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oding: utf-8 -*- # python:2.x __author__ = 'Administrator' #元编程 #new-style类带来了一种能力,通过2个特殊方法(__new__和__metaclass__)在运行时修改类和对象的定义 #__new__方法 #它是一上元构建程序,每次一个对象被factor类实例化时就调用它 #例如: class A(object): def __new__(cls,): print '__new__' return object…
# -*- coding: utf-8 -*- # python:2.x __author__ = 'Administrator' #类级 #在2.2中,提出了类型(type0与类(class)统一(请访问:https://www.python.org/download/releases/2.2.3/descintro(可能已经不存在了))-这使内建类型的子类化成为可能,并且添加一个新内建类型object #用于所有内建类的公共祖先 #展示一个名为distinctdict类的代码,与平常的dic…
本实例是元类实例,功能是记录该的子类的类名,并以树状结构展示子类的类名. RegisterClasses继承自type,提供的功能是在__init__接口,为类创建了childrens的集合,并类名保存到对应的父类元组的childrens的集合中. 同时对__str__打印方法和__iter__迭代方法进行了定义,其中: __iter__方法返回类名的childrens集合,并对其中的元素进行输入. 而Sharp继承自RegisterClasses, 当 for s in Sharp: prin…
元类是类的类,使我们自定义的类,即我们用class定义类本质就是元类,是类的模板 四步走: 一:控制class定义类的过程 1.先拿到类名 2.在拿到基类 3.执行类体代码,得到名称空间的dict 4.调用元类将三个参数传递进去 #其实class 是上面四步的封装.(隔离了复杂度) 二:自定义元类 class Mymeta(type): def __init__(self,class_name,class_base,class_dic): super().__init__(class_name,…
Python并不强求你以面向对象的方式编程(与Java不同) # coding=utf8 class FooClass(object): version = 0.1 def __init__(self, nm='John Doe'): self.name = nm print('Created a class instance for', nm) def showname(self): print('Your name is ', self.name) print('My name is ',…
开发一个支持多用户在线的FTP程序-------------------主要是学习思路 实现功能点 1:用户登陆验证(用户名.密码) 2:实现多用户登陆 3:实现简单的cmd命令操作 4:文件的上传(断点续传) 程序文件结构 说明: 客户端文件夹为TFTP_Client, 服务端文件夹为TFTP_Server,bin目录下的文件为启动文件.核心代码在core文件夹中,服务端home文件夹为每个账号的家目录,已登陆名为文件夹名,conf文件夹为配置文件,logger为日志文件夹(未实现) 一:启动…
class Employee: //定义类 以冒号结束 '所有员工的基类' //帮助信息 empCount = 0 def __init__(self, name, salary): //调用时初始化,属性有name和salary self.name = name self.salary = salary Employee.empCount += 1 def displayCount(self): print "Total Employee %d" % Employee.empCoun…
TCP是因特网中的传输层协议,使用三次握手协议建立连接.当主动方发出SYN连接请求后,等待对方回答SYN+ACK[1],并最终对对方的 SYN 执行 ACK 确认.这种建立连接的方法可以防止产生错误的连接.[1] TCP三次握手的过程如下: 客户端发送SYN(SEQ=x)报文给服务器端,进入SYN_SEND状态. 服务器端收到SYN报文,回应一个SYN (SEQ=y)ACK(ACK=x+1)报文,进入SYN_RECV状态. 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端的SYN报文,回应一个ACK(ACK=y+1)报文,进…
1.基础概念 当两个或以上对共享内存操作的并发线程中,如果有一个改变数据,又没有同步机制的条件下,就会产生竞争条件,可能会导致执行无效代码.bug等异常行为. 竞争条件最简单的解决方法是使用锁.锁的操作非常简单,当一个线程需要访问部分共享内存时,它必须先获得锁才能访问.此线程对这部分共享资源使用完成之后,释放锁,然后其他线程才可再次获得锁并访问这部分资源. 然而,在实际使用中,这个方法经常导致死锁现象.当不同线程要求得到同一个锁时,死锁就会发生,此时程序不会继续执行,因为他们互相拿着对方需要的锁…
--永远不要在OJ上使用值元编程,过于简单的没有优势,能有优势的编译错误. 背景 2019年10月,我在学习算法.有一道作业题,输入规模很小,可以用打表法解决.具体方案有以下三种: 运行时预处理,生成所需的表格,根据输入直接找到对应项,稍加处理后输出: 一个程序生成表格,作为提交程序的一部分,后续与方法1相同,这样就省去了运行时计算的步骤: 以上两种方法结合,编译期计算表格,运行时直接查询,即元编程(metaprogramming). 做题当然是用方法1或2,但是元编程已经埋下了种子.时隔大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