢出的安全保护技术,通过对堆.栈.共享库映射等线性区布局的随机化,通过增加攻击者预测目的地址的难度,防止攻击者直接定位攻击代码位置,达到阻止溢出攻击的目的的一种技术 目前 ASLR 技术据我所知对3种情况进行了保护,分别是映像基址随机化.堆栈基址随机化和 PEB / TEB 随机化(有论文为参考).下面来亲自测试一下,看看地址到底会不会变 实验环境:Windows 10 ,编译器:C-Free 0x02 映像基址随机化 当可执行文件或动态链接库文件被映射…
如何处理Android中的防缓冲区溢出技术
[51CTO专稿]本文将具体介绍Android中的防缓冲区溢出技术的来龙去脉. 1.什么是ASLR? ASLR(Address space layout randomization)是一种针对缓冲区溢出的安全保护技术,通过对堆.栈.共享库映射等线性区布局的随机化.通过添加攻击者预測目的地址的难度.防止攻击者直接定位攻击代码位置,达到阻止溢出攻击的目的.通常情况下.黑客会利用某个特定函数或库驻存在特定内存位置的这一事实.通过在操纵堆或其它内存错误时调用该函数来发动攻击.ASLR则可以避免这样的情况…
[转] GCC 中的编译器堆栈保护技术
以堆栈溢出为代表的缓冲区溢出已成为最为普遍的安全漏洞.由此引发的安全问题比比皆是.早在 1988 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研究生莫里斯 (Morris) 利用 UNIX fingered 程序的溢出漏洞,写了一段恶意程序并传播到其他机器上,结果造成 6000 台 Internet 上的服务器瘫痪,占当时总数的 10%.各种操作系统上出现的溢出漏洞也数不胜数.为了尽可能避免缓冲区溢出漏洞被攻击者利用,现今的编译器设计者已经开始在编译器层面上对堆栈进行保护.现在已经有了好几种编译器堆栈保护的…
GCC 中的编译器堆栈保护技术
GCC 中的编译器堆栈保护技术 前几天看到的觉得不错得博客于是转发了,但这里我补充一下一些点. GCC通过栈保护选项-fstack-protector-all编译时额外添加两个符号,__stack_chk_guard和__stack_chk_fail分别是存储canary word值的地址以及检测栈溢出后的处理函数,这两个符号如果是在linux上是需要Glib支持的,但如果是像内核代码或是一些调用不同的C库像arm-none-eabi-gcc调用的newlib那么你就需要自己重新实现这两个符号,…
大型.NET商业软件代码保护技术 技术与实践相结合保护辛苦创造的劳动成果
列举工作以来遇到的各种类型的软件所采用的代码保护技术,只讲原理不涉及技术细节实现,以避免产生法律问题.有些朋友说直接把代码放在Github开源下载,开源可以促进技术交流与进步,然而值钱的代码都积压在硬盘里面,即使很烂的代码都卖了很多钱,赢得了许多客户与市场.珍惜爱护自己写的代码,他们都是宝贵的财富. 以下保护技术主要测重于脱机验证与保护,不涉及联网(连接到许可证服务器)验证. 1 程序集混淆 Asembly obfuscate CLR代码的运行是即时编译执行的,.NET编译器只是将源代码文件编译…
[破解] DRM-内容数据版权加密保护技术学习(上):视频文件打包实现
1. DRM介绍: DRM,英文全称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可以翻译为:内容数字版权加密保护技术. DRM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建立数字节目授权中心.编码压缩后的数字节目内容,可以利用密钥(Key)进行加密保护(lock),加密的数字节目头部存放着KeyID和节目授权中心的URL.用户在点播时,根据节目头部的KeyID和URL信息,就可以通过数字节目授权中心的验证授权后送出相关的密钥解密(unlock),节目方可播放. 需要保护的节目被加密,即使被用户下载保存,没有…
浅谈android代码保护技术_ 加固
浅谈android代码保护技术_加固 导语 我们知道Android中的反编译工作越来越让人操作熟练,我们辛苦的开发出一个apk,结果被人反编译了,那心情真心不舒服.虽然我们混淆,做到native层,但是这都是治标不治本.反编译的技术在更新,那么保护Apk的技术就不能停止.现在网上有很多Apk加固的第三方平台,最有名的应当属于:爱加密和梆梆加固了.其实加固有些人认为很高深的技术,其实不然,说的简单点就是对源Apk进行加密,然后在套上一层壳即可,当然这里还有一些细节需要处理,这就是本文需要介绍的内容…
浅谈Android保护技术__代码混淆
浅谈Android保护技术__代码混淆 代码混淆 代码混淆(Obfuscated code)亦称花指令,是将计算机程序的代码,转换成一种功能上等价,但是难于阅读和理解的形式的行为.将代码中的各种元素,如变量,函数,类的名字改写成无意义的名字.比如改写成单个字母,或是简短的无意义字母组合,甚至改写成“__”这样的符号,使得阅读的人无法根据名字猜测其用途.对于支持反射的语言,代码混淆有可能与反射发生冲突.代码混淆并不能真正阻止反向工程,只能增大其难度.因此,对于对安全性要求很高的场合,仅仅使用代…
基于隐私保护技术的DNS通信协议介绍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的DNS传输中用户隐私保护的加密方法:DNSDEA.该方法采用PKI加密体系与DNS协议相融合,不仅解决了域名隐私保护问题,而且与传统DNS体系相兼容,保持了DNS系统的简单.高效的技术特点. 域名系统(DNS)是互联网基础服务,是互联网访问的重要入口,域名隐私保护是 DNS安全的研究热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的DNS传输中用户隐私保护的加密方法:DNSDEA.该方法采用PKI加密体系与DNS协议相融合,不仅解决了域名隐私保护问题,而且与传统DNS体系…
浅谈android代码保护技术_加固
可看原文: http://www.cnblogs.com/jiaoxiake/p/6536824.html 导语 我们知道Android中的反编译工作越来越让人操作熟练,我们辛苦的开发出一个apk,结果被人反编译了,那心情真心不舒服.虽然我们混淆,做到native层,但是这都是治标不治本.反编译的技术在更新,那么保护Apk的技术就不能停止.现在网上有很多Apk加固的第三方平台,最有名的应当属于:爱加密和梆梆加固了.其实加固有些人认为很高深的技术,其实不然,说的简单点就是对源Apk进行加密,然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