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urmysql.com/archives/310 数据库运行一段时间后,经常导致服务器大量的swap,我怀疑是innodb中的脏数据太多了,因为没有free space了,mysql通知OS,把一些脏页交换出去,以上只是猜测.有一个现象是每次关数据库时都要关很久,并且在关数据库时,发现有大量的swap in.如果是数据库进程异常关闭,打开数据库又会花很长的时间来作恢复.我想提高一下mysql检查点发生的频率.看了Adaptive checkpointing,发现mysql检查…
     ⑴ lower_case_table_names              ● 推荐理由                    GNU/Linux 平台,对数据库.表.存储过程等对象名称大小写敏感          为减少开发人员的开发成本,为此推荐大家设置该参数使对象名称都自动转换成小写              ● 参数介绍                    取值范围:          为0:区分大小写.Linux 平台默认值          为1:不区分大小写      …
运行测试时,常常需要验证某些内容是否出现在返回的页面上.内容检查验证脚本运行时 Web 页面上是否出现期望的信息.可以插入两种类型的内容检查:➤ 文本检查.检查文本字符串是否出现在 Web 页面上.➤ 图像检查.检查图像是否出现在 Web 页面上.文本检查在这一节,您将添加文本检查,检查 Find Flight 是否出现在脚本中的订票页面上.要插入文本检查,请执行以下操作: 1 打开文本检查向导.确保出现 “任务”窗格.如果未出现,请单击任务按钮.在 “任务”窗格的增强功能下单击内容检查.内容检…
NameNode与Secondary NameNode 很多人都认为,Secondary NameNode是NameNode的备份,是为了防止NameNode的单点失败的,其实并不是在这样.文章Secondary Namenode - What it really do? (需FQ)写的很通俗易懂,现将其翻译如下: Secondary NameNode:它究竟有什么作用? 在Hadoop中,有一些命名不好的模块,Secondary NameNode是其中之一.从它的名字上看,它给人的感觉就像是N…
"检查点"是 Windows Server 2012 R2 中对 Windows Server 2012 及以前版本的 Hyper-V"快照"功能的新称呼.之所以改成这个名称,其实和私有云有一定的关系.在私有云组件 System Center 2012 SP1 Virtual Machine Manager 中,它的"检查点"功能即是其对应的 Windows Server 2012 中的"快照"功能.为了便于在虚拟化平台和私有…
系统介绍                                                             图1(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模块关系图) 需求分析 一.性能指标 性能指标分析,根据客户需求与本系统相结合,用户希望模块能满足下表所列的性能指标. 图2(性能指标) 很明显,上面的需求是不具可操作性的,这就像和客户谈需求一样,客户只是很简单地描述了需求,而如果仅仅从上面这个简单的表格来进行性能测试,是很难的一件事情,并且很可能测试出来的结果与实际结果存在很大的差距,这样就需…
简单描述一下mysql 检查点,对mysql数据库恢复的理解有所帮助. 数据库版本 mysql> select version(); +-----------+ | version() | +-----------+ | +-----------+ row in set (0.00 sec) 检查点查看 mysql>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G; --- LOG --- Added dirty pages up Pages flushed up Last log i…
一.事物,思考时间,检查点,集合点 1.事务 lr里面的事物是lr运行脚本的基础.lr里面 要测试的三个维度都以事物为单位,所以一定要有事物.事务的概念贯穿loadrunner的使用,比如我们说的响应时间其实是事务的的相应时间;tps,每秒中处理的事务数.当脚本跑完之后没有响应时间,导致此种情况之一就是没定义事务. 而在录脚本时: 1.在录脚本是要添加事务 2.添加事务是为了准确的测出相应请求的响应时间,尽量保证每一个事务中只有一个请求.但当录制脚本的时候,在录制HTML脚本时,由于一个HTML…
下面是我整理(抄袭)的一些Oracle数据库相关概念对象的理解,如有疏漏,欢迎指正.至于整理这篇文章的目的:主要是网上的内容太散了,这样整理一遍可以加深理解,也便于后续查阅.就我的理解:下述内容应该可对10g,11g,12c都适用.更新的版本没用过. Oracle DataBase是一款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很多时候,我们会把那个承载我们核心数据的系统笼统地成为数据库服务器,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Oracle DataBase是由两个部分组成: 其中: 数据库指的是用户存储数据的一些物理文件,数据库…
RDD通过persist方法或cache方法可以将前面的计算结果缓存,默认情况下 persist() 会把数据以序列化的形式缓存在 JVM 的堆空间中. 但是并不是这两个方法被调用时立即缓存,而是触发后面的action时,该RDD的计算结果将会被缓存在计算节点的内存中,并供后面重用. 示例如下: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val sc: SparkContext = new SparkContext(new SparkConf(). se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