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学习第六课】的更多相关文章

Python学习第六课 课前回顾 列表 创建 通过 [] :写在[]里,元素之间用逗号隔开 对应操作: 查 增 append insert 改(重新赋值) 删除(remove del pop(删除后会有返回值)) 其他操作 count 统计 extend 可以在列表末尾追加多个值 index 返回列表索引位置 reverse 把我.列表中的元素反转 sort 按ASCII排序 元组 数据只可以被查询,不能被修改: 元组写在()里,之间用逗号隔开 enumerate(A,B) 添加序号;A表示所添…
元组 (tuple) tu=(11,22,(123,456),[22,55],) # 一般定义元组的时候最后面加一个, # 元组不能被修改或者删除 v = tu[0] # 也可以根据索引取值 print(v) # 输出结果 11 for item in tu: # 支持 for 循环输出 print(item) # 输出结果 11 22 (123,456) [22,55] 字典 (dict) 中的一些方法 info = { "name":"hanhan", &quo…
目录 python学习第六讲,python中的数据类型,列表,元祖,字典,之列表使用与介绍. 二丶列表,其它语言称为数组 1.列表的定义,以及语法 2.列表的使用,以及常用方法. 3.列表的常用操作 4.关键字,函数,方法的区别. 5.列表的循环遍历 python学习第六讲,python中的数据类型,列表,元祖,字典,之列表使用与介绍. 二丶列表,其它语言称为数组 1.列表的定义,以及语法 List(列表) 是 Python 中使用 最频繁 的数据类型,在其他语言中通常叫做 数组 专门用于存储…
Python学习第七课 'Alex' "Alex"print('hello'*5) #重复输出字符串 print('hellowold'[2:]) #类似于切片操作:会取出 llowold #关键字 inprint(123 in [23,12,123,45]) #返回ture #字符串拼接A='123'B='456'C=A+B D=''.join([A,B]) print(C)print(D) Python的内置方法 st='hello kitty {name} is {age}' s…
Python课堂笔记六 常用模块已经可以在单位实际项目中使用,可以实现运维自动化.无需手工备份文件,数据库,拷贝,压缩. 常用模块 time模块 time.time time.localtime time.strftime os模块:主要针对操作系统的一些方法,如:切换目录 sys模块:跟python解释器交互使用. shutil模块:针对目录或文件的复制,拷贝,重命名的操作等. hashlib模块:摘要算法模块. 1.文件的一致性校验 2.用户的加密认证 3.不可逆性,撞库,加盐 json/p…
前言. 本内容全部以python3所讲 一.Python安装 windows 1.下载安装包 https://www.python.org/downloads/ 2.安装 默认安装路径:C:\python27 3.配置环境变量 [右键计算机]-->[属性]-->[高级系统设置]-->[高级]-->[环境变量]-->[在第二个内容框中找到 变量名为Path 的一行,双击] --> [Python安装目录追加到变值值中,用 : 分割] 如:原来的值;C:\python27,…
面向对象基本知识: 面向对象是一种编程方式,此编程方式的实现是基于对 类 和 对象 的使用 类 是一个模板,模板中包装了多个“函数”供使用(可以将多函数中公用的变量封装到对象中) 对象,根据模板创建的实例(即:对象),实例用于调用被包装在类中的函数 面向对象三大特性:封装.继承和多态 面向对象类成员 一.变量 变量包括:类变量和实例变量,他们在定义和使用中有所区别,而最本质的区别是内存中保存的位置不同, 类变量:属于类 实例变量:属于实例 class Role(object): #类变量,在内存…
python面向对象   面向对象编程(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介绍   对于编程语言的初学者来讲,OOP不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的编程方式,虽然大家都知道OOP的三大特性是继承.封装.多态,并且大家也 都知道了如何定义类.方法等面向对象的常用语法,但是一到真正写程序的时候,还是很多人喜欢用函数式编程来写代码,特别是初学者,很容易陷入一个窘境就是 “我知道面向对象,我也会写类,但我依然没发现在使用了面向对象后,对我们的程序开发效率或其它方面带来什么好处,因为我使用函数…
一.函数的定义和调用 为什么要用函数:例如,计算一个数据的长度,可以用一段代码实现,每次需要计算数据的长度都可以用这段代码,如果是一段代码,可读性差,重复代码多: 但是如果把这段代码封装成一个函数,用的时候直接调用,一是简洁明了,二是节省代码量 定义函数:def 函数名():函数体 调用函数:函数名() 写函数的时候,要尽量以功能为导向,结果最好不要直接在函数打印 def func(para): count = 0 for i in para: count += 1 return count a…
装饰器是闭包的一种使用场景: python中的装饰器在定义上需要传入一个函数对象, 在此函数执行之前或者之后都可以追加其它的操作, 这样做的好处是,在不改变源码(原本业务逻辑的)同时,进行功能的扩展: 它在python中一般被使用在,性能测试,插入日志,事务管理,权限校验... 它就好比是一个切面(可插拔的),也就是我们之后学习中会提到的叫面向切面编程(aop) 开放封闭原则: 开放: 在不改动源码(破坏原本业务逻辑)的同时扩展新的功能 封闭: 不允许随意去修改源代码 说明装饰器的好处:部门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