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还在为微服务应该拆多小而争论不休?到底如何才能设计出收放自如的微服务?怎样才能保证业务领域模型与代码模型的一致性?或许本文能帮你找到答案. 本文是基于 DDD 的微服务设计和开发实战篇,通过借鉴领域驱动设计思想,指导微服务项目团队进行设计和开发(理论篇详见<当中台遇上 DDD,我们该如何设计微服务?>).本文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讲述领域驱动设计基本知识,包括:分层架构.服务视图.数据视图和领域事件发布和订阅等:第二部分讲述微服务设计方法.过程.模板.代码目录.设计原则等内容:最后部分…
你是否还在为微服务应该拆多小而争论不休?到底如何才能设计出收放自如的微服务?怎样才能保证业务领域模型与代码模型的一致性?或许本文能帮你找到答案. 本文是基于 DDD 的微服务设计和开发实战篇,通过借鉴领域驱动设计思想,指导微服务项目团队进行设计和开发(理论篇详见<当中台遇上 DDD,我们该如何设计微服务?>).本文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讲述领域驱动设计基本知识,包括:分层架构.服务视图.数据视图和领域事件发布和订阅等:第二部分讲述微服务设计方法.过程.模板.代码目录.设计原则等内容:最后部分…
背景 名词解释 如果你的团队目前正是构建微服务架构风格的软件系统,问自己两个问题? 软件架构演进 软件架构大致经历了从单机架构,集中式架构,分布式微服架构,程序的层次图如下所示. 单机架构 特点如下: 1, 面向过程的设计方法: 2, 结构为CS: 3,程序的层次分两层,即UI层和数据库层: 4, 设计的核心在数据库和字段. 集中式架构 特点如下: 1, 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2,程序层次为经典的3层架构,即业务接入层, 业务逻辑层,数据库层: 3,部分企业也采用SOA架构风格: 4,集中式的架…
记得之前在规划和设计微服务架构的时候,张队长给了我一个至今依然记忆深刻的提示:『你的设计蓝图里为什么没有看到DDD的影子呢?』 随着对充血模型的领域认知的加深,我越加感觉到DDD的重要性.但是DDD内容繁多,是不是要深入去了解呢,我觉得不必入坑太深,个人浅见,它最核心的一点就是针对贫血模型的不足而设计,把原先传统的贫血模型里的业务逻辑层拎出来,融入到Domain层,这样面对复杂业务的规模化变更,我们只需要专注于Domain即可. 回到主题,我们要了解的是微服务和DDD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在互…
领域驱动设计(DDD)的中心内容是如何将业务领域概念映射到软件工件中.大部分关于此主题的著作和文章都以 Eric Evans 的书<领域驱动设计>为基础,主要从概念和设计的角度探讨领域建模和设计情况.这些著作讨论实体.值对象.服务等 DDD 的主要内容,或者谈论通用语言.界定的上下文(Bounded Context)和防护层(Anti-Corruption Layer)这些的概念. 本文旨在从实践的角度探讨领域建模和设计,涉及如何着手处理领域模型并实际地实现它.我们将着眼于技术主管和架构师在实…
摘要 在前面一篇介绍了如何通过DDD的思想,来调整单体服务内的工程结构,为微服务的拆分做准备.同时介绍了我们在进行微服务拆分的时候踩过的一些坑. 这篇介绍下我们最终的方案,不一定对,欢迎留言讨论. 微服务划分 问题分析 上篇介绍过我们一开始的服务划分标准 一个领域一个服务的规则去拆分, 同时为了保证领域的纯洁性,我们区分了领域服务,和前台服务.领域服务就是领域逻辑,不直接对前端暴露.前台服务组装各个领域服务,暴露给前端. 同时为了保持扩展,我们预留了一个微服务作为服务孵化器.对于领域不清晰的(比…
在<WeText项目:一个基于.NET实现的DDD.CQRS与微服务架构的演示案例>文章中,我介绍了自己用Visual Studio 2015(C# 6.0 with .NET Framework 4.6.1)开发的DDD/CQRS/微服务架构的案例项目:WeText.文章发出后反响很好,也很感谢大家的关注.在本文中我将介绍如何在Ubuntu 14.04.4 LTS中运行WeText项目的服务端. 为跨平台而生 从一开始的设计,我就把WeText的服务端跨平台纳入了实践目标,因此,所选择的框架…
    系列文章目录:     <微服务设计>读书笔记大纲 一.CI(Continuous Integration)简介  CI规则1:尽量频繁地把代码签入到分支中以进行集成 CI规则2:不光要对语法进行验,也要提供一系列的自动化来验证 CI规则3:CI失败后,要把修复CI当做第一优先级的事情 说明:作为CI流程的一部分,我们提供的制品应该每次只生成一次,然后在所有的部署一切使用,这不仅避免多次重复做一件事情,还可以保证部署上线的制品与测试通过的那是同一个. 二.把CI映射到微服务 这里有几种…
微服务与敏捷开发(Scrum/Kanban)的核心思想之我见   关于"微服务"和"敏捷开发"的文章网络上有很多,所以这里不再重复叙述这些概念的解释和特点,而是就个人实际工作中对他们的核心思想的理解及运用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下IT开发领域,"微服务"及"敏捷开发"越来越被各公司及团队重视.但是在交流中发现很多人对"微服务"及"敏捷开发"存在很大的误解,尤其在各公司的…
使用微服务有一段时间了,这种开发模式和传统的开发模式对比,有很大的不同. 分工不同,以前我们可能是一个一个模块,现在可能是一人一个系统. 架构不同,服务的拆分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问题,拆分是否合理对以后发展影响巨大. 部署方式不同,如果还像以前一样部署估计累死了,自动化运维不可不上. 容灾不同,好的微服务可以隔离故障避免服务整体down掉,坏的微服务设计仍然可以因为一个子服务出现问题导致连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