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2.6 内核的 Initrd 机制解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文章来自: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linux/l-k26initrd/ 1.什么是 Initrd initrd 的英文含义是 boot loader initialized RAM disk,就是由 boot loader 初始化的内存盘.在 linux内核启动前, boot loader 会将存储介质中的 initrd 文件加载到内存,内核启动时会在访问真正的根文件系统前先访问该内存中的 initrd 文件系统.在 boot loader 配置了 initr…
from: https://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linux/l-k26initrd/ 简介: Linux 的 initrd 技术是一个非常普遍使用的机制,linux2.6 内核的 initrd 的文件格式由原来的文件系统镜像文件转变成了 cpio 格式,变化不仅反映在文件格式上, linux 内核对这两种格式的 initrd 的处理有着截然的不同.本文首先介绍了什么是 initrd 技术,然后分别介绍了 Linux2.4 内核和 2.6 内核的 initr…
什么是Initrd initrd的英文含义是 boot loader initialized RAM disk,就是由boot loader初始化的内存盘.在 linux内核启动前, boot loader 会将存储介质中的 initrd 文件加载到内存,内核启动时会在访问真正的根文件系统前先访问该内存中的 initrd 文件系统. 在 boot loader 配置了 initrd 的情况下,内核启动被分成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先执行 initrd文件系统中的"某个文件",完成加载驱动模…
题记 很久之前就分析过这部分内容,但是那个时候不够深入,姑且知道这么个东西存在,到底怎么用,来龙去脉咋回事就不知道了.前段时间工作上遇到了一个initrd的问题,没办法只能再去研究研究,还好,有点眉目,索性整理了一下. 网络上流传着很多关于ramdisk.initrd的各种版本的分析,我的这篇源于对他们的理解,非常感谢那些前辈的无私奉献,要不然我们这些晚辈学起东 西来该是多么艰难呀.在这里需要特别声明的是如果文中有引用了您的思想而没有给出参考文献,请您原谅我的疏忽.晚辈就是需要站在像您这种巨人的…
转自:http://www.cnblogs.com/armlinux/archive/2011/03/30/2396827.html 摘要:对于Linux用户来说,Ramdisk并不陌生,可是为什么需要它呢?本文对Ramdisk在内核启动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它的内部机制进行深入介绍.标题 initrd 和 initramfs在内核中的处理临时的根目录rootfs的挂载initrd的解压缩老式的initrd的处理cpio格式的initrd的处理initrd实例分析在早期的Linux系统中,一般就只有…
Linux内核抢占实现机制分析 转自:http://blog.chinaunix.net/uid-24227137-id-3050754.html [摘要]本文详解了Linux内核抢占实现机制.首先介绍了内核抢占和用户抢占的概念和区别,接着分析了不可抢占内核的特点及实时系统中实现内核抢占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禁止内核抢占的情况和内核抢占的时机,最后介绍了实现抢占内核所做的改动以及何时需要重新调度. [关键字]内核抢占,用户抢占,中断, 实时性,自旋锁,抢占时机,调度时机,schedule,pree…
基于linux-2.6.35的class_create(),device_create解析 作者:苗老师,华清远见嵌入式学院讲师. 从linux内核2.6的某个版本之后,devfs不复存在,udev成为devfs的替代.提醒一点,udev是应用层的,不要试图在内核的配置选项里找到它;加入对udev的支持很简单,以作者所写的一个字符设备驱动为例,在驱动初始化的代码里调用class_create为该设备创建一个class,再为每个设备调用device_create创建对应的设备.大致用法如下: st…
[WebKit内核] JavaScript引擎深度解析--基础篇(一)字节码生成及语法树的构建详情分析 标签: webkit内核JavaScriptCore 2015-03-26 23:26 2285人阅读 评论(1) 收藏 举报  分类: Webkit(34)  JavascriptCore/JIT(3)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看到HorkeyChen写的文章<[WebKit] JavaScriptCore解析--基础篇(三)从脚本代码到JIT编译的代码实现>…
NPTL是一个1×1的线程模型,即一个线程对于一个操作系统的调度进程,优点是非常简单.而其他一些操作系统比如Solaris则是MxN的,M对应创建的线程数,N对应操作系统可以运行的实体.(N<M),优点是线程切换快,但实现稍复杂 转 Linux2.6内核实现的是NPTL线程模型,依然是用进程来模拟线程,但新引入了线程组(进程组)的概念,使得实现效率更好. 在2.4内核中,不存在线程组的概念,当运行一个多线程得程序时,使用ps命令,可以看到有许多个进程,在ps命令看来,线程基本上是等同于进程,在信…
Linux内核态抢占机制分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c8cc401012pxj.html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非抢占式内核(Non-Preemptive Kernel)和可抢占式内核(Preemptive Kernel)的区别.接着分析Linux下有两种抢占:用户态抢占(User Preemption).内核态抢占(Kernel Preemption).然后分析了在内核态下:如何判断能否抢占内核(什么是可抢占的条件):何时触发重新调度(何时设置可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