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设备和“以隐私为中心”的提供商之间的DNS流量可以阻止某人窥探您的浏览器所指向的位置,或者使用DNS攻击将其发送到其他地方. 该网络中立性的死亡和法规对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如何处理客户的网络流量的松动都提出了许多隐私的担忧.互联网提供商(以及其他通过互联网观看流量的用户)早已拥有一种工具,可以让他们轻松监控个人的互联网习惯:他们的域名系统(DNS)服务器.如果他们还没有提供这些数据(或者用它来改变你如何看待互联网),他们很可能很快就会这样做. DNS服务是Internet的电话簿,提供与网站和其…
数据分析 - 美国金融科技公司Prosper的风险评分分析 今年Reinhard Hsu觉得最有意思的事情,是参加了拍拍贷第二届魔镜杯互联网金融数据应用大赛.通过"富爸爸队",认识了一群小伙伴,带领大家成功进入到复赛阶段,并打造了复赛阶段用户评分最高的分析类产品.详见<祝贺富爸爸队的投资分析作品成功进入拍拍贷魔镜杯复赛阶段>. Prosper是美国的一家金融科技公司,Reinhard Hsu在进入金融科技行业前就已经知道该公司,因为名字与Reinhard Hsu之前的老东家…
美国一家科技公司毕威拓(Pivotal)规定员工在早上9点06分准时上班,以提高工作效率.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美国科技公司毕威拓(Pivotal)的员工每天都要在9点06分准时报到,在参加5至10分钟的会议后,便开始上班. 毕威拓创办人兼总裁Rob Mee 表示,这是为了提高员工的办事效率. 他说:“我发现软件程序员一般在毫无监视下,通常早上10点才上班,而若他们没有吃饱早餐,他们到11点就饿了.于是,他们会停下手上的工作来找食物,浪费许多时间,效率非常低.” 因此,公司决定在员工…
作者:Ben.Z 时间:2018-04-19 做这份统计表格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下美国的IT发展,搞清楚那些耳熟能详的名词的来源. 原文是用WPS统计的,本文仅展示截图. 创始人年龄分析: 1.上个世纪,每个10年都有人创立科技公司: 2.30年代的创始人较少,因为二战的缘故吧: 3.50年代出生的创业者最多,或许是因为战后经济发展了,这个年代出生的孩子生活大大提高了: 4.60年代也不少,但70年代更多,可以算是大爆发: 5.80年代的创业者逐渐增多,但不确定后续是否会更多,毕竟70年代的…
时间:2018-04-19 前面整理了一些美国科技公司的信息,这篇文章整理的是我华夏的一些科技公司的信息. 华为.百度.阿里.腾讯.美团.携程.京东.小米.奇虎360……之后,其它一些公司,要么体量 太小,要么就是不怎么出名. 期间发现,美国的科技公司太好选了,好多都大名鼎鼎!而选我华夏的呢?还需要参考股票的软件板 块的排行榜,淡淡地忧桑啊! 下面是今天花了大半天,刚刚出炉的新鲜数据截图,分两部分. Part 1:公司创建及IPO信息 1.60年代.70年代的创始人是主力军: 2.创建时间最早的…
假设有不论什么科技公司能够完美阐释"转型"这个词的含义,那么这家公司非创立103年的IBM莫属. 如今,它的变化更胜以往. 在<財富>杂志周二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拉古纳尼古尔举行的"最具影响力女性"峰会上,IBM CEO罗睿兰(Ginni Rometty)表示她别无选择,仅仅能迎难而上. "发展和舒适不能共存.这不管是对人.对公司,还是对国家均是如此."罗睿兰说. 罗睿兰正在领导IBM经历这样的"不变不行"的艰难时期…
根据 SDTimes 报道,Pluralsight 科技公司公布自己的 Technology Index,JavaScript 位居榜首. Pluralsight,是美国的一家面向软件开发者的在线教育课程服务商,成立于 2004 年,该公司网站平台上已经积累了 3000+ 个课程,并且每天还有所增加,学员广泛分布在全球 150 多个国家. Technology Index 基于 23 亿个数据点,并不单单只有分析编程语言,涉及到是软件工程师.IT 运营.信息安全和数据专业人员最需要的技术,显示…
Sanarus Medical --国外一家研究乳腺癌治疗的科技公司 http://www.sanarus.com/…
原文:http://36kr.com/p/146507.html 这是一篇几年前的文章,但对于没有涉及到工具文化这个概念的人来说,还是很新的. 前言 前段时间和大众点评的 CEO 张涛聊天的时候碰到内部工具这个话题,我们都非常推崇一个优秀的技术公司应有有一个非常强势的工具文化.在工具上,我有很深的体会,我说那不如我把我的理解通过 Facebook 的一些实践例子来阐述一下,希望对科技公司有些帮助. 不断发展.改进公司的内部工具,可以极大提高每个员工的工作效率,可以减少运营人员的数目:这样既改善了…
http://www.36kr.com/p/146507.html 编者按:本文由 @王淮Harry哥 撰写,摘自他即将出版的新书.王淮是 Facebook 早期员工,中国藉第二位工程师第一位研发经理,点 这里关注他的新浪微博. Facebook对于内部工具(Tools)是非常非常关注的.招聘我进公司的总监黄易山,就是这方面一个最有力的倡导者,他极度建议,公司要把最好的人才放到工具开发那一块,因为工具做好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有人的效率都可以得到提高,而不仅仅是工程师.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