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Linux内核-页高速缓存】的更多相关文章

页高速缓存,可以理解为对磁盘中的文件内容进行缓存的一种缓存策略,当然它不仅仅用于磁盘文件. 当对同一磁盘数据反复访问时,缓存数据就是非常必须的了.这就是buffer和 cache这两个概念中的buffer范畴了. 页高速缓存的核心数据结构是address_space结构体,它由inode对象的i_mapping指针指向,我们知道inode对象中记录了一个文件的基本信息,所以每个文件都有一个address_space对象. 每个address_space对象对应一棵radix树,我在文章 radi…
前言 本人再看深入理解Linux内核的时候发现比较难懂,看了Linux系统编程一说后,觉得Linux系统编程还是简单易懂些,并且两本书都是讲Linux比较底层的东西,只不过侧重点不同,本文就以Linux系统编程为例并且会穿插一些深入理解Linux内核的内容来写. 1 入门与基本概念 本书的背景 Linux内核3.9,gcc编译器4.8,C库2.17 文件和文件系统 文件必须打开才能访问 同一个文件可以由多个进程或者同一个进程多次打开.系统会为每个打开的文件实例提供唯一描述符.进程可以共享文件描述…
转自:http://www.cnblogs.com/likeyiyy/p/3837272.html 我对linux高端内存的错误理解都是从这篇文章得来的,这篇文章里讲的 物理地址 = 逻辑地址 – 0xC0000000:这是内核地址空间的地址转换关系. 这句话瞬间让我惊呆了,根据我的CPU的知识,开启分页之后,任何寻址都要经过mmu的转换,也就是一个二级查表的过程(386) 难道内核很特殊,当mmu看到某个逻辑地址是内核传来的之后,就不查表了,直接减去0xC0000000,然后就传递给内存控制器…
我对linux高端内存的错误理解都是从这篇文章得来的,这篇文章里讲的 物理地址 = 逻辑地址 – 0xC0000000:这是内核地址空间的地址转换关系. 这句话瞬间让我惊呆了,根据我的CPU的知识,开启分页之后,任何寻址都要经过mmu的转换,也就是一个二级查表的过程(386) 难道内核很特殊,当mmu看到某个逻辑地址是内核传来的之后,就不查表了,直接减去0xC0000000,然后就传递给内存控制器了??? 我发现网上也有人和我问了同样的问题,看这个问题 这句话太让人费解了,让人费解到以至于要怀疑…
深入理解Linux内核 读书笔记 一.概论 操作系统基本概念 多用户系统 允许多个用户登录系统,不同用户之间的有私有的空间 用户和组 每个用于属于一个组,组的权限和其他人的权限,和拥有者的权限不一样.对应的是Linux的文件权限系统 进程 和程序的区别.几个进程能并发执行同一个程序,一个进程能顺序执行几个程序 程序更像是代码片段,进程是执行代码的容器 linux是抢占式操作系统,也就是一个进程只能占用CPU一段时间.非抢占式系统中,进程如果不释放CPU,可以一直占用 内核体系结构 Linux是单…
页高速缓存:1.磁盘高速缓存的一种 2.一种对完整的数据页进行操作的磁盘高速缓存.3.将一页数据写到块设备的时候,内核首先检查对应的页是否已经在高速缓存中,不在就添加并填充数据.4.I\O数据的传送并不是马上开始,而是要延迟几秒,从而让进程有机会对要写入的数据进行修改. 高速缓存中可能的内容:1.含有普通文件数据的页2.含有目录的页3.含有直接从块设备文件读出的页.(跳过了文件系统层)4.含有用户态进程数据的页5.属于特殊文件系统文件的页.例如共享内存的进程间通信(IPC)所使用的特殊文件系统s…
1.用户和用户组 每个用户是一个或多个用户组的一名成员,组由唯一的用户组标识符(user group ID)标识.每个文件的相关权限也恰好与一个组相对应. root为超级用户, 2.模块 为了达到微内核理论上的很多优点而又不影响性能, Linux内核提供了模块(module).模块是一个目标文件,其代码可以在运行时链接到内核或从内核解除链接.这种目标代码通常由一~组函数组成,用来实现文件系统.驱动程序或其他内核上层功能.与微内核操作系统的外层不同,模块不是作为一个特殊的进程执行的.就向是一个静态…
Linux 成功的关键之一是它具有和其他操作系统和谐共存的能力 5个标准文件类型:1.普通文件2.目录文件3.符号链接文件4.设备文件5.管道文件 虚拟文件系统(Virtual FileSystem):内核软件层,用来处理与Unix标准文件系统相关的所有系统调用.健壮性表现在能为各种文件系统提供一个通用的接口. VFS支持的文件系统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类型:1.磁盘文件系统: a.Linux使用的Ext2.Ext3,以及Reiser文件系统(ReiserFS): b.Unix家族的文件系统,如sys…
逻辑地址:由一个段和偏移量组成的地址线性地址(虚拟地址):物理地址:CPU的物理地址线相对应的地址32或36位 多处理器系统中每个CPU对应一个GDT 局部线程存储:用于线程内部的各个函数调用都能访问.但其它线程不能访问的变量. 内存分页 页表.页目录包含字段:present   1表示页表或页在主存中 0表示页表不在主存中或其他情况field  包含物理地址的高位地址accessed 1表示该页被访问过.进行页交换时使用dirty (页表项)1表示被写过,进行页交换时使用read/write…
Linux的内存管理,实际上是借助80x86的硬件分段和分页电路,将逻辑地址转化为物理地址的. 物理内存中,有一部分是一直(Permanently)映射给内核使用的,这部分主要用于保存内核的代码,以及内核中静态的数据结构体.之所以要一直将这些物理内存映射给内核,是因为这些内容(代码,静态数据结构)是在整个操作系统运行过程中都一直需要不断地引用的,如果是通过动态分配和翻译的方式来维护它们在物理内存中的位置的话,就会耗费太多的CPU时间. 这种方式可以理解为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 物理内存中的其余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