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和callvirt】的更多相关文章

前文回顾:<用CIL写程序系列> 前言: 最近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加班,距离上一篇文章也有半个多月了.不过在上一篇文章<用CIL写程序:定义一个叫“慕容小匹夫”的类>中,匹夫和各位看官一起用CIL语言定义了一个类,并且在实例化之后给各位拜了大年.但是那篇文章中,匹夫还是留下了一个小坑,那就是关于调用方法时,CIL究竟应该使用call呢还是应该使用callvirt呢?看上去是一个很肤浅的问题,哪个能让程序跑起来哪个就是好的嘛.不是有一句话:白猫黑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嘛.不过其实这并不是一…
call以非虚方式调用虚函数. callvirt以虚方式调用虚函数,调用的时候会判断真正引用的对象,调用该类型的…
1.嵌套类,就是定义在类中的类:嵌套类可以访问外部类的方法.属性.字段而不管访问修饰符的限制,但是外部类只能够访问修饰符为public.internal的嵌套类的字段.方法.属性: 2.CLR如何调用虚方法.属性和事件: IL提供两个方法调用指令:call和callvirt. call调用静态方法.实例方法和虚方法:callvirt调用实例方法和虚方法,不能调用静态方法: call关心的是编译时类型:callvirt关心的是运行时类型:所以,用callvirt调用虚方法时,CLR要调查发生调用的…
一. C# 原始代码和直接结果 测试 C# 代码: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 c1 = new C(); c1.Foo(); C c2 = new C(); c2.Foo(); Console.ReadKey(); } } class A { public virtual void Foo() { Console.WriteLine("Call on A.Foo()"); } } class B : A {…
前言: 其实小匹夫在U3D的开发中一直对U3D的跨平台能力很好奇.到底是什么原理使得U3D可以跨平台呢?后来发现了Mono的作用,并进一步了解到了CIL的存在.所以,作为一个对Unity3D跨平台能力感兴趣的U3D程序猿,小匹夫如何能不关注CIL这个话题呢?那么下面各位看官就拾起语文老师教导我们的作文口诀(Why,What,How),和小匹夫一起走进CIL的世界吧~ Why? 回到本文的题目,U3D或者说Mono的跨平台是如何做到的? 如果换做小匹夫或者看官你来做,应该怎么实现一套代码对应多种平…
快乐的Lambda表达式(二) 自从Lambda随.NET Framework3.5出现在.NET开发者眼前以来,它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欣喜.它优雅,对开发者更友好,能提高开发效率,天啊!它还有可能降低发生一些潜在错误的可能.LINQ包括ASP.NET MVC中的很多功能都是用Lambda实现的.我只能说自从用了Lambda,我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手指也不抽筋了,就连写代码bug都少了.小伙伴们,你们今天用Lambda了么?但是你真的了解它么?今天我们就来好好的认识一下吧. 本文会介绍到一…
异常处理在程序中也算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了,IL异常处理在C#里面实现会用到一些新的方法 1.BeginExceptionBlock:异常块代码开始,相当于try,但是感觉又不太像 2.EndExceptionBlock:异常块代码结束,BeginExceptionBlock相当于try,EndExceptionBlock却不是try结束.而是整个异常块处理的结束. 3.BeginCatchBlock:catch块代码 4.BeginFinallyBlock:finally块代码 5.ThrowE…
之前一直在做WebForm的开发,数据绑定时直接DataTable绑定Gridview很方便,但是最近开始往MVC转,数据列表的传递和页面展示基本上是以List为主,像下面这样,遍历实体类的各个字段去赋值的办法当然是最浪费时间的. if (row["ID"] != null && row["ID"].ToString() != "") { model.bedID = int.Parse(row["ID"].To…
名称 说明 Add 将两个值相加并将结果推送到计算堆栈上. Add.Ovf 将两个整数相加,执行溢出检查,并且将结果推送到计算堆栈上. Add.Ovf.Un 将两个无符号整数值相加,执行溢出检查,并且将结果推送到计算堆栈上. And 计算两个值的按位“与”并将结果推送到计算堆栈上. Arglist 返回指向当前方法的参数列表的非托管指针. Beq 如果两个值相等,则将控制转移到目标指令. Beq.S 如果两个值相等,则将控制转移到目标指令(短格式). Bge 如果第一个值大于或等于第二个值,则将…
前言: 上一篇文章小匹夫为CIL正名的篇幅比较多,反而忽略了写那篇文章初衷--即通过写CIL代码来熟悉它,了解它.那么既然有上一篇文章做基础(炮灰),想必各位对CIL的存在也就释然了,兴许也燃起了一点探索它,掌握它的欲望.那么小匹夫就继续扯一扯CIL,接下来的几篇文章也都以上一篇文章中的那个CIL实现的Hello Wolrd程序为基础,继续通过写CIL代码实现一些功能的方式来和各位探讨交流,同时也加深自己对CIL的掌握和印象. 人生就是做加法 "我的肩上搭着她得衣裳,我嗅着她留在衣服上的体香..…