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nnel和Calico网络插件对比   Calico简介 Calico是一个纯三层的网络插件,calico的bgp模式类似于flannel的host-gw Calico方便集成 OpenStack这种 IaaS云架构,为openstack虚拟机.容器.裸机提供多主机间通信.   calico 架构 calico包括如下重要组件:Felix,etcd,BGP Client,BGP Route Reflector.下面分别说明一下这些组件: Felix:主要负责路由配置以及ACLS规则的配置以…
1.Kubernetes通信问题 1.容器间通信:即同一个Pod内多个容器间通信,通常使用loopback来实现. 2.Pod间通信:K8s要求,Pod和Pod之间通信必须使用Pod-IP 直接访问另一个Pod-IP 3.Pod与Service通信:即PodIP去访问ClusterIP,当然,clusterIP实际上是IPVS或iptables规则的虚拟IP,是没有TCP/IP协议栈支持的.但不影响Pod访问它. 4.Service与集群外部Client的通信,即K8s中Pod提供的服务必须能被…
以下大部分是本人参考各种资料{官方文档.书籍}对知识的汇总和整理,其中有理解错误的地方请大神留言和指正,嘿嘿~~ 1.概述 参考文档:https://projectcalico.docs.tigera.io/ Calico是一款广泛采用.久经考验的开源网络和网络安全解决方案,适用于Kubernetes.虚拟机和裸机工作负载.与Flannel对比,Calico除了支持基本网络功能的实现之外,它还支持全套Kubernetes网络策略功能,以及在其之上扩展网络策略. 1.1.Calico组件 Cali…
0.前言 参考文档:https://github.com/containernetworking/cni Pod网络插件,为了实现Pod网络而需要的插件.组件.由于Kubernetes通过开放的CNI接口来允许插件的接入,所以它又称之为CNI网络插件. 为了解决跨主机容器间通信问题,市面上存在很多解决方案,为了兼容和规范这些解决方案,Kubernetes仅设计了网络模型,却将Pod网络的实现交给了CNI网络插件,并允许网络插件通过标准的CNI(Container Network Interfac…
Qt Creator有个很风骚的插件管理器PluginManager,还有个很骚包的插件说明PluginSpec.基本上,所有的Qt程序的入口都是传统的C程序一样,代码流程从main()函数开始.  在main()中,先初始化用于国际化的translator,然后获取程序配置settings,接着就在栈上创建了PluginManager对象,之后为PluginManager设置搜索用的文件扩展名pluginspec,设置配置,再设置插件搜索路径.  设置好插件搜索路径后,PluginManage…
k8s的两种网络方案与多种工作模式 1. Flannel: flannel有三种工作模式: 1. vxlan(隧道方案) 2. host-gw(路由方案) 2. udp(在用户态实现的数据封装解封装,由于性能较差已经被弃用) vxlan模式: vxlan模式会在当前服务器中创建一个cni0的网桥,和flannel.1隧道端点. 这个隧道端点会对数据包进行再次封装.然后flannel会把数据包传输到目标节点中.同时它也会在本地创建几个路由表.(可以通过命令 ip route 查看到) [root@…
卸载flannel 查看已安装的flannel的信息 # 查看CNI插件,可以得知使用的是flannel # cat /etc/cni/net.d/10-flannel.conflist { "name": "cbr0", "cniVersion": "0.3.1", "plugins": [ { "type": "flannel", "delegate&q…
概述 在学习docker时知道docker有四种常用的网络模型 bridge:桥接式网络 joined:联盟式网络,共享使用另外一个容器的网络名称空间 opened:容器直接共享使用宿主机的网络名称空间 none:不使用任何网络名称空间 无论是哪一种网络方式都会导致如果我们跨节点之间的容器之间进行通信时必须要使用NAT机制来实现,任何pod在访问出去之前因为自己是私有网络中的地址,在离开本机时候必须要做源地址转换以确保能够拿着物理机的地址出去,而后每一个pod要想被别人所访问或者每一个容器在上下…
一.概述 1.我们在学习docker时知道docker有四种常用的网络模型 a.bridge:桥接式网络 b.joined:联盟式网络,共享使用另外一个容器的网络名称空间 b.opened:容器直接共享使用宿主机的网络名称空间 c.none:不使用任何网络名称空间 2.无论是哪一种网络方式都会导致如果我们跨节点之间的容器之间进行通信时必须要使用NAT机制来实现,任何pod在访问出去之前因为自己是私有网络中的地址,在离开本机时候必须要做源地址转换以确保能够拿着物理机的地址出去,而后每一个pod要想…
参考文档: Difficulties with traditional overlay networks:https://www.projectcalico.org/learn/ Get Start(v2.6.x):https://docs.projectcalico.org/v2.6/getting-started/docker/ Calico组件(v2.6.x):https://docs.projectcalico.org/v2.6/reference/architecture/ 配置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