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ket解决粘包问题2】的更多相关文章

处理原理: 半包:即一条消息底层分几次发送,先有个头包读取整条消息的长度,当不满足长度时,将消息临时缓存起来,直到满足长度再解码 粘包:两条完整/不完整消息粘在一起,一般是解码完上一条消息,然后再判断是否有剩余字节,有的话缓存起来,循环半包处理 客户端接收代码: private void callReceived(object sender, SocketAsyncEventArgs args) { var socket = sender as Socket; var bb = args.Use…
粘包是指发送端发送的包速度过快,到接收端那边多包并成一个包的现象,比如发送端连续10次发送1个字符'a',因为发送的速度很快,接收端可能一次就收到了10个字符'aaaaaaaaaa',这就是接收端的粘包. 可能我们在平时练习时没觉的粘包有什么危害,或者通过把发送端发送的速率调慢来解决粘包,但在实时通信中,发送端常常是单片机或者其他系统的信息采集机,它们的发送速率是无法控制的,如果不解决接收端的粘包问题,我们无法获得正常的信息. 就以我自己正在做的项目来说,接收端是一台单频指标测量仪,它会把当前测…
本节内容 1.概述 2.代码实现 一.概述 上一篇博客讲到的用MD5来校验还是用的之前解决粘包的方法,就是客户端发送一个请求,等待服务端的确认的这样的一个笨方法.下面我们用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客户端已经知道可接收多少数据了,既然客户端已经知道接收多少数据了,那么客户端在接收数据的时候,正好接收已经知道的数据,不就ok了吗?就是说我循环了正好是收到已经知道的那些数据.比如:我要发5M的数据,我正好收到5M的数据,然后就不往下再收了,因为它有可能跟MD5值黏在一块了,本来说是发5M文件,结果你发了5.…
在AsynServer中对接收函数增加接收判断,如果收到客户端发送的请求信息,则发送10个测试包给发送端,否则继续接收,修改后的接收代码如下: private void AsynReceive() { ];//接收缓存 string receiveStr; );//生成发送数组,10个包 socket.BeginReceive(data, , data.Length, SocketFlags.None, asyncResult => { int length = socket.EndReceiv…
客户端 import os import json import struct import socket sk = socket.socket() sk.connect(('127.0.0.1',8000)) def get_filename(file_path): return os.path.basename(file_path) operate = ['upload','download'] for num, opt in enumerate(operate,1): print(num,…
上一篇随笔:“socket 接收大数据”,在win系统上能够运行,并且解决了大数据量的数据传输出现的问题,但是运行在linux系统上就会出现如下图所示的情况: 就是服务端两次发送给客户端的数据(第一次发送是时准备发送数据的字节大小,第二次是数据内容)粘在一起了,这是socket中的粘包: 查看服务端代码就能知道发生粘包的原因: import socket,os server = socket.socket() server.bind(('localhost',2222)) server.list…
day31 recv工作原理 源码解释: Receive up to buffersize bytes from the socket. 接收来自socket缓冲区的字节数据, For the optional flags argument, see the Unix manual. 对于这些设置的参数,可以查看Unix手册. When no data is available, block untilatleast one byte is available or until the remo…
前言: 本文是针对socket长连接(涉及到服务器主动推数据),每个包头的拼接算法和长度都不一样,具体的包头小伙伴们问自己公司的开发吧,本文只是提供思路.再啰嗦一句:recv到的包头中数字进行某种运算后得到的就是开发定义的返回code. 粘包问题解决思路: python中的socket recv()是阻塞接收的,所以不存在同时发送多个数据接收错乱的情况.网上对于粘包有各种各样的解决办法,什么每次recv前sleep几秒,保证缓存中有足够数据在接收.还有说在recv()中加个wait的参数,保证每…
一.粘包 什么是粘包 只有TCP只有粘包现象,UDP永远不会粘包 所谓粘包问题主要还是因为接收方不知道之间的界限,不知道一次性提取多少字节的数据所造成的 两种情况发生粘包: 1.发送端需要等缓冲区满才发送出去,造成粘包(发送数据时时间间隔短,数据很小,会合在一起,产生粘包) from socket import * phone=socket(AF_INET,SOCK_STREAM) phone.setsockopt(SOL_SOCKET,SO_REUSEADDR,1) phone.bind(('…
一.粘包现象 让我们基于tcp先制作一个远程执行命令的程序(1:执行错误命令 2:执行ls 3:执行ifconfig) 注意注意注意: res=subprocess.Popen(cmd.decode('utf-8'),shell=True,stderr=subprocess.PIPE,stdout=subprocess.PIPE) 的结果的编码是以当前所在的系统为准的,如果是windows,那么res.stdout.read()读出的就是GBK编码的,在接收端需要用GBK解码 且只能从管道里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