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口发送端verilog代码分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串口发送端verilog代码分析 `timescale 1ns / 1ps ////////////////////////////////////////////////////////////////////////////////// // Company: // Engineer: chensimin // // Create Date: 2018/05/23 13:59:45 // Design Name: // Module Name: uart_tx // Project Name…
串口接收端verilog代码分析 `timescale 1ns / 1ps ////////////////////////////////////////////////////////////////////////////////// // Company: // Engineer: chensimin // // Create Date: 2018/05/23 16:14:30 // Design Name: // Module Name: uart_rx // Project Name…
verilog 代码分析与仿真 注意:使用vivado 自带的仿真工具, reg和wire等信号需要赋予初始值 边沿检测 module signal_test( input wire cmos_pclk_i, input wire cmos_vsync_i ); // 上升沿捕获 :] vsync_d; wire vsync_start; wire vsync_end; always @(posedge cmos_pclk_i) begin vsync_d <= {vsync_d[], cmos…
源:http://blog.csdn.net/walkingman321/article/details/7218705 本文分析蓝牙协议栈中蓝牙转串口(SPP)部分的实现. 1.  基本概念 Bluez提供了蓝牙转串口的功能,应用程序可以通过dbus接口控制bluez的串口功能. 1.1 启动SPP服务等待远端设备连接的过程: org.bluez.SerialProxyManager->CreateProxy         // 得到一个serial proxy org.bluez.Seri…
在进行工程调试的时候有时候需要对变量进行观察,SingnaTap II Logic Analyzer 只能对管脚进行观察,所以要观察内部的变量必须把内部的变量进行输出.一种方法是直接把变量定义成管脚通过signaltap II观察,一种是用显示器显示,另外一种是通过串口进行观察.本文主要写了串口发送的一些代码. 时序图: 起始位0 数据8bit 结束位1 一共10bit 输入50MHz通过megawizard 生成9600Hz比例系数为3/15625; 代码如下: module RX232_IN…
代码里面发送粘性事件代码如下: // 发送Sticky事件 EventBus.getDefault().postSticky(new User("soyoungboy", "西安财经学院"), "soyoungboy"); 然后我们进入postSticky方法里面去: EventType 是什么? 该类是描述一个函数唯一性的对象,参数类型.tag两个条件保证了对象的唯一性.通过该类的对象来查找注册了相应类型和tag的所有订阅者{@see* Sub…
一.模块框图及基本思路 tx_module:串口发送的核心模块,详细介绍请参照前面的“基于Verilog的串口发送实验” fifo2tx_module:当fifo不为空时,读取fifo中的数据并使能发送 tx_fifo:深度为1024,8位宽度fifo tx_interface:前面几个模块的组合 tx_interface_control:不断向tx_fifo中写入递增的8位数据(8’d0-8’hff) tx_interface_top:顶层模块 二.软件部分 tx_bps_module: )(…
一.模块框图及基本思路 tx_bps_module:波特率时钟产生模块 tx_control_module:串口发送的核心控制模块 tx_module:前两个模块的组合 control_module:发送控制模块,每秒触发一次发送 tx_top_module:tx_module+control_module 二.软件部分 tx_bps_module: )( CLK,RSTn, Count_Sig, BPS_CLK ); input CLK; input RSTn; input Count_Sig…
上一篇<Flink接收端反压机制>说到因为Flink每个Task的接收端和发送端是共享一个bufferPool的,形成了天然的反压机制,当Task接收数据的时候,接收端会根据积压的数据量以及可用的buffer数量(可用的memorySegment数)来决定是否向上游发送Credit(简而言之就是当我还有空间的时候,我向上游也就是上一个Task的发送端发送一个ack消息,表明我还有空间你可以发送数据过来,如果下游没有给你Credit就证明下游已经堵了,没有空间了也就不能继续往下游发送了) 现在从…
构建 这里搜集了用来构建应用程序的工具. Apache Maven:Maven使用声明进行构建并进行依赖管理,偏向于使用约定而不是配置进行构建.Maven优于Apache Ant.后者采用了一种过程化的方式进行配置,所以维护起来相当困难. Gradle:Gradle采用增量构建.Gradle通过Groovy编程而不是传统的XML声明进行配置.Gradle可以很好地配合Maven进行依赖管理,并且把Ant脚本当作头等公民. 字节码操作 编程操作Java字节码的函数库. ASM:通用底层字节码操作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